贵阳记忆||相宝山,贵阳的一座宝山

相宝山在宝山师大附近,隶属于云岩区。自到贵阳,进入市区生活后,我常登临此山,站在山顶鸟瞰贵阳。  

相宝山在宝山师大附近,隶属于云岩区。自到贵阳,进入市区生活后,我常登临此山,站在山顶鸟瞰贵阳。

它所以叫相宝山,是因为远远看去它就像一头大象,矗立在贵阳城东北,叫“象宝山”,改名之后就用了今天这个名字。只改一字,且未改音,大家也能接受,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相宝山旧照)

在历史上,相宝山又叫照壁山,俗称平顶高峰。据明万历年间郭子章所著《黔记·山水志》记载:“城北东一里有照壁山,俗名‘平顶高峰’。”清乾隆年间《贵州通志》也记载说:“城北东一里,俗称‘照壁山’,排云列嶂,俨如翠屏,与东山对峙,上有梵宇,颇称名胜。”相宝山在文献记载中为什么又叫平顶高峰?因为此山山顶是平的,一东一西各有一个平顶,西高东低。现今在西顶上的西侧靠近悬崖的位置建有一座小亭子,边上有钢筋水泥做的围栏,人们最喜欢在这个位置望望天空,眺望贵阳这座城市。

从明代开始,山上本来建有寺庙的,如今只剩下遗迹了。在半山腰接近平顶的位置有一座矮小的佛塔,塔后有一块残碑靠壁而立,碑上字迹已不清晰。但有几个字让我记忆犹新,就是“顶天立地奇男子”。奇男子?这个奇男子究竟是谁呢?是这佛塔的主人吗?我想,很有可能。

从佛塔往左看去,离地面五六米的石壁上刻有“相宝留云”“黔阳半壁”八字,字体很大,笔力遒劲,历经几百年的日晒雨淋,这八个石刻大字已渐渐漫漶不清;再往左,斜上方也有一个较宽的平台,往里看,有一个山洞,洞里供着观音菩萨神像。我曾跟一个文友一起登山,在这里看到一位修行者坐在洞口外右边一石台上,他穿着青色衣服,有一连衣帽戴在头上,目视前方,一动不动。在平台外面的石台上也坐着一位跟他差不多年纪的大爷,正看着他。我和文友不便打扰他们,各人在菩萨前三拜之后往左边而去,沿着山径往山顶爬去。

(翘角黄昏)

现在来说说曾经的寺庙吧。明崇祯年间,有僧人在相宝山的西峰上建起一座毗尼寺,这是当时贵州唯一一座律宗寺庙。律宗着重研习及传持佛教戒律,“毗尼”就是梵语戒律的意思。清初顺治时毗尼寺曾重建,道光时又改修。毗尼寺规模不大,依山势而建。寺内原有古铜镜一面,直径约两尺;铜牛一尊,长也是两尺有余。据庙里僧人和附近老人相传,古镜可照人前世。有了这面镜子,人人都想看看自己的前世,善男信女摩肩接踵登山观镜,毗尼寺也因此香火旺盛,成为清代贵阳的一处佛教圣地。

然而,文明易碎。到了民国时期,相宝山上的寺殿日渐衰败,又因抗战期间在寺内驻军,庙宇更遭到严重破坏。解放后寺中已无僧人。1958年,中国大地上掀起一场疯狂的大炼钢运动,于是拆山上寺庙房屋做燃料,几天工夫就仅剩屋基可辨。如今,在山上只剩下遗迹了,石墩、残柱等寺庙元素沉睡在草丛之中,令人惆怅。

在相宝山东顶的平台上,也曾另有三开间小殿一座,供奉着宋朝名臣包拯。在无情的时间长河里,此庙亦也被毁。在贵阳的名山大川中,仅有相宝山上供奉包青天,由此也不难看出当时的相宝山儒释一家,其乐融融。

(俯瞰贵阳)

的确如此。在清代,秋闱考试结束正好赶上重阳节。参考生员多会到相宝山登高饮宴。相宝山山势不高,即便在山上喝高了也不用担心摔下山去会有生命危险,于是重阳时节在此饮宴渐成习俗,旧时的文人也乐于在此雅聚。加之相宝山景色秀丽,排云列嶂、严若屏风,在美酒与佳景的熏陶感染下,美妙的诗文自然如泉喷涌,给相宝山增添了一股文气。

我爱山,我也爱水。每到一个地方,我都喜欢往山上跑,往水边走。曾在铜仁读书时,那高耸的文笔峰就是我时常去的地方,站在山顶鸟瞰铜城,锦江水像一条彩带飘向远方;这条美丽的锦江我也常常光顾,沿着锦江悠悠地散步,过桥后至对岸,又朝来的方向走去,正好一圈。其乐无穷!

自2017年在贵阳上班后,我常常登临相宝山。就在昨天,我又在山上待了将近两个小时。因为离住处近,也因为我喜欢山水,喜欢大自然。就在2017年夏秋之际的一个夜晚,我和三位兄弟夜登相宝山,晚风吹拂,在西顶的亭子前面我们谈目前的经济形式,论未来的黔中经济前景,聊得很是开心,其中一个兄弟简直就像指点江山,对未来满怀信心。如今,已有人创业成功,也有的还在探索之中,而我选择了文化事业。对相宝山,我是充满感情的,即使一个人我也会上山去吹吹风或晒晒太阳,它已成为我贵阳记忆的物质载体之一。

(俯瞰贵阳)

相宝山山势较缓,从宝山师大上山,一进入其范围之内,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树林,树木多为乔木。林间有几条石板铺设的小路,有几处石桌石凳,在路上隔不了多远就有一条石凳。在这里,常常会看到不同年龄的人于此休闲娱乐,有的下棋,有的锻炼身体,有的逗鸟,有的唱歌,等等。其中有一条上下方向的石梯路,是主路,可直通山顶,我常常憋足了气沿着它往山顶直奔。相宝山可真是一个休闲、锻炼的好所在!

我对相宝山是深怀感情的,所以我希望它将来变得更美。在古代,相宝山是“栖霞胜境”中的一景。另外还有二景,分别是东山、扶风山。东山最高顶上正在修藏经阁,阁楼很高,已快竣工;扶风山在阳明祠内,出于安全考虑,目前禁止游人上山,但山顶有一亭子,远远看去亭子直插云天,煞是好看。唯独相宝山只有一个简陋的亭子,且缺少艺术性。相宝山本来就是一座宝山,为何不好好珍惜,好好建设?因此,我以为,如果在相宝山西顶上修一座塔,将会很妙。

想象一下,若真建一座塔后,曾经的“栖霞胜境”重现于贵阳城,贵阳人将是多么欣慰,幸福!东山、扶风山、相宝山三山呼应,汇成一绝,如苍天所赐。如此风水,令人赏心悦目,惠及后人,何乐不为而不为呢?这样,相宝山也就对得起“宝山”之名了。

本文系“贵阳记忆”第3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