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本色已成昨日黄花?

○ 乡村观察 曾经问过很多村民,为什么不尝试集体合作,大规模种植当地特色农产品,发展产业链条,盘活村

乡村观察

曾经问过很多村民,为什么不尝试集体合作,大规模种植当地特色农产品,发展产业链条,盘活村子的经济?

很多人皱着眉回复:也不是没努力过,但是摸索了两、三次都没有成功,交通运输、保鲜、市场等各方面都存在问题,后来也就没有勇气尝试了。

这样的想法并不在少数。当下,大部分村民都觉得在自己这一亩三分地里很难再折腾出花样来,对于大多村民而言,最稳妥的谋生方式还是出外打工。

菇农们的烦恼

去年底开始,地扪村的一些村民开始尝试种植香菇,前段时间刚刚有所收成,但是大家似乎并不乐观。

在地扪周边的一些地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掀起了一股种植香菇的热潮。而地们的菇农们在看到之后,未经思考,就也茫然跟着钟了。

但是,菇农们并没有考虑到运输、市场销路等多方面的后续问题。他们的香菇多则不过千余斤,少则几百斤,量并不多,很难打开市场通道。

因此,在收香菇的时候,也并未在他们脸上看到太多收获的喜悦,更多的是茫然与不确定,这样的尝试可能很快就寿终正寝了,接下来还是以打工为主。

依托于农地的营生,似乎只能是小打小闹,难以满足村民的物质需求。

在当地,有一位养鸡、卖鸡的大姐,身兼多职,在村子里做着几种营生,很多人都半开玩笑地称她为“女强人”。

但她总是无奈地说:“要是条件允许出去的话,肯定是到外面打工更好呀,那样会挣得更多”。

乡土本色真的渐行渐远了吗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这样写道:“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因为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像植物一般的在一个地方生下跟,这些生了根在一个小地方的人,才能在悠长的时间中,从容的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像母亲对于她的儿女一般”。

如此看来,目前中国乡村投射出的现状似乎和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渐行渐远。

但是却又不是背道而驰,现下的乡村和村民身上还是或多或少地烙刻着乡土本色的印记。

可究竟为何农民还是纷纷选择离开土地,奔向城镇去寻找机会?又是为何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我国8亿农民负重前行,却大多不得其所?

首先,是能力问题。乡村振兴中发展“一村一品”,并不是简单地发展当地特色农业。

而是要依托当地特色资源,抓住原材料价值与消费价值之间的发展空间,推动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真正做到产业化、品牌化、标准化。

一种特色农产品或特色资源可以衍生出多种附加产品,连锁发展,提升原材料的附加值。

而这样的产业化发展仅仅依靠农民是完全不够的,需要多方力量的主导与加持,在这一环节,农民更多的是充当服务与支持的角色。

其次,是资源转换的问题。笔者之前撰文强调过乡村乡土价值的多元性以及发掘乡村资源的重要性。

目前的现状是,农民对身边的乡土价值习以为常,更不用说进行资源转换、价值输出了。

如此,只得依靠现在的先进人群进行资源转换并进行价值输出,从而发掘乡土价值,汇集、转换、流通身边的乡土资源。

还有一点就是小农意识问题。虽然当下农民逐渐进入“现代小农”阶段,很多小农特征已被削弱。

但是由于曾经长期在小农经济环境下浸淫,不自觉保留着依附性、短视性以及盲目性等小农特性,这也就限制了他们在改革或实践中的创造能动性以及眼界的长远性。

其实,欲发展乡村产业,振兴乡村还是无法真正离开乡土,与以往一样都是要在那块泥土上生根发芽,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而已。

表象来看,乡民似乎与土地渐行渐远,但是8亿农民的未来,其实还是在那块土地以及那个场域所富含的价值上。

虽然,当下的中国乡村在慢慢解构,但是乡土基因还在流动,乡土本色离我们也并不远。

              图片来源:网络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