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小巷、老房子,记忆中的昆明老街

    老昆明城在老昆明人心中有如亲娘,虽寒碜,但质朴;虽陈旧,却亲切。 可这座城市,转眼间竟变得难

老昆明城在老昆明人心中有如亲娘,虽寒碜,但质朴;虽陈旧,却亲切。

可这座城市,转眼间竟变得难以相认,如此陌生。古朴的老街、温馨的院落、清幽的小巷仿佛转瞬间消失了,金汁河长堤的古柏树一棵棵倒下,昔日人们歇脚休闲的茶铺已不见踪迹……

熟悉的老街、小巷、老房子正在无奈的叹息中永远地消失。

我将带你一起寻找记忆中的老昆明和老昆明人的记忆!

一个人,一座

顺城街中段

这条街原先的路面是石头铺成的,露在地面的部分圆润、光滑。单车走在上面,“咣当咣当”,从街头一直响到街尾。

时间侵蚀着一切

国营顺城副食品商店

那时的商店都是公家的,没有私人经营,所有商品限量供应。每到周末这条街异常热闹拥挤。

挥之不去的记忆

顺城街的“牛菜馆”

改革开放后,顺城街的“牛菜馆”如雨后春笋,而且食客如云,桌子都摆到街上了。

古董一般的存在

那时很罕见的三层楼房

街两边多是二层楼房,像这样的三层楼在整条顺城街上都不多。

木结构的阳台

这种木结构的阳台还真不多见。

这时罕见那时有

木结构二层楼房

往金碧路方向望去,也是同样的木结构二层楼房,它们宁静而雅致地伫立在那里。

回忆都淡了

“兰亭书屋”

“兰亭书屋”旁边的小巷就是云龙巷,从这里进去,可一直走到崇仁街。

从前的慢

顺城街的老房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顺城街也慢慢失去了往日的宁静,沿街的住房都变成了挣钱的商店、饭馆,农贸市场从街头一直摆到了街尾,有了寸土寸金的感觉。

总有一条街和商业有关

崇仁街

清初,在此开设府城总盐店,故名盐店街,民国初年改称崇仁街。

记忆里的小巷子

云龙巷里斑驳的墙壁

笔者记忆中,在这窄窄的巷子里,几个小脑袋凑在一本小小的书上,把书都遮得严严实实,还要等几个人都看完这页才翻下一页,时常被书中的英雄人物和历史事件深深地吸引着,而忘了回家吃饭……

转角处的“爱”与“恨”

过去的老式路灯,灯泡时常被调皮的娃娃用弹弓打坏

云龙巷,一端连着崇仁街,另一边接顺城街,住户极少,白天过往的人都少,晚上更是僻静,巷里每个转弯处才有一个路灯,昏暗的灯光只能照亮几米的范围,给人一种阴森的感觉。

深浅不一的印记

“三进院”的大马店

这个大院旧时是个马店,地面全用大块的青石铺成,二楼一圈走廊被称为“走马转角楼”,院里有井水和机器水,当时的自来水叫“机器水”,那时有机器水的院坝很少。

那时专人看管的公家水龙头

整条街只有两个公家的水龙头,一个在上段的通城巷口,另一个在下段的清真寺门口,水管和龙头用圆柱形铁管包着,有专人看管着,人一走就锁了。

一隔几十年

照壁

在靠近金碧路的街口东侧是崇仁街68号,过去和金碧路212号是相连的,后来被照壁隔开。照壁上镶有很多像盘子一样的瓷器,看上去有些年头了。

可以触摸的历史

现在很罕见的雕花格子门

阳光使得这道雕花格子门更温馨了,很想用手去触摸、用心去感受那远去的历史。

吊脚楼

临街的二层楼房,是吊脚楼的建筑风格,一楼形成了一条可遮阳避雨的走道。二楼传统风格的雕花栏杆和西洋风格的门窗相映成趣,室内有了很好的采光,又可凭栏俯瞰街景。这在昆明的传统街区是不多见的。

崇仁街68号大院

崇仁街68号是一个古色古香、雕梁画栋的传统大院,精美的门窗,石桌石凳,每一样都耐人寻味。

对于很多出生在六七十年代的人来说,这虽是几十年前的事情,却像是昨天才发生过一样。而当眼睁睁看着那个打上深深时代烙印的散发着昆明这座城市独特气息的每一栋四合院,每一间街边小店,每一口水井,每一条青石路,甚至每一砖、每一瓦、每一根房梁……慢慢地消失,是何种滋味?伤感、无奈……也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吧。

内 容:来源于云南美术出版社、昆明范儿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