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艺节|岭南文化大集合,舞剧《醒·狮》燃爆上海滩

作为中华传统狮舞的一脉,南狮因为威武醒目而被称为“醒狮”,在岭南和华人文化圈中具有巨大认知度。
5月26日,作为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参演剧目,由广州歌舞剧院创排的民族舞剧《醒·狮》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上演,并角逐“文华大奖”。
看舞如看武,当晚,这部舞剧燃爆了现场,谢幕时,观众们一遍遍鼓掌叫好,有人几乎喊破嗓子,久久不愿离开现场,“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到舞台上,能做到不生硬、不尴尬的太少了,这部舞剧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做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情怀的完美结合。”有观众这样评价。

本文图均为映洲 摄
1841年5月,在广州城北诸炮台被攻陷后,南粤儿女在广州三元里抗英斗争,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反侵略斗争的第一面旗帜。如今每逢正月十八,广州白云三元里村都保留着“正月十八闹元宵”的传统,来自粤桂两省几十个村30多支醒狮队在村口集结,伴着鼓声,来到祠堂拜谒先祖,为子孙后代祈福纳祥。
《醒·狮》的故事起源于三元里反侵略斗争的史实。创排过程中,主创团队多次前往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纪念馆、佛山祖庙、广州醒狮协会、佛山黎家等地采风。

整部舞剧堪称岭南文化的大集合,把南狮、南拳、蔡李佛拳、大头佛、英歌舞、岭南曲风、广东狮鼓、木鱼说唱等南粤非遗项目作为创作元素,并将南拳马步和醒狮特有的腾、挪、闪、扑、回旋、飞跃等技巧融入舞蹈语言,无一处不关于醒狮传统和岭南文化,都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
总编导钱鑫和王思思介绍,中国舞狮文化大抵分为南北两派,北派舞狮的狮子造型比较写实,狮子身上有毛发,南派舞狮(醒狮)的造型比较写意,特征是头部有一个犄角。

与日常节庆只能看到红狮不同,《醒·狮》里可以看到黑、白、红三色狮,取义自《三国演义》的刘、关、张“桃园结义”:黑狮代表张飞,表示莽撞勇猛;红狮代表关羽,表示忠义;白狮代表刘备,表示仁义。
另外,黑白相间的“哀狮”往往出现于丧葬礼仪时。舞剧里,由于凤儿的牺牲,开始上场的群狮就是哀狮,这些哀狮都是跪地,闭目前行,代表了人们对在战争中死去的亲人、同胞的吊唁。
如何将舞狮的动作融进舞剧里?“本来醒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就被归为民间舞蹈类,我们在做这出戏时,就是要抓住醒狮的神和魂,比如舞狮动作中的‘三点头’,抛高狮头的时候,嘴巴是闭着的,狮头落下的时候,嘴巴要打开,这些规矩在舞剧中都是要尊重保留的。”王思思说。
为了将舞狮、南拳和舞蹈更好地融合,广州歌舞剧院特地请来广东醒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赵伟斌、全国武术冠军马小斌等,分别为剧组作醒狮及武术指导,所有演员都是从头开始练舞狮和南拳,前后经历了长达三年的艰苦训练。

广东醒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赵伟斌说,醒狮易学难精,专业舞蹈演员们上手很快,几年训练下来,他们都已经被磨成了民间高手,“10分钟演出已经很累了,现场120分钟不能停,对演员的体力是巨大的挑战。”
另外,剧中出现了大量长凳舞蹈元素,来自醒狮和南拳练功所用的狮凳;茶馆一段“扣指舞”,来自广东茶桌上的扣指礼仪;一段长棍变短棍的舞蹈,源自广东潮汕地区特有的“英歌舞”;而女主角头戴大头佛、手持葵扇化作“引狮人”的造型,也是南狮中的特有传统。
王思思说,在把岭南的风土人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舞剧中时,他们不是生搬硬套,而是完全融合进剧情发展之中。比如,广东非遗木鱼说唱被运用在茶馆清谈一段,当时,英军军舰已经到了珠江口,但茶馆中的闲人还在听书喝茶,就有点“不知亡国恨”的意思。剧中的竹竿也是南方人居家必备的物事,人们用它来晾衣服很常见。
值得一提的是,剧中所有狮头都产自佛山“黎家狮”,黎家狮自清代道光年间开业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每一只狮头都由竹子、纸张等朴素的媒材制作,但远远看着,就能感受到一头雄狮的筋骨。
自去年9月在广州首演,《醒·狮》已在贵阳、上海、北京等地巡演,得到多方点赞,并于2018年底荣获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
为了备战中国艺术节,《醒·狮》团队多次召开研讨会,先后进行了三次大的整体修改。比如,以前除了两位男主演是“双人狮”表演,其他男演员都是“单人狮”表演,为了更好地体现团结、拼搏、协作的主题,全部改为了“双人狮”表演,从单人操控改为双人合作,难度更高。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