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徨中的唯品会:前有猛虎,后有饿狼

    宁在一思进,莫在一思停,人生如此,商业亦如此。   喜忧参半的唯品会财报 5月23日,唯品会

宁在一思进,莫在一思停,人生如此,商业亦如此。

喜忧参半的唯品会财报

5月23日,唯品会用一份2019年一季财报告诉我们,不仅人有两面,财报也有喜有忧。

我们先来看财报中的“喜”:

唯品会喜的是赚钱更多了。2019年一季度,唯品会净利润7.2亿人民币,不仅相比去年同期大涨,而且也要高于前一季度。

这个数据一出来,立即给了资本市场一剂强心针,截止昨天收盘,唯品会股价涨了3.16%。

报喜之后就是报忧了。我们发现,2019年一季度的几个核心经营数据,唯品会全部不容乐观:

首先,营收下滑。今年一季度,唯品会净收入213亿人民币,对比前一季度的261亿人民币,降幅高达18%。

制图:亿欧网

其次,成交额下降。一季度,唯品会成交规模338亿元,比前一季度的418亿下降了80亿,降幅逼近20%。

再次,活跃用户数量下降。2018年第四季度,唯品会活跃用户3232万人,但是到了2019年一季度,这个数据跌破3000万,来到了2970万附近,跌幅8.8%。

制图:亿欧网

最后,就是订单数量下滑了。一季度,唯品会总订单数量1.165亿份,而前一季度是1.403亿份,大幅下滑16.9%。

制图:亿欧网

也就是说,对比2018年第四季,唯品会2019年的第一仗除了利润有所增长以外,其余核心数据全线下滑。

这可并不是一个好兆头!

曾经的电商第三极

说起唯品会的成功,就不得不提十余年前的那场金融危机。

从2006年开始,全球经济陷入疲软,中国也被卷入了风暴中。当时,蒙眼狂奔的传统制造业如遭当头一棒,大批量的货物被堆压在仓管卖不出去。

唯品会就在这样的低谷期中嗅到了商机。

2008年,唯品会挂牌成立,它专攻特卖,以“大牌低价”的销售模式,为危机中的传统制造业消化了大批量库存。一招“限时折扣”更是成功吸引住了大批女性用户,为早期的腾飞打下根基。

2012年,唯品会登陆纽交所,此后迎来高速增长期,直到2015年4月,它的市值飙到了150亿美元。

那个时候,拼多多、云集等后起之秀尚还没成立,按照剧情发展,唯品会应该是内练武功、外修高台,不断强化自己的先发优势的。

可是,接下来唯品会不仅没在高点奋进,反而急转直下。

截止到昨天财报公布,唯品会市值在跌跌不休中只剩下49亿美元,不到当年的零头。短短4年,市值下跌超过100亿美元,跌幅三分之二!

如今,唯品会的市场份额仅剩1.8%,拼多多抢占的电商老三位置,正是原本属于唯品会的。

唯品会模式的短板

对于唯品会来说,十多年来坚持所走的特卖路线是一柄双刃剑,因为这意味着它很难再打造其他商业模式。

所谓特卖,简单来说,就是将各种品牌的库存尾货放在唯品会上,以低价的方式“去库存”,而这种特卖模式有很大的短板。

第一,特卖品不是最大的刚需,也不符合消费升级的时代大势,对服饰穿戴用品而言,人们首选当然是潮流新品。

第二,唯品会的发展的好坏取决于品牌商的销售情况,如果当季正价商品销售形势好,库存量就小,那么就不必再进行打折特卖。

这几年阿里京东发展迅猛,已经消化了大量当季正价商品,这意味着留给唯品会的机会会更小。

第三,如今科技飞速发展,大数据在供销两端的作用越来越大,生产量和销售量趋于同步,品牌商的库存越来越少。

那么吃这碗饭的唯品会未来会怎么样,我想不用我说大家也能想象得到。

前有猛虎,后有饿狼

虽然唯品会做的是特卖,但是只要是在电商领域,就不可能避开阿里京东两大巨头的竞争。

随着头部效应的加强,阿里跟京东的平台优势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品牌商涌了进来。对唯品会而言,无论是流量还是规模都受到了侵蚀,几场购物节的大战下来,它的存在感遭到鲸吞蚕食。

正所谓老大老二打架,受伤的是老三。

在大佬的另一端,靠社交电商风口崛起的平台越来越多,拼多多、云集、贝店等等,不断获得资本的青睐。

此外,在唯品会的垂直领域,不论是去库存、好衣库,还是购拉拉等,它们的发展速度都很猛,有的甚至还获得了多次融资,这对唯品会来说又是一个抢食者。

所以我们看到,在这样的背景下,唯品会实际上已经处于一个前后夹击的处境。

当然,我们谈到的都是它的不利困境,瘦下的骆驼比马大,唯品会还有它的核心竞争力,还有背后实力雄厚的腾讯和京东。我们希望唯品会可以正视目前的尴尬处境,再次腾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