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式扶贫攻难关

无人机镜头下的瑞昌市洪一乡边山村,群山环抱,茂林修竹,白墙红瓦。这样一个“小家碧玉”般的小山村,是位于海拔600米山头之上的“十三五”省级重点贫困村。

无人机镜头下的瑞昌市洪一乡边山村,群山环抱,茂林修竹,白墙红瓦。房前屋后,道路畅通,干净整洁。这样一个“小家碧玉”般的小山村,是位于海拔600米山头之上的“十三五”省级重点贫困村。近年来,洪一乡结合新农村建设,对边山村进行“造血”式扶贫,通过严格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在脱贫路上不断攻克一个个难关,贫困户纷纷脱贫致富。

政策保障强有力

小车沿着新修的水泥路盘旋而上,一路上,花红树绿,牛羊在山坡上悠然吃草,鸡鹅在林间欢快觅食。今年46岁的谈际松坐在自家新建的两层小楼前,和妻子陈合意商量新购鸡苗的喂养问题。

在没有生病之前,谈际松依靠做泥工的手艺,日子虽说不上富足,倒也衣食无忧。2014年,谈际松突发脑溢血,经过抢救,虽然保住了命,但落下了偏瘫。好在有新农合,加上大病救助、民政救助,解决了大部分医药费。但家里的顶梁柱塌了,一家人的生活成了问题,村里注意到谈际松家里的变故,及时把他列为精准扶贫对象。

2017年,谈际松建起了一栋两层小楼,获得建房补助4.2万元。自己没花一分钱,就解决了住房问题。

谈际松的3个孩子都住校,除了有免费午餐吃,还有寄宿生补贴,孩子上学,家里也基本不用花钱。

此外,谈际松每年从乡里的产业扶贫项目收益中,也可获得一笔收入,可以保证一家人的日常基本开销。在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下,谈际松一家的吃穿、医疗、住房、教育等都得到解决。“如果不是党的政策好,像我这样一个失去劳动能力、家庭负担又重的人,真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谈际松感慨地说。

既“输血” 更“造血”

送钱送物,毕竟只能解一时之急,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必须实现从“输血”向“造血”的转变。为此,乡、村干部有针对性地为谈际松家制订了脱贫措施。夫妇俩想尽快脱贫致富的愿望也很强烈,谈际松的妻子陈合意对扶贫干部说:“国家出台了这么多好政策,干部们也是真心实意想帮我们,我们不能坐在家里等救济,我们一定要埋头苦干!”

2017年初,陈合意借来2万元作本钱养殖黑山羊,边山村对陈合意的举动非常支持,免费为他们提供了20只仔羊。陈合意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养护这些山羊。经一年多的努力,山羊存栏量翻了一番多,2018年底出售山羊25只,收入3万余元。

夫妇俩还养了600只土鸡,土鸡和土鸡蛋供不应求,这项收入一年也可达1万余元。谈际松虽然行走不便,但他每天都会拄着拐棍,到鸡棚里去喂鸡。“我虽然身体不好,可我也不能坐在家里吃闲饭,能做多少事就做多少事!”

此外,村里还安排陈合意担任保洁员,每月收入有300元。就这样,在夫妇俩的共同努力下,他们的收入越来越高。翻开谈际松的贫困户收入登记表,各项收入一目了然:有国家发放的低保金,有乡政府发放的产业分红,有村里发放的光伏发电收益,有自己的养殖和就业收入,一年收入共计达7万余元。谈际松感慨地说:“这个收入,已经超过我得病之前的收入了,我们终于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以后再也不用为生活发愁了!”

穷山村旧貌换新颜

谈际松一家从极度贫困,到实现脱贫再到走向富裕的过程,只是洪一乡结合新农村建设搞“造血”式扶贫的一个缩影。

漫步在边山村的任何一个自然村,房屋错落有致,道路宽阔平坦,村民家里干净整洁。从2017年起,边山村开始搞新农村建设,目前9个自然村的新农村建设全部完工。借着新农村建设的契机,边山村解决了19户贫困户的住房问题,其中重建18户,维修1户。整个边山村,旧貌换新颜。

由于地处山头,加上喀斯特地貌,山上难以存水。对于边山村的村民来说,保障吃水,比保障吃饭更为迫切。2017年底,洪一乡启动边山村安全饮水扶贫工程,建设60吨蓄水池一座,为村民安装了自来水,解决了该村600年来的“吃水难”问题。

洪一乡地处偏远,各教学点较分散,学生往返家里路途遥远,以往中餐只能靠爷爷奶奶送饭,有些学生干脆中午饿肚子,或买点零食充饥,不利于身体健康。洪一乡党委、政府经多方努力,与公益组织合作,于2018年10月启动了免费午餐全乡覆盖项目。

此外,寄宿生还有补贴,分别为小学每人每年1000元、初中每人每年1250元、高中每人每年1500元(贫困户2000元)。

由于边山村教学点于2016年撤销,学生全部转入中心学校寄宿,因此,边山村的孩子是免费午餐和寄宿生补贴的最大受益者。目前,全村有19名学生可享受此项补贴。

有了产业的支撑,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收入。为此,洪一乡还启动了油茶、茶叶、桃子、光伏等产业扶贫项目,采取“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形式,开辟了“租金+薪金+股金”的多元增收路子。贫困户除了可以在养殖种植基地务工,获得收入外,这些产业的收益部分,也全部用来补贴贫困户。

在一系列“造血”式扶贫政策的推动下,目前,边山村2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已有19户实现脱贫。(曹祥佳 记者 曹诚平)

来源:江西日报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