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青岛评论 | 山东摈弃"唯GDP论”

日前山东省公布的一季度经济数据,令人倒吸一口凉气。昔日的经济大省这次拉了全国的后腿儿,一季度实现GD

日前山东省公布的一季度经济数据,令人倒吸一口凉气。昔日的经济大省这次拉了全国的后腿儿,一季度实现GDP增长仅为5.5%,比全国平均值低近1个百分点,“山东没落”之说再次尘嚣四起。

对于这一数字,山东省委省政府表现得很淡定,一切皆是改革的结果使然。5月17日,山东召开新旧动能转换项目推进会暨“双招双引”工作表彰大会,会上不仅表彰了先进,还公开了后进,4月份时甚至还电视直播过后进市地一二把手的约谈全过程,引起哗然一片。

其实早从去年开始,山东就已下定了“不再以GDP论英雄”的决心,这让主政山东16市地的领导班子更加坐不住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正在齐鲁大地生根发芽。对于山东而言,这场结构升级、产业转型之路,路阻且长。山东能否平稳度过动能转换“空笼期”的阵痛,又能否顶住“政绩不显”的非议呢?

撰文/©生菜

编辑/©biubiu

“双招双引”上升为山东中心工作

一季度经济数据发布后,山东的第一部署至关重要。

从公开报道看,近期最大的活动是聊城、德州、滨州、东营、淄博、济南6市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和“双招双引”工作成果的实地观摩,并举办全省“双招双引”工作情况表彰总结会议。

这是一次例行的工作安排。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山东省委书记和省长带队,已进行了两次现场观摩会,分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和鲁西南地区。这表明,山东对GDP数据的走低并没有过分焦虑,显示了从省委层面克服“唯GDP论英雄”的决心,另一方面也突显了“双招双引”工作的重要性。

对于“双招双引”,山东的定位很明确:“是当前全省牵动工作全局的关键点,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最关键最重要最现实的抓手”。省委书记刘家义说的很直白:“当前,我省新旧动能转换到了最‘吃劲儿’的时候,‘四新’经济引领未来的格局虽已显现,但新动能真正主导发展尚待时日,转型阵痛加剧,投资压力陡增,这更凸显了‘双招双引’的极端重要性”。

其实,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不是新生事物,为何现在被山东这么重视?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这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山东也是如此。“双招双引”的实质,就是引进新变量,创造新组合,提供新可能,培植新优势。没有新项目、好项目,没有新技术、新人才,新旧动能转换就无法实现。

观念的落后是最大的落后。仅仅依靠山东自身“老树发新芽”,成功的顶多是“凤毛麟角“。要想在全省掀起一场思想大解放,必须引进先进的企业、资金、人才、智力,发挥“鲶鱼效应”,激活山东这滩死水。

还有一点值得关注,“双招双引”成绩的关键变量是营商环境。企业投资,看中的是发展环境、产业配套、人才支撑等生态环境,靠拼资源、拼政策、拼感情的招引方式,很难发挥大的作用。山东这些年为何发展慢下来了,普遍诟病的就是官本位思想严重,缺乏服务意识。有企业家开玩笑说,“济南济南,办事极难”,山东其他地方也是如此。

重视“双招双引”,深层目的是要搞好“第一环境”,方式方法就是制度创新。去年“双招双引”大会上,山东总结学习苏浙粤三省的成功经验,三省在产业培育、科技研发、行政审批、干部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通过不断探索、创新制度,构建起科学完善的体制机制,进而带动各方面创新。

读懂这个大逻辑,就对山东当前的所作所为有了深刻理解。

考核是最好的“指挥棒”

上文说过,招商引资不是新事物,山东各地每年都在做“双招双引”工作。跟苏浙粤相比,山东越搞越差,问题出在缺少考核评价。自去年以来,山东开始思考引入考核和督查的机制,用制度扎紧笼子,让懒政庸政无处遁形。

不客气的说,山东有些地方领导醉心于红毯上签字的闪光时刻,战略合作协议成了结交商人、外出旅游、编排政绩的幌子,每年签了一大堆协议,最后落实的没几个。甚至有的协议明显违规违法,为继任者出了大难题,政府履约与否均陷入两难。

山东力争用好考核这个“指挥棒”。2018年山东召开儒商大会,在香港举办了“山东周”活动,活动现场是搞得轰轰烈烈,对于活动中签约的合作项目,山东则推行了一项创新举措。即凡当时签约的重点项目,全部通过媒体对外公布,包括项目内容、项目金额、项目责任人等,每个季度还要求公开项目进度。有的地方主政者很焦虑,早知道有些项目迟迟落不了地,当初就不该“夸下海口引进来”。

今年初召开的“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工作动员大会更是将其彻底制度化。“双招双引”专项考核对象是16市书记和市长,前三名重奖,后三名约谈,连续落后要有说法;考核前三名的市,公务员优秀等次比例增加1个百分点,后三名降1个百分点。

放弃“唯GDP论”,会不会陷入新的盲目引进竞争?不得不说,这点山东也想到了,于是又创新了“精准督查”机制。督查“双招双引”,不能只看签了多少协议或合同,要看到位资金、看项目开工率、看落地项目形象进度和实物工作量。

严格的考核制度,让山东各地的领导过得不轻松。仅从公开报道看,两个月时间里,济南市委书记三次赶赴北京,考察企业并对接有关项目;青岛市的“双招双引”作战方案答辩,从晚上7点持续至晚上近12点;某地市市长听说北京有个项目,三次赶赴洽谈,硬是将企业请到了山东。

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出现了:在企业面前,市长变成了乙方,变成了“推销员”。或许,这才是正确的局面。

好的孬的都拉出来遛遛

考核结果说来就来。5月17日,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项目推进会暨“双招双引”工作表彰大会召开,通报2018年以来全省“双招双引”工作情况,16地市全部进行排名,而且在媒体上公开。

青岛市、济南市、烟台市获一等奖,光荣领奖自不必谈。看点在倒数三名,以往考虑到照顾面子,大多都是只说前几名,后面的都是内部通报,这次不仅公开通报,而且公开约谈公开报道。

《山东新闻联播》报道,4月20日上午,根据山东省委常委会会议决定,山东省委副书记杨东奇,山东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可代表省委,对在2018年度高质量招商引资招才引智考核中排名靠后的日照市、滨州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了约谈。

画面显示,约谈先是杨东奇、王可讲话,日照市委书记齐家滨、市长李永红,滨州市委书记佘春明、市长宇向东是被约谈对象,4人并排坐在杨东奇、王可对面,对约谈内容进行记录,并分别作了发言。

这还不算完。4月25日,《滨州日报》两个版刊发“双招双引”考核情况及责任清单公示,书记市长主动谈差距,并将“双招双引”5项和“十强产业”10项情况和责任人全部公开。

不出意外的话,这种末位公开约谈也将制度化。目的也很明确,第一树立样板,第二激励后进,从而形成全社会的排山倒海式“双招双引”热潮。

如果将时光追溯至两年前,大多数山东干部很难想象会有今天这样的工作状态。小富即安的思想已经让山东失去了十年,如今只能用加班加点、时不我待来补回失去的岁月。

结语

面对落后,会有两种人处乱不惊。一种是“死猪不怕开水烫”,另一种则是“胸中早已有丘壑”。找到方向的山东,应该是后一种情况吧!

© 精彩回顾

凤凰网青岛综合

本文授权转载自:ET财经观察(ID:ETECXB)

◎ 本账号现已全网多平台运营,欢迎搜索“凤凰网青岛”订阅

◎  青岛城市精英资讯第一微刊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