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是文化传承的主渠道

◀《民国小学教材选编》(28卷),《民国小学教材选编》编辑组/编选,全套定价:7800元

这是一套厚重的书,一套可以抚摸历史、感受文化的书,一套记录了现代中国教育发展历程的书!

中国教育经历了非常复杂的发展过程,而这个过程和教材的编选密切相关。大而言之,自隋唐以来,随着科举制度的确立,“学而优则仕”逐渐深入人心,孩童的启蒙教育受到了人们重视。至明清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启蒙读物当数《龙文鞭影》《幼学琼林》和《声律启蒙》。这些读物,结合中国实际,涉及内容广泛,表达方式独到,成为中国教材发展史上的典范之作,直到今天仍然为教育界和读者所关注。

20世纪的中国有三件深刻影响历史进程的大事,其中之一就是1905年废除科举。“读书做官”这个沿袭千年的“真理”突然失效了。“今后,是否还要读书?读什么书?”即刻成为上上下下关注的焦点。由于决定仓促,清政府并未过多地考虑整体规划和有效的善后措施。废科举后,旧的教育体系一下子解体,而新的教育体系一时又无法构建,于是造成很长一段时间内社会思想的混乱,使家长、子弟无所适从。新学堂初建时,几乎全部设在州县及以上城市,乡村子弟面临着无学可上的局面。据文献记载,陕西横山县在初建高等小学堂时,“民智闭塞,呼学校为洋学堂,相率裹足,故假官权强迫各堡私塾生徒入校,仅得学生十二名”。

“洋学堂”初办困难,而启蒙教材成为难中之难。

清末洋务运动时期,一些有识之士及开明之士提出了兴办“西学”、改革旧制的要求和主张。由于提倡“西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巩固清朝的封建统治,并不能彻底改变所谓的“中学”,所以确定“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方针。所谓“中学为体”就是以中国固有的“旧学”作为一切教育的中心。“西学”主要包括“西文”“西艺”“西政”。“西文”主要是指外国之语文;“西艺”主要是指“算、绘、矿、医、声、光、化、电”;“西政”主要是指“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时人还提出政先于艺的主张,认为“救时之计,谋国之方,政尤急于艺”。废科举后,“洋学堂”大多秉承这个教育方针,各自试教,没有形成统一的启蒙教材。

民国以后,受新文化运动浪潮的影响,国民政府于1922年开始推行新学制,将小学年限定为六年,分为初、高两级,其中初级四年,为义务教育阶段。新学制同时也促成了初等教育的一系列教学方法和课程的变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废除文言文,推行白话文。1932年,时教育部颁定的《小学课程标准》将初级和高级小学的科目确定为公民训练、卫生、体育、国语、社会、自然、算术、劳作、美术、音乐等十科,嗣后又多次修订调整,而当时各大出版社所编辑的小学课本和读物也大致可以归入这些科目内。

为适应新学制要求,许多教育名家和大师联袂合作,编写出为广大儿童所喜爱的小学教材。其中影响较大的有1925年魏冰心等编辑的《新学制小学教科书高级国语读本》,1932年出版的由吴研因等编写的《新学制国语教科书》,1932年出版的由叶圣陶编纂、丰子恺书画的《开明国语课本》等。

为了传承优秀文化,并为当下的教育提供镜鉴,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组织出版了《民国小学教材选编》,其选目主要来自民国时期所出版的五种丛书:《小朋友文库》(中华书局)、《小学生文库》(商务印书馆)、《小学中年级各科副课本》(中华书局)、《小学高年级各科副课本》(中华书局)、《小学生分年补充读本》(商务印书馆)。这五种丛书在当时影响较大,是小学教学使用材料,属于宽泛意义上的教材,能够代表该时期同类出版物的基本面貌和水准。

《民国小学教材选编》共28卷,包括初小之国语算术、社会、自然科技、动物、文学、劳作、卫生、音乐体育,高小之国语算术、故事、童话、古书演义、自然科学、工业、手工劳作、卫生、体育美术、动植物等科目,是对民国时期小学生读物的首次大规模结集出版,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文化界人士对初等教育热忱改革以图“教育救国”的社会思潮,对民国教育史、思想史、出版史的研究以及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都非常具有参考价值。同时,这些图书都是由当时一流的教育家、思想家、作家和画家们共同完成的,凝聚着一代人的心血和希望,因而富于生机,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有些作品至今仍是儿童读物里的经典篇目,虽然相隔半个多世纪了,但小朋友们肯定还会喜欢这些温情脉脉的文字和图画。这也是编者及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这套图书的初衷。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