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卫队渡海进攻能力评估(下)

舰艇发动机的低噪声也是一大优势,为顺利实施反潜作战,海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陆续对各型舰艇进行低噪化改造,改造完成后,海自舰艇在反潜作战方面拥有比采用大功率引擎的其他国家更为优越的性能。此外,海自还拥有维持“百机体制”的强大航空战力,目前保有近100架固定翼警戒巡逻机和100架巡逻直升机,为护航作战提供了有力支撑。战时,警戒巡逻机在舰队前方进行警戒飞行并可随时实施对舰攻击,而舰载直升机可为舰队提供直接护航保障并用于前方警戒。    

自卫队扫雷能力

海自拥有出众的扫雷能力。在抢滩登陆战实施过程中,必须事先扫清布设在必经之路上的水雷及其他各类障碍物。一方面,海自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扫雷部队,列装了25艘专用扫雷舰艇,还有大量用于登陆战的无人扫雷装备和扫雷直升机,并配备众多具备高度专业技能的扫雷部队官兵。此外,海自还量身打造了2艘扫雷母舰,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海自具备一流的扫雷能力,既能边探测海底边扫清水中障碍,还能在部队预定登陆海岸设立标志并引导部队登陆。扫雷直升机不仅能在海上伴随舰艇扫雷,在登陆海岸附近的浅海也能运用自如,而无人扫雷装备SAM则可在登陆海滩附近的极浅水面实施扫雷作业,专业蛙人则在承担扫雷任务的同时,还要清除横亘在海岸、影响部队和装备通行的各种植被。

海自组建以后,屡次派遣扫雷部队替美军实施扫雷战,从实际效果看,海自高超的扫雷能力弥补了美军的不足,补充了美军的进攻能力。    

自卫队对地支援火力

海自在登陆战中的对地攻击能力稍显不足,主要问题在于用于火力覆盖的127毫米口径舰炮的数量不足,以及与地面火力进行协同打击的能力较弱。不过,以上问题都可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妥善解决。海自目前仅装备很少量的127毫米舰炮,在45艘远洋主力战舰中只有17艘舰艇装备,总计21门,而且其中8艘还是防空驱逐舰,难以集中力量承担对地火力支援任务。

自卫队陆海战力难以有效协同的主要原因,在于海自舰艇目标方位指示能力不足。当水面舰艇收到登陆部队火力支援的请求时,舰艇往往难以实施有效的火力支援。海自的通信定位系统GFCS和陆自的GPS之间并不兼容,海自在自身的GFCS系统中可自动进行方位指示并对敌方目标进行自动瞄准,但无法对其他定位系统中的目标进行确认和瞄准,所以海自即使在GPS上确认了陆自指示的方位目标,也无法在第一时间作出应对,必须使用方位仪器在两个系统间逐一校准相对位置,确认后再进行火力支援。校准过程并非数字化自动进行,而要进行人工调校,此外还要为各舰艇人工分配打击目标并进行火力调整,实在是费时费力。

但是,要解决上述问题并不困难。目前在建以及未来建造的日本舰艇,全面装备127毫米舰炮,随着新型舰艇的增加以及老旧舰艇的退役,127毫米舰炮数量将逐年增加。也可将多艘退役舰艇上的127毫米舰炮拆除,安装在部分舰艇上,或是将多门老旧舰炮安装在合适的船体上,打造几艘价格低廉的火力支援舰。而且,支援火力不足的问题也可由舰载直升机火力来替代。至于目标方位指示能力不足的问题,可直接通过采购新装备的方式解决。美军各军种的通信指挥系统已实现兼容,其陆军的单兵携行观测装备即可实现这一功能。陆军侦察兵只要将数据输入GPS系统,该数据即可无缝对接至海军舰艇的方位仪器,实现实时数据共享并在第一时间对陆军进行精确火力支援。海自爱宕级的后续舰艇,可能搭载这一装备。

null

其他欠缺的能力

成功实施渡海进攻和登陆作战,自卫队还存在其他一些不足因素,但也容易解决。

一是,登陆过程中的战场救护能力。一旦登陆舰艇中弹或触礁沉没,将有大量人员溺海,而在敌方火力覆盖下,自卫队几乎没有救助能力。在登陆舰艇自带的救生艇数量和性能都不够的情况下,海自应尽快采购RHIB等小型快艇——该型快艇重量很轻且便于收纳,是渡海进攻和抢滩登陆作战中实施战场救护的不二选择。

二是,登陆初期的补给能力。这个问题只要购入水陆两用卡车就可解决,该型卡车选择面很广,有轮式的水陆两用卡车和履带式的水陆两用卡车等等,可购买专利制造或直接采购。

三是,直升机夜间战场运用能力不足。直升机夜间运用能力不足的原因在于缺乏野外灯火管制器材,可直接采购巴西产的成套红外线可移动式航空指示灯,问题迎刃而解。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