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军前锋:堪培拉级两栖攻击舰(上)

设计想定:填补空白

就国土安全环境而言,澳大利亚有着天然的地利优势,任何想要对澳大利亚形成威胁的敌对武力,在实施打击前都必须首先跨越遥远的太平洋。其周边国家又缺乏远洋海军作战实力,唯一近在咫尺的邻国新西兰等同于兄弟之邦,不具备威胁性。因此,澳军方早期的作战想定,多以海上远程巡逻和阻绝任务为主,在武器装备的购置上,也以远程海上打击为主要考量。

最早,澳军两栖舰船的主力是从英国那里租借来的6艘登陆舰,在其于上世纪50年代逐渐退役后,澳军并未急着淘换新舰以补充战力缺口,而是选择了从美军手中购置二手LSM-1中型两栖登陆舰。此后,到上世纪70年代,澳军才开始自行建造巴里巴板级重型登陆舰,以作为两栖登陆的运输主力。而在大型两栖登陆舰方面,澳海军的动作更为迟缓,不仅到1982年才自行建造贝迪维尔爵士级坦克登陆舰,还从美国购买了2艘已经退役的新港级坦克登陆舰聊以充数。

null

从两栖舰艇的种类及规模可以看出,澳军过去并不重视两栖作战能力,因此也没有将预算花在看起来无足轻重的两栖舰艇上。但在2000年的东帝汶维和行动中,距离最近的澳海军在动员速度、作战实力和非传统任务处理能力上都存在明显不足,不得不仰赖美军太平洋舰队的兼程驰援,这使得澳军开始认识到两栖战力在未来区域作战任务中的重要性。此后,随着其他国家竞逐海上优势的交锋愈演愈烈,澳军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现有海上武力的作战缺口,开始有意识地增强自身两栖作战实力,以填补南太平洋地区的战力真空。

鉴于现役两栖舰艇都是服役近30年的老船,性能上早就不能满足作战需要,因此澳军针对新一代大型两栖攻击舰的引进事宜,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同时,由于澳军“墨尔本”号航母早在1985年就卖给了中国,为了有效应对未来两栖战队在舰艇防空和两栖作战支援方面的需求,澳军将短距起降战机操作能力也列入了招标规范。

尽管澳海军野心勃勃,但由于预算有限,加上关系最亲近的英美都没有同级舰艇可供澳军采购,因此澳海军转向欧洲船厂进行招标,最后由西班牙国营纳凡提亚船厂夺标,负责船体建造和轮机安装。至于上部构造和武器系统,则由英国航太集团的澳洲分公司负责。由于此前纳凡提亚船厂曾为西班牙海军建造过规格相近,且具有短距起降战机操作能力的胡安·卡洛斯一世级两栖攻击舰,为了降低设计风险和额外支出,这便成为澳海军新一代大型两栖攻击舰——堪培拉级两栖攻击舰的原型。

舰体构造:合理适用

为了更好地满足舰载机操作需求,堪培拉级两栖攻击舰(编注:以下简称堪培拉级)采用全通式甲板设计,并在舰艏设置了滑跃式甲板。飞行甲板下方的01甲板,是主机库和登陆部队的临时集结点。登陆部队的住舱位于机库下方的02甲板,车辆和重装备的储放货舱则位于临近坞舱的03和04甲板。为了方便登陆部队集结登机或换乘登陆艇,堪培拉级载货舱甲板、飞行甲板和舰艉船坞之间都设有直通栈桥,车辆装备能自行驶入驶出,免去了额外使用起重机的时间。

为了增加在近岸狭窄水域的操作性能,堪培拉级不仅刻意减少了吃水深度,还采用独特的燃气轮机与柴电复合推进系统。以往,舰船传统的推进方式都是由动力系统通过大轴带动螺旋桨,但堪培拉级因装有电动推进系统,电动马达和螺旋桨采用一体式吊舱设计,当船舰要转向时,只需转动吊舱就能直接改变螺旋桨推力方向,海上机动能力大大提高。这一设计不仅增强了舰船的操控灵活度,缩小了回转半径,而且由于大轴不用贯穿船底,因此也缩小了舰艇遭遇水下攻击时的危险系数,提高了舰船的生存力。此外,从结构设计看,由于不需要安装复杂的减速齿轮箱,也使主机的安装位置更为自由、充裕。

堪培拉级的动力系统包括:1台输出功率为19兆瓦美制通用电力LM2500燃气轮机和2台输出功率为7.3兆瓦德制MAN16V32/40柴油发动机主机。当舰船以中低速巡航时,主要由柴油发动机负责发电,而全速行进时,燃气轮机也开始工作。另外,舰上还备有1台输出功率为1.3兆瓦的备用柴油发动机,以备不时之需。

由于柴电复合推进系统格外省油,因此堪培拉级能以15节的巡航时速,持续航行1.7万公里。此外,由于其最低速度只需8节,配合舰艏两具侧向推进器,堪培拉级完全能在狭窄海湾内行驶,无需拖船协助就可实现自行调度。最高航速可达20节左右,视载重不同略有变化。这一速度虽然相较于动辄30节的护卫舰略显不足,但两栖攻击舰本就不以速度取胜,因此对于其战力并没有太大影响。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