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乐学院举办室内乐艺术节,发掘与继承都很重要

歌德曾把弦乐四重奏比喻成“四个聪明人的谈话”,这四个人不仅是聪明的,还是敏感的,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古典音乐里,室内乐最能培养共处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月31日至6月5日,为期六天的时间里,上海音乐学院国际室内乐中心将举办“首届室内乐艺术节”,10场专题音乐会、4场讲座、2场工作坊、10场大师班、2场优秀学生音乐会……艺术节将全方位发掘室内乐的风采、魅力、精髓。
多边合作结出了硕果“首届室内乐艺术节”的举办可以追根溯源到2018年9月。
当时,在党委书记林在勇牵头下,上海音乐学院联合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欧洲室内乐联盟学院成立了上海音乐学院国际室内乐中心,意味着上海音乐学院成为欧洲室内乐联盟学院10个成员之一,可以和9所来自奥地利、法国、意大利、英国等国的顶尖院校共享室内乐教学资源,全面传承和发展室内乐艺术。
上海音乐学院国际室内乐中心集教学、排演、创作与科研为一体,“首届室内乐艺术节”正是合作下的产物。
艺术节期间,两组高水准的国际组合——来自西班牙的凯比亚特重奏组、来自丹麦的维特鲁威三重奏,将分别带来专场音乐会,前者还将首次引入萨克斯四重奏这一演出形式。

凯比亚特重奏组

维特鲁威三重奏
另外,来自中国本土的汉四重奏、新魄力四重奏、棱境三重奏、琥珀四重奏等,将展现中国室内乐演奏的水平。其中,汉四重奏是上海音乐学院四重奏的“第三代”,新魄力四重奏、棱境三重奏、琥珀四重奏是从比赛中脱颖而出的队伍,也是从上海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走向世界舞台的新鲜血液。

“汉四重奏”
德奥的民族音乐对古典音乐尤其是德奥乐派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艺术节也将聚焦民族音乐对古典音乐的影响,特邀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民乐团献演,看他们怎么跳华尔兹、怎么唱德奥民歌。同时,开设“民间音乐与艺术音乐焦点”专题讲座、“德奥民族舞曲”“约德尔演唱法”工作坊,鼓励音乐学子研究民族音乐,加深自己对古典音乐及其源头的理解。
欧洲室内乐联盟学院艺术总监约翰·迈斯尔是室内乐表演及教学权威,艺术节期间,他也会带来“对于室内乐的诠释”专题讲座,并与上海音乐学院国际室内乐中心艺术总监蓝汉成首次同台,在闭幕音乐会上共演勃拉姆斯《f小调钢琴五重奏》。
约翰·迈斯尔与蓝汉成早在十年前就认识了,两人一个拉小提琴,一个拉中提琴,神交已久,但直到今年才有机会首次同台。蓝汉成感慨,“认识他之后,我们几乎每一年都在不同的国际音乐节见面,一直聊音乐,一直在分析哪个组合拉得好,但从没一起演出过。”
除了音乐会,艺术节还将举办讲座、工作坊、大师班,专家导师们分别来自奥地利、丹麦、法国、意大利以及中国各地。
其中,大师班分外火热。来自世界各地的39个重奏组合、共计141位学员报名了大师班,他们分别来自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香港演艺学院、旧金山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哈尔滨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附中。
艺术节期间,由上海音乐学院国际室内乐中心副主任吴淑婷编著的《青少年弦乐重奏作品集》系列,也将正式推出第一本《歌与舞》。这套书籍收录了各类重奏乐谱,将为国内的室内乐教学提供重要文本依据,为学生的室内乐练习提供宝贵素材。
室内乐传统薪火相传
上海音乐学院是国内室内乐教学、演奏及其系统化的先驱。
1960年,上音三年级学生俞丽拿、丁芷诺、吴菲菲和青年教师林应荣组成上海女子四重奏,在德国舒曼弦乐四重奏国际比赛斩获第四名,这是中国重奏组合首次登上国际领奖台。
1983年,为了备战英国朴茨茅斯国际四重奏比赛(1985年举办),四位上音学生——李伟纲、李宏刚、马新桦、王征组建了上海四重奏,在丁芷诺等老师的指导下,最终在比赛上拿下第二名。36年来,上海四重奏的乐手几经更迭,但始终屹立不倒,至今仍活跃在国际舞台上。
成立于2011年的汉四重奏,相当于上海音乐学院四重奏的“第三代”,是在上海女子四重奏几位前辈的鼓舞和关心下成立的,其中四位乐手郑炜珉、吴淑婷、刘念、潘龑,都是上海音乐学院以及附中的青年教师。
在引导和扶助上海音乐学院室内乐的发展上,现年81岁的丁芷诺是最重要的参演者,也是见证人。
她至今记得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室内乐发展的举步维艰,“没有乐谱,没有教材,演出场所也不对,大部分都是开会的场所,不适合听室内乐,后来建的音乐厅也都是为交响乐服务,没有为室内乐服务的小厅。”
丁芷诺回忆,1979年,几位澳大利亚老师带来了一些室内乐乐谱,她们连忙复印了练习,但因为复印效果不好,练到后面音符全飞了。上海四重奏要出国比赛,在借谱上也尝遍了艰辛,有些乐谱还是丁芷诺从美国花高价买回来的。
“四重奏很难留下来,好多毕业后就散了。”丁芷诺说,四重奏里的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没有指挥,没有核心领导,意见不合很容易吵架,略微不合就解散了,像上海四重奏这样能坚持这么多年是非常不容易的。
白天有繁重教学任务,晚上还要排练室内乐,作为汉四重奏的一员,小提琴家吴淑婷切身体会过组四重奏的艰辛,甚至笑说,他们有过几次濒临解散,“丁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前辈的故事,我们再难也不可能像过去那么难,所以会坚持一学期有一场活动,循序渐进地学习欧洲室内乐传统、欧洲曲目,并推广中国作曲家优秀的室内乐作品。”
上海音乐学院国际室内乐中心艺术总监蓝汉成说,室内乐就像乒乓双打或花样游泳,不以个人的个性为标准,最需要磨合出默契。在他看来,音乐院校的人才培养就像“金字塔”——既要训练能站在金字塔尖,赢得国际比赛的精英人才,也要培养金字塔底部,善于合作,能进乐团当好乐手的合作型人才。
上海音乐学院国际室内乐中心主任刘照陆补充,音乐院校学生毕业后99%是去乐团工作,怎么并行不悖地培养精英人才和合作型人才,上海音乐学院目前已经形成了共识,并有了更明确的发展目标,“首届室内乐艺术节”的举办,正逢其时。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