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多宝的品牌逆袭之路(一)

  2017年8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对上诉人广东加多宝饮料食品有限公司与被上诉人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关于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纠纷案进行了公开宣判。最高人民法院终审判决认为,广药集团与加多宝公司对涉案“红罐王老吉凉茶”包装装潢权益的形成均作出了重要贡献,双方可在不损害他人合法利益的前提下,共同享有“红罐王老吉凉茶”包装装潢的权益。

  至此,两家的品牌大战终于出现了扭转。

null

  大家都知道,从2011年开始,加多宝和王老吉两家凉茶品牌针对商标、包装、广告等打了无数场商战。那么,加多宝和王老吉究竟有哪些爱恨纠葛呢?接下来,载三传媒就给大家详细讲述一下。

  首先,说一下王老吉的来源。

  清道光年间,广州爆发瘴疠,疫症蔓延。嗜医好药的王泽邦为挽救患者,历尽艰辛,寻找良药,最终得一秘方,研制出一种凉茶配方,这种凉茶不仅解除了乡民的病痛,也帮助乡民躲过了天花、疫症等灾难。王泽邦从此声名大振,被誉为岭南药侠,还被清道光皇帝召入皇宫,封为太医院院令。1828年,王泽邦在广州十三行开设第一间凉茶铺,深受街坊欢迎,被誉为“凉茶王”,因为王泽邦乳名“阿吉”,这种凉茶就被称为王老吉凉茶。

  至1885年,王老吉凉茶铺已经超过百余家,热卖于广州的大街小巷,并盛行于粤、桂、沪、湘等地区,甚至海外。

  1995年之前的罐装王老吉一直由广药集团独立生产经营。1995年,鸿道集团成立加多宝(中国)有限责任公司,并获得广药集团授权,可以在一定期限内生产经营红色罐装和红色瓶装王老吉。

  2000年,加多宝获得在红色罐装凉茶饮料上使用 “王老吉”商标的授权,期限从2000年5月至2010年5月共10年。

  在2002年以前,从表面上看,红罐王老吉是一个很不错的产品,在广东、浙南地区销量稳定,盈利状况良好,有比较固定的消费群,红罐王老吉的销售业绩连续几年维持在1亿多元。然而,这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品牌进一步做强做大。

  在广东,传统凉茶因下火功效显著,消费者普遍当成“药”服用,无需也不能经常饮用。而红罐王老吉也受其所累,很难让广东人接受它作为一种可以经常饮用的饮料,销量大大受限。而在另一个主要销售区浙南,消费者将红罐王老吉与康师傅茶、旺仔牛奶等饮料相提并论,没有不适合长期饮用的禁忌。这就使得企业不知道是将王老吉当“凉茶”卖还是当“饮料”卖。

  这种混淆的概念,不仅让品牌的宣传处于被动局面,也不能体现品牌的独特价值。最终使得王老吉没法走出广东、浙南市场,发展受到限制。

  所以,鸿道集团决定对王老吉重新进行品牌定位。而精准的品牌定位需要充分了解目标用户的特征,使得产品与用户需求相匹配。

  经过调研发现,很多消费者普遍存在喜欢煎烤鲜辣口味食品、夜生活丰富等生活习惯,同时大多数消费者也存在着生活压力较大的现象,这些都极易引发身体上火。虽然王老吉的竞争对手黄振龙、宝芝林等凉茶品牌在降火的功效上都胜过王老吉,但是这些凉茶产品药用性太强,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不宜经常饮用的印象。而“上火”也是一个全国普遍性的中医概念,不像“凉茶”那样局限于两广地区。

null

  所以,品牌重新的定位是“预防上火的饮料”。其自身独特的价值在于——喝王老吉能预防上火,让消费者无忧无虑地尽情享受煎炸、香辣美食、烧烤等。而“怕上火,喝王老吉”这句脍炙人口的广告语更是为王老吉走向全国彻底扫除了障碍。

  到2011年,红罐“王老吉”销售额已经达到了160亿元,王老吉这一品牌的价值评估也达到了1080亿元。然而,鸿道集团和广药集团的合作却出现了隐患。

  原来,双方曾在2002年签署过补充协议,协议将授权有效期延长到了2020年。而广药集团并不承认:这是在受贿情况下签署的,是无效的。并将鸿道集团诉诸法庭。

  2012年5月9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作出裁决:广药集团与鸿道集团签订的两份补充协议无效,鸿道集团应该停止 使用“王老吉”商标。随后,鸿道集团提出上诉。2012年7月13日,北京市一中院驳回了鸿道集团的申请。“王老吉”商标案尘埃落定。

  然而,鸿道集团在和广药集团出现分歧的时候就开始改名“去王老吉化”之路,并且找到“王老吉”创始人王泽邦的第5代女玄孙王健仪,获得了她的授权。

  2012年5月,鸿道集团正式推出自有凉茶品牌加多宝。而加多宝也沿袭了一贯的定位思想,对品牌进行了明确的定位:正宗凉茶领导者——加多宝。

null

  王老吉品牌因为加多宝公司而出名,足见加多宝的品牌打造能力。既然加多宝有能力打响王老吉这个品牌,必然也就有能力在失去王老吉品牌之后,再打造一个新品牌来取代王老吉。

  接下来载三传媒将为您阐述一下加多宝的品牌逆袭之路。

  (未完待续)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