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与伦比:西华山的“前世”与“今生”

“钨”与伦比——西华山     西华山位于大余县城西5公里,海拨827.8米,是赣南四大名山之一。古

“钨”与伦比——西华山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西华山位于大余县城西5公里,海拨827.8米,是赣南四大名山之一。古时,山上古木参天,瀑布飞流,风光绮丽,景色迷人。明代书法家张弼游览西华山,为山间美景吸引,流连忘返,留下的赞美诗句:“参差树影青云上,远近泉声白石间”。

西华山名字的由来,同样有着文化传说的趣味。相传,早在南唐保大年间,山中建有一寺院,因寺院里藏有唐玄奘西行取得的精华经文,而故名为西华寺,因寺名而取山名,也就名西华山这个地名。

      西华山这个地名闻名于世、蜚声海内外,却是因 “钨”,钨是一种有色金属,也是重要的战略金属,钨矿在古代被称为“重石”。1781年由瑞典化学家卡尔.威廉.舍耶尔发现白钨矿,1783年被西班牙人德普尔亚发现黑钨矿,并命名该元素。  

西华山所在的大余县,素有“世界钨都”之美誉,西华山则是“世界钨都”大余最为璀璨的明珠。宋朝时期,西华山的观音岩、大水坑、正桥头、牛婆坑一带就有人开始采炼锡矿。当时,虽然这种坚硬的黑石四处可见,但人们却不知是珍贵钨矿石。直到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大余县城天主教福音堂德籍牧师邬利亨乘轿上西华山游览,发现所到之处,皆是乌黑发亮的石头。邬利亨甚感奇怪,于是又拣了几块带回教堂。后来携石回国,经鉴定,发现此矿石含有稀有的金属——钨。

   邬利亨返回大余后,便以修建花园为名,暗使教徒上山拣取,并以低价收购,装船经广州、香港,运回德国。不久,邬利亨为独占钨矿资源,私行开采,背着当地政府,用500银元,从西华山庆云寺住僧妙园和尚手中买下山权。这样,邬利亨明目张胆地在西华山掠夺矿石了。

    到了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大余县人邱开梅、张永熹到南京西江优级学堂(前中央大学)读书,携西华山矿石请学堂化验室化验鉴定,始知为钨。此时巧逢南安、赣州、吉安、宁都道道台俞明震来大余巡视,得知西华山产出钨矿和山权被卖之事,便命南安府和大余县(大庾县)收回。经与邬利亨多次交涉,才以一千余两银赎回了山权。“钨都西华山”收归了国人。

历史不断的赋予这座独特名山光辉和荣耀。1930年初,中国共产党西华山支部成立。同年冬,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银行行长的毛泽民,从苏区银行投资开办了“中华钨砂公司”,由公司收购钨砂,西华山的钨矿发展了苏区和红军的经济。

1949年8月16日,大余县解放,以程奇、张安国为首的中国人民解放33师的军代表接管了西华山工程处。1951年西华山工程处改称大华管理处,1952年易名为西华山钨矿,直属中央企业。西华山钨矿,作为中国境内首次发现、首先开采的钨矿,为中国革命和新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斗转星移,随着矿石资源日渐枯竭

这座闻名世界采钨史的名山逐渐失去往日风采。

西华山矿部原本人声鼎沸宛如闹市,现今成为寂静的角落。只留下空荡荡的大楼、寂静的街道、废弃的机械、简陋的工棚......

但是,一个多世纪的开采历史,留下了体系完整、类型丰富的矿业遗迹。这些矿业遗迹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极具地方特色的矿业遗迹、遗址景观、钨矿历史景观和人文自然景观,构成了西华山钨矿特有的宝贵财富。

△大余西华山钨矿国家级矿山公园鸟瞰图

2017年12月,百年钨矿迎来了两块国字号金字招牌: 分别被工信部、国土资源部评定为全国首批工业遗址、国家级矿山公园。

100多年的历史积淀让钨矿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目前,西华山钨矿的五里山工人村、浮江工人村、坝上住宅区、总窿口住宅区、老矿部住宅区等5个住宅区,大部分建筑保存完好。曾经的五里山尾矿库、五里山选矿厂、密集的工人村和各类矿山采选配套设施,见证了西华山钨矿曾经的辉煌,见证了“西华人”为祖国的发展贡献终生的历史,也见证了新中国的一段特殊历史。

保护资源,节约能源,这是当今社会共同关注的主题。大余县深刻认识到,作为以矿产为县域经济支柱的地区,资源开发总有枯竭的一天,应该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步伐。

2017年,投资10.5亿元的西华山国家矿山公园建设正式启动,项目将打造以钨矿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工业旅游,建设矿山博物馆、矿洞探秘、小火车旅游、地质科考、田园风光采摘、工艺品美食商业街等一批典型特色景点,成为大余县旅游的新地标。

     百年西华实现华丽嬗变的同时,大余钨业也走出了历史低谷,浴火重生,迎来了新的辉煌。近年来,大余县依托省级钨及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基地建设,大气魄推进有色金属新材料首位产业发展,着力打造“五百亿工程”, 通过“航母”带动、转型升级、挖潜扩能、延链强链等办法,建设了翔鹭钨业2000吨硬质合金、新龙威钨业1000吨梯度硬质合金等7个投资10亿元以上、101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促使有色金属新材料首位产业呈现裂变式增长。

同时,围绕打造矿业循环经济,大余县培育壮大了东宏锡业、明发矿业等一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着力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目前,该县每年可从矿物废渣中“淘”回数亿元财富。2018年12月,大余县东宏锡制品有限公司成功办理全省第一本专业从事APT钨渣处置经营许可证,一举解决了钨渣处理难题。

目前,大余县首位产业企业达80多家,首位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该县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86%,形成了以四大钨矿、龙威钨业为代表的钨采掘精选,以海创、鑫盛为代表的钨冶炼加工,以翔鹭钨业、年龙辉为代表的硬质合金,以明发、东宏为代表的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的完整钨产业链条。

百年老矿老树开新芽,

转型发展再现钨都新辉煌!

综合来源:赣州二套、大余宣传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