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历史系师生热议发现古墓群:期待、兴奋、一连串好奇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5月31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清华大学校方获悉,日前,清华大学在建设新土木馆大楼工程项目时发现古墓群。当晚,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科研人员彭林告诉澎湃新闻,因为人在国外,没有第一时间看到古墓,但已通过各方消息获知清华大学校内发现古墓一事。

“这是我所知道的清华大学发现的第一片古墓了。”彭林说,几年前清华西南门跟圆明园之间曾挖出过墓葬,“后来发觉价值不是特别高,就没有太多关注”。

此次古墓的发掘,让彭林最期待和兴奋的是,有消息称发现了几处汉墓。

“我了解到这次清华大学发现的大多是明清墓,有消息说还有几处汉墓。一般来说,年代越早,价值越高,如果年代比较晚,就要看它是贫民墓还是贵族墓。贵族一般随葬品比较多,葬制也比较有研究价值。如果是一般的平民墓,葬制不是很独特,研究价值很一般。”彭林说,自己回国就会到古墓现场看看。

清华历史系硕士二年级学生蒋梦玉告诉澎湃新闻,因为没在校内,很遗憾没能第一时间到古墓现场。

“不过,在群里看到这个消息时也是很震惊、很激动,清华这块地挖掘出了新的历史!”她说,之前还没听说过哪些学校挖出过古墓,所以“第一反应是,真的假的?什么年代的?为什么之前施工时没发现?”

待证实过之后,她就产生一连串历史系学生的好奇心,想了解具体情况,比如:墓址有多大?几个墓?出土了哪些东西?大概哪个朝代?对于了解哪个时代的典章制度、文化社会有哪些启示?等等。

虽然蒋梦玉很希望学校给学生机会参与发掘古墓,但她也表示“一切为了更专业地挖掘、研究、保护。”

此前稍早时候,清华大学对外发布消息称,学校拟在第六教室楼北侧建设新土木馆大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及《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新建项目需进行考古勘探工作。应清华大学申请,2019年 4 月2日至14日,北京市文物局组织市文物研究所对清华大学新土木馆项目占地范围内开展了考古勘探工作,发现古代墓葬95座。

5月27日起,市文物研究所开始对前期勘探发现的古代墓葬进行考古发掘工作,目前已发掘完成墓葬16座,初步判断为明清时期平民墓葬。目前,考古发掘工作正在进行中。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