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带上的居民难以逃脱地震的侵扰?

null

地震活动的地理分布是不均匀的,某些地区地震活动相当强烈,而在另一些地区,地震活动很弱。表示地震活动地理分布最常用的方法是将地震发生的地点和强度标示在图上,绘制震中分布图。从震中分布图上可以看到,大地震往往只在某些特定的地区发生。地震活动频繁而强烈的区域称为地震区;许多大地震群集的狭长地带,称为地震带。

在地震带内震中密集,在带外地震的分布零散。地震带常与一定的地质构造相联系。全球最大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横贯欧亚的地震带是全球六大板块间的接触带,其他的地震带与扩张的洋脊、转换断层、大陆裂谷或大断裂带有关。

​在前两个主要的地震带内发生约占全球85%的浅源地震和全部的中深源和深源地震。其他地震带只有浅源地震,一般来说,地震频度和强度较弱。地震带内的地震活动在时间分布上是不均匀的,显著活动和相对平静交替发生,一定时期后又重复出现。各地震带的重复期从几十年到几百年,甚或千年以上不等。各地震带的大地震发生方式有单发式和连发式之分,前者以一次震级M≥8的地震和若干中小地震来释放该带内积累的能量,后者在一定时期内以多次7~7.75级地震释放其绝大部分积累的能量。地震带内显示的各种不同的地震活动性与该带地壳介质性质、构造形式和构造运动强弱有关。

地震带一般认为是未来可能发生强震的地带。在各地震带内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区段,作为独立的地震活动性和地震区域划分的统计研究单元。

人们注意到有些大地震发生前,在震中区或较大区域内,有中小地震出现某种特征性的图像,并以此作为大震的前兆来看待。这些特征性的图像,可能是地壳内部岩体应力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仔细分析大震前的地震活动图像,有助于了解地震孕育过程,以及估计未来地震发展趋势。

​地震活动的时间分布 或称地震时间序列。有些大地震前,中、小地震活动逐渐增强,同时b值降低,在大震临近发生时,中、小地震又出现暂时的平静。最简单表示大震前后地震时间序列的方法是绘制M-t图,即在时间轴(t)上画出一系列竖线表示发生一系列地震,竖线的高度表示震级(M)的大小。与此类似的还有 N-t图和E-t图,分别表示地震频度和能量随时间的变化。贝尼奥夫(H.Benioff)建议用应变能释放曲线(√E-t图,又称蠕变曲线)表示地震的时间序列,其优点是可以借此估计地震序列的未来发展趋势。地震时间序列的一般特点是,在一定地区内,地震活动的起伏性和周期性,地震活动的活跃期和平静期常交替出现。地震活动没有严格的周期性,但一定地区内大地震相隔若干年有重复发生的现象。例如中国1679年河北省三河、平谷大地震和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间相隔约为300年,与华北全区地震活动的重复期相吻合。在地震预报实践中,有用数理统计方法从地震活动的时间序列中提取和分析地震周期,模拟某区带内地震发生的成丛模式等。

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 有些地区,在未来大地震震中周围,中、小地震密集发生,形成环状,而中心部分形成地震空区,也有的中、小地震排列成带状,或者形成两个交叉的条带,未来的大地震有可能在条带的交叉点附近发生。日本茂木清夫发现,在相继发生一系列大地震的某些地震带上,若存在尚未发生大地震的空段,未来的大地震便可能在此活动带的空段上发生。有些地区,大地震的震中互相连结,往往构成一定形式的网络状分布;在另外一些地区,大地震的震中有向一定方向迁移或者在某个空缺部位发生的现象。这些地震活动图像的形成和其构造环境有关,可能反映区域构造应力作用过程,这些地震图像的变化趋势,也可能为地震预报提供信息。了解全部内容请关注 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 微信公众号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