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把孩子的问题还给孩子

我的孩子不听话 絮絮叨叨, 冲孩子吼, 忍不住发火, 一味迁就…… 为人父母,却感觉与孩子沟通越来越

我的孩子不听话

絮絮叨叨,

冲孩子吼,

忍不住发火,

一味迁就……

为人父母,却感觉与孩子沟通越来越累,

其实,可能是你的教养方式错了。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放手,让生命中保留一些不确定的东西,让孩子自己依靠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去发现和寻找。

一、学会把孩子的问题还给孩子。

有人说为人父母是完成了生命蓝图,有人说为人父母是甜蜜的负荷。

无论哪种说话,相信成为爸爸妈妈的您,能深刻地感受到了个中滋味。有时酸,有时甜,有时苦,有时淡,有时辣。

但无论如何,我想多数人都有着同一个期望: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快乐、幸福,甚至可以去创造一个有价值、有竞争力的人生。

那么,该怎么让孩子好呢?有蚊子,我们就帮他打蚊子;跌倒了,就帮他打地板;吵架了,就帮他打小孩;作业太多,就帮他打老师?是这样吗?

相信明智的你清楚知道答案绝对是否定的。

请千万不要为了孩子此时片刻的安全而随侍在旁,帮他清除所有危险,把他放进蜜罐里,像小王子保护玫瑰花一样地保护他。

把真实还给孩子,把新鲜还给孩子,把世界还给孩子,这个过程虽然好像也把孩子送到了危险面前,但是懂得辨识危险比逃避危险重要太多。

而那些懂得面对危险,抵挡诱惑,并始终能管理好自己的人,也远比那些从来不曾遇过危险,只要碰见危险就深陷其中,不懂得处理应对的人拥有太多的竞争力。

教育最忌讳的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感觉孩子面临了学习上的困难或人际关系上的压力时,就让老师放低要求给孩子及格,甚至拜托老师安排个朋友给他,这个方法好像是给孩子一切美好的愿景:空气如此新鲜,世界如此美丽。但是事实上这样的行为,却剥夺了孩子能力发展的机会。

日子不断向前,突然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扛不动孩子了,也是在那一刻,花好月圆的景象,会像斑驳的泥墙,瞬间倾斜坍塌。

一切教养的前提在于,请把孩子的问题还给孩子,就让他在问题里稍微泡一下吧!为什么一遭遇问题就立刻解决呢?绝对不要为了简单快速,以比孩子多出三四十年经验的姿态,将孩子面前的石头搬走,同时也搬走了孩子可能的成长。

二、鼓励孩子学会选择和拒绝,但先请教他学会承担

近年来,坚持自己想法的孩子越来越多。

在爱的教育与尊重孩子挂帅的教养主流里,小至牙牙学语的孩子,大至青少年甚至成年孩子的家长,无不反复探寻孩子的意愿,倾听孩子的声音。仿佛如果违背了孩子的意愿与喜好,就会心中有愧。

我曾在海滩看到过一对父母正隐隐切切地跟一位年约三四岁的小女孩的对话:

“很好玩呢,你看那里好多哥哥姐姐在玩,你要不要脱鞋下去玩玩看?”女孩摇摇头。

“妈妈也好想去玩,你要不要跟妈妈一起去呢?”小女孩看了妈妈一眼,撇开头。

“又没什么,你看大家都脱掉鞋子了,不是吗?”小太后,头一撇,满脸不悦,仍旧一言不发。

“快一点,都到这里了你还不下去?”小女孩干脆用手捂住耳朵。

“好不容易才到这里,不玩我们等下回家就没得玩了……”小女孩眼睛直往入口处望,看起来回家对她来说比下去踩踩湿地有吸引力多了。

最后,妈妈提出:我抱你过去好了,于是这家人把孩子抱着,短暂散步后,待不到30分钟,就上岸离开了。

现在的孩子一个比一个“敢于拒绝”、“勇于坚持”。

想带着孩子成长、给予孩子经验的父母,随侍在旁,用着无与伦比的耐心、爱心,呵护孩子并尊重孩子的意愿。

我相信,勇敢“说不”是非常好的态度,也是许多中高年级的同学做不到的。年幼时一直很渴望拥有的拒绝与被尊重权,等到我们为人父母了,可以带给孩子选择了,也以此在亲职角色的梦想上,更贴近一步。

然而在“说不”之后,下一代学会了什么?

“勇于选择”不该等于“把困难都留给爸爸妈妈承担”吧!

许多孩子发现自己被尊重时,一方面欣喜握有权力的快乐;另一方面享受选择背后的美好结果,但是当结果变糟了之后呢?立刻选择逃跑吗?

所以,亲爱的爸爸妈妈们,请千万记得:鼓励探索自然是要的,但在开放给孩子选择与拒绝之前,你必须先清楚孩子拥有的承担能力,也请你培养让孩子可以承受的心脏。而在这两个条件都还不具备之前,与其让孩子选择,不如你先强势要求他必须执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