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在高处

假如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想要回答这个问

假如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有一个前提:你必须成为真正的“创作者”,而不是Ctrl C+Ctrl V。

前提条件成立后,你希望人生的剧本是怎样的?想必大多数人都会畅想着“诗和远方的田野”。可是,有更多的人,一生都无法去往人生的远方,只能困在“眼前的苟且”中,不得脱身呢。

其实,诗和田野不仅存在于远方;作为生活的“作家”,你和你的“读者”也不是对立的关系。

那么,如何写一部读者喜欢,自己也满意的作品呢?这就好像在问“如何置身于眼前尺寸之地,却能看到远方?”。答案其实很简单,正所谓“站得高,看得远”,如果人生是一部文学作品,文学一定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只要站的高,眼前就是远方。就像置身于人满为患的广场,所有人都可能迷失方向,而当你站在广场最高点的时候,就会知道,周遭的拥挤都与你无关。

初中时看过一部叫《北京青年》的电视剧,里面的男主何东的一段话,惊醒了很多人。“我小时候好好学习,毕业后考了公务员,在爸妈的介绍下找了一个家庭好、工作好、漂亮的女朋友准备结婚,每天走进方形的写字楼,坐在方形的办公室,对着方形的电脑,拿着不错的收入。所有人都觉得我很幸福,可我过得究竟是我喜欢的生活,还是别人喜欢的生活呢?”

故事的结局是圆满的,何东辞掉公务员工作,通过旅游、打工等方式“重走青春”,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也磨砺的自己的心智,最终应聘成为一名体验式培训师。

我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思索,何东的反抗,究竟教会了我们什么?

我认为,何东就是站在了“高处”,这里的“高处”不是地理意义上的海拔高,而是思维与逻辑的更高维度。

失败是被成功反向定义的。如今,社会仿佛丧失了多元化的价值观,人生就只能用一种标准来衡量,这种现实也建构了每一个人的思想。我们没有认识世界,更没有认识自己,只是顺着应该的方式,无意识地被固化的观念裹挟着前行,却没有停下来反思,应该的,真的应该吗?应该的,就是合适的吗?

从哲学上讲,真正的自由是超验的,是认识了普遍规则后对思想行规定而展现出的精神的灵动。否则,就只能是逻辑先验性的傀儡,是提线的木偶,是沿着别人预设的轨道前行还误以为的虚假自由。

想要成为人生真正的“作者”,就应该站在高处。这个高点,是精神的高点,是对自己逻辑的洞见,想明白自己是在自由地创作,还是自由地“复制”。

举个极端的例子,对于公司白领来说,去餐馆端几天盘子,或者做几天买卖,其实就是远方的世界,看似不起眼的工作,可能并不容易做好,这样能够让他们更好的认识自己的能力,接触不一样的世界、形形色色的人,有了不同的生活阅历后,眼界更加宽广,心胸更加开阔,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更重要的,经历更丰富之后,他们站在了更高的高度看待自己,看待世界,也许就会想明白向往的生活。

希望你的作品中,有瞻前与顾后,也有执拗如少年;有后天长成的先天,有变如不曾改变;有素淡的世故和明白的愚、悲怆的磊落、温柔的鲁莽,和玩笑的庄严。

文/吕京笏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