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远行》:高建群,最后的匈奴,最后的民间,最后三部曲

《最后的远行》:高建群,最后的匈奴,最后的民间,最后三部曲

《最后的远行》:高建群,最后的匈奴,最后的民间,最后三部曲

选中《最后的远行》这本书,源自于此前看了高建群的《最后一个匈奴》,其中荡气回肠的时代变迁命运沉浮,以及陕北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陕北文化曾经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王朝大多将首都设在陕西西安以及河南,那里是中华文化的根基和摇篮。

《最后的远行》:高建群,最后的匈奴,最后的民间,最后三部曲

在《最后的一个匈奴》大获成功后,作者将原来的《六六镇》和《古道天际》改名为《最后的民间》和《最后的远行》,构成了大西北文化三部曲,三本书剧情有隐约的关联,但最重要的是都是展现陕北高原地域文化的优秀长篇力作。《最后的远行》的故事梗概并不复杂,根据民间的婚姻习俗,女子丈夫去世后若要改嫁,必须签订一份回头约,上面主要内容是虽然改嫁,但是将来死后尸骨要跟最初的丈夫合葬。

《最后的远行》:高建群,最后的匈奴,最后的民间,最后三部曲

正是这样的陕北风俗引起了这次荡气回肠的“动女骨”的故事。由于女子后来改嫁的丈夫的家族里有性情彪悍的黑皮无赖,并没有遵从回头约的内容,而是将死去的女子跟改嫁后的丈夫合葬,张家山带着老相好谷子干妈和李文化跟吴儿堡家族斗智斗勇,横穿整个陕北高原,最后夺回死去的女子尸骨,跟原来丈夫合葬的故事。

《最后的远行》:高建群,最后的匈奴,最后的民间,最后三部曲

这个女子就是其中当事人李文化的母亲,而张家山是年老后办了个类似民间纠纷调解所的差事,于是乎就有了这段精彩的演绎。小说里有很多他们丰富的经历,如何乔装打扮成收废品的人到吴儿堡探路踩点,如何利用头七之夜沿着祭奠留下的灯火,找到墓穴盗出女尸,如何为了避开眼线,行走在两千年前的秦直道上面,最后如何巧遇收集整理名人名言的放羊老汉,这可以说的上是段传奇,甚至带点神幻色彩的行走,读到这些有趣又荒诞的情节,让人如置身在那个苍茫的高原,经历种种不可想象的传奇故事。

《最后的远行》:高建群,最后的匈奴,最后的民间,最后三部曲

但我觉得更重要的并不是小说的故事情节,《最后的远行》的故事情节更多地是为了文化服务,通过这样七天七夜的行走,将整个陕北高原的种种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贯穿在一起。比如:陕北婆姨的作势和卖弄风情、谷子干妈早年“拿不下”的风流趣事,有关于秦直道的传说和历史,也有陕甘两地氏族争夺领地的民间纠纷和故事,还有几百年前京城名妓献身事佛的故事,也有陕北民间偷情抓奸的轶事,

《最后的远行》:高建群,最后的匈奴,最后的民间,最后三部曲

作者深情的写道:哦,陕北,我的竖琴是如此热烈地为你而弹响,我的脚步是如此地行色匆匆,你觉察到我心灵的悸动吗?你看见我挂在腮边的泪花吗?哦,陕北,我以儿子对于母亲一般的深情,向自遥远而来又向遥远而去的你注目以礼。你像一架雍容华贵的太阳神驾驭的天车,威仪地行进在历史的长河中,时间的流程中。哦,陕北!

《最后的远行》:高建群,最后的匈奴,最后的民间,最后三部曲

这种大陕北的文化并不仅仅是体现在重大的事情上,而是渗透到生活的每个细节,从饮食习惯到方言俚语,从约定俗成到民间力量,从举止谈吐到智谋眼界。让我们在看到那些趣事享受故事快乐的同时,更能潜移默化地多少理解到陕北文化的魅力!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