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的精神家园

1,今天去看了一部时长287分钟的获奖纪录片。 近6个小时的片长, 我睡着了3次。 整个影片在东北的

1,今天去看了一部时长287分钟的获奖纪录片。

近6个小时的片长,

我睡着了3次。

整个影片在东北的一家精神病院内拍摄完成。

看完,很压抑。

以前,

我经常自称文青一枚。

和绝大多数的年纪很轻的帅哥靓女们同场看完这部影片,

我终于舒了一口气:

文青队伍,

后继有人啊!

我可以不再自称“文青”了!


我还是生活简单一点,

每天和金钱为伴,

活得白白胖胖的吧!




2,这部影片由于内容太小众,

估计很难获得公开上映。

即使上映,

也不会有商业票房。

女导演用5年时间,

蹲在一家精神病院,

完成这部作品。

导演镜头里的那些各种类型的“精神病患者”,

让我不得不联想到我最熟悉的群体:股民。


3,精神病院里的患者,

并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那样,

眼神呆滞,

两眼无光。

也不是一些夸张电影表现的那样,

充满荒诞和夸张。

这些病人,

大多数时候,

和一个正常人没什么区别。

一个贯穿始终的“男主角”,

尽管被妻子送进精神病院前,

通宵达旦地给各种同学朋友亲戚甚至陌生人打电话,

“拉投资”,

借钱飞往各个城市,

推销创业项目,

拉风险投资。

但他自始至终,

都不认为自己“有病”。

被妻子“骗进”精神病院后,

他衣着整洁,

头发一丝不苟,

拒绝穿病号服。

和护士长,医生,

看护,病友,

一遍遍诉说他“没有病”,

思维敏捷,逻辑清晰。

他到底有没有病?

我都被迷惑了。

这让我想到巨大的股民群体。

他们,有病吗?

4,股民对股票的痴迷,很大程度上,

其实和这位热心“创业”的东北大汉差不多。

甚至很多人,

过之尤不及。

先不说那些借遍所有的亲朋好友,

甚至透支信用卡,

借各种网贷,

甚至借高丽贷炒股的极端者。

哪怕是一个最普通的炒股者,

那种对股票的痴迷,

那种对通过股市改变命运的诉求,

都和这位已经被关进精神病院的“创业痴迷者”极像。

我们,

难道不正是股市这家“精神病院”里的一个“囚徒”吗?


5,我的股友们,我的兄弟姐妹们啊!

我们的精神家园,

真的只是那一串串的金钱符号吗?

我们有没有想过,

我们这么痴迷于股市,

和那个长期呆在精神病院的病人,

有什么区别?

谁才是我们的“监护人”?

谁能把我们从这种金钱游戏的病房里领出来?

去过一种有阳光,

溪流和美丽草原的正常生活?

6,我们A股休假了,

米国股市连涨4天,

很快就要创历史新高了!

这个假期,又让“股民”这个群体,

充满了上涨的希望。

下周,

我们又要忘记一切悲伤,

激情杀入,

全力以赴吗?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