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爱新觉罗后裔的真伪?

关于爱新觉罗后裔身份的真伪辨析 宫银强 自外部大环境缓和以后,爱新觉罗家族的后裔们开始恢复本身的生活

关于爱新觉罗后裔身份的真伪辨析

宫银强

自外部大环境缓和以后,爱新觉罗家族的后裔们开始恢复本身的生活,至少会对外人说起自己的本姓---爱新觉罗。如今,爱新觉罗的后裔们在各个行业都取得了非凡的成绩,真是可喜可贺。首当其冲的是书画界,爱新觉罗家族在书画界影响举足轻重,诞生了至少300位知名书画家(数字来源于我自己的统计,不完全统计)。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冒充爱新觉罗后裔身份的人也越来越多。根本原因无非就用“爱新觉罗”这四个字打响知名度,而后获得物质利益。用金从政(载涛幼子,原名溥仕)先生的话说,“爱新觉罗”这四个字有市场。依我看来,不仅有市场,而且很有市场。

但是,为了保护热爱爱新觉罗文化的群体利益不受损失和侵害,我特此总结了能够辨别真伪后裔身份的几个点。

一、世系

自中华文化确立了以儒家文化为统治思想以来,“家”文化的传承便植入每个华夏人的心里。满族入关初期,从顺治帝开始,对满族家族的管理便重视起来,后来有了宗人府、有了《玉牒》。不过满族汉化的速度也是令人咋舌,民国以后,满汉开始通婚,彻底的汉化。

在历史大环境的进程中,由于家庭本身的各种原因,某些家庭没有太多的精力放在家史传承当中,导致世系隔断,自身到现在不能明确属于哪一支。近些年,随着网络化程度的普及,网上电子版《爱新觉罗宗谱》也随之全部予以公示,从付费阅读到免费下载,而今又出了高清版本。随时代变迁,从《宗谱》出版到现在也有八十余年,所以一般至少需要曾祖的名讳,便可根据《宗谱》自行查阅,找到世系(因不知祖上名讳找不到世系的不是太多)。下步,相信会有后裔组建《宗谱》大数据(“爱新觉罗宗谱网”算作基础大数据模板)集成,极其方便查阅。

二、园寝与墓地

这是说的园寝(祖坟)是指先祖埋葬地点,墓地是指父祖辈埋葬地点,这方面研究做得最好的是冯其利先生,后来的《清代园寝志》(作者宋大川、夏连保)收录了镇国公品级以上的园寝信息。

当然,这部分内容,首先要感谢金灏(胤礽世子弘皙之子永琳后代)同学,年方二十,除了对本支的家史了如指掌,还告诉我胤礽每个支派的埋葬地点,像金盏、马各庄、郎辛庄等等。其实,以前各家的原生态皇家玉牒,除了《宗谱》上的内容之外,还涉及女性后裔基本情况及去世家族人墓地所在,只是后来统编《宗谱》,这些原生态的玉牒都遗失或损毁了,目前存世的不多。现在的爱新觉罗后裔们都会在清明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今天大规模祭祖是在永陵和腰站。因此,对祖坟、墓地一无所知的人,很大概率不是爱新觉罗后裔。

三、府址与祖宅

府、宅、舍、庐、斋、寓都是居住的地方。在清代,获得入八分及以上爵位的宗室(一般是大宗)的居住地,才称得上是府。在《钦定大清会典》中,规定了府的规制,“逾制者罪之”,其归内务府总管或分配,为公产。祖宅,一般称为宅院、大宅院,有多“进”,旁有耳房、厢房,为私产。

如今,这些府宅大多数有的被收归国有,有的已经被规划不复存在。但是,对于爱新觉罗后裔们来说,都会清楚先祖居住过得地方,比如,胤礽后代一脉中,弘晥府址在丰盛胡同,弘晀府在大菊胡同。而且,后裔们仍会居住在离先祖的府址、祖宅的周围。所以,这方面也是判断后裔身份的一种途径。

四、旗籍

这方面是最容易知晓的,也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满洲八旗从明万历二十九年起,经过了太祖、太宗、多尔衮的政治纷争,到顺治时期才形成最终格局,而后雍正时期再分为四十个“族”,一直延续到今天。旗籍对于绝大多数宗室来说是固定的,还有个例。像褚英曾孙苏努一支,被黜宗室后,乾隆时期恐其淹没复入宗室,佩红带子,其后代被分派到各旗,长房入正黄、正白旗;二房、八房、九房入镶白、镶红旗等。某后裔云:我是褚英之后(非苏努支),正黄旗。先不说真假,把自身的旗籍弄错了也是丢份儿的事。

五、传统礼俗与禁忌

尽管满族汉化了,但满族文化依旧根植于后裔们的骨髓中。传统礼俗像清明节,一般会举行盛大的祭祖仪式;颁金节,是满族人传统节日;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禁忌如不食狗肉、忌坐西炕等。鉴于冒充爱新觉罗的大多数是汉族,无论从满族的内在或是外在特征,都能明显区别开来。

上次汇总了关于爱新觉罗后裔的一些资料,有位先生提到褚英后裔的家谱也要公开出版。后来,我搜到了一本书,叫《一枝一叶总关情 后金杜度家族人物史略及其直承后裔谱志》。应该就是那位先生所说的书籍。看了一下,这本书只不过将以前关于褚英后裔的资料做了整合,而且由于时间原因,没联系到更多的褚英后裔,而且错误和疑点也不少,不过这本书还是给了我一些重要的信息参考。

作者宫银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