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情怀,朝圣心灵

作者:蝶儿 【一】 人文情怀,是一种纪念 5月16日,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告别世界。他的设计作品善

作者:蝶儿


【一】

人文情怀,是一种纪念

5月16日,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告别世界。他的设计作品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和石材,以公共、文教建筑为主。包括法国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苏州博物馆等70余件。

轻轻地滑动画面,在欣赏这些经典之作的同时,不由得思考建筑和城市建设带给我们的人文享受。美轮美奂很重要,但这并不是我要说的论调。我对贝聿铭先生的一句话“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感触良多。

民族文化乃至精神,是靠一代人接一代人的传承与研究集结而成的。古老的人文积累着岁月的丰饶印记,但凡经过人民检验经过时代沉淀的作品,在一段时期内或许跟时尚无关,更多时候是寂寞而沉默的。城市化(国际化)已经成为潮流发现趋势,在这样的图腾下,什么是人文精神呢?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它应该是有着一种纪念情怀的。

【二】

人文情怀,是一种链接

我们现在有北京世园会,昆明世园会,上海世博会,有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等展览中心。这些都是“同享蔚蓝地球,共筑绿色家园”的瑰丽图景,为了古老与现代的文化底蕴。

今年在北京栖雁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会,其中更有“推动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丰富理念。今年北京已造林绿化17.8万亩,种下各类苗木720万棵,民众乐于参加绿化工程活动,植树造林彰显公民美德。公共空间融合了良好因素,链接历史艺术上的初衷与当下的人文社科环境。

柏拉图在《蒂迈欧》中提出,“空间是永恒的,是不会毁坏的,它为所有的创造物提供了场所。”人类生活在一定的空间里,城市或乡村,都是人们寄托愿景与日常活动的地点,它既是原始的,又是发展的。人生是一场承受,空间是一种载体,唤醒美的心灵去链接生存空间,链接友谊与未来,也是尊重人文。

【三】

人文情怀,是一种温暖

大雨滂沱,街道积水,士多店铺,超市门口,等雨的人,挤满路径。记忆里,会有人拿着竹竿,撑着车轮拼成的“船”,哗哗哗哗地来回划着,帮助有需要的人。那些小汽车,开动不了的,会有人尽一己之力助阵推车。还有人推着人力车随时支援有需要的人。这样的仪式感是否“情怀满格”?

一杯咖啡,是冰点与沸点的转换,或许它是符合人们想象的温漫场景。但是当它成为墙上的咖啡,顷刻成为一种关怀!顾客每消费一杯咖啡,愿意再付一杯咖啡的费用,店员就在墙上贴标签一枚。有需要而没有消费能力的人经过,可以从墙上撕下标签兑换一杯免费咖啡,解除饥饿。

5月20日这一天,广州水滴坊员工筹备2000个包子,赠给数百名环卫工人。已经多年坚持,这里也有故事,顾客每买一个包子,餐厅将赠送一张免费券贴门外,供环卫工人等有需要的人来领取。用滴水之力量,做力所能及之公益,大写的美!以上种种,都是心灵飞翔的一种方式,人情味满满,温暖如茶。

【四】

人文情怀,是一种坚持

江西南昌91岁魏木金老人自2001年开始消除小广告约40万张。河北石家庄公务员卢先生为一名血液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已坚持义务献血12年。四川泸州教师詹光伟年轻时患渐冻症,病情有恶化,他始终坚持不懈地于岗位至今25年。

如果人生本身已经苦辣有加,不要再次嫌弃它。执着地追求生存的芬芳,即使身心疲惫,付出热情洋溢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挡路石。伴随着梦想入睡,跟随着目标醒来,且让心灵沉醉,在一方你为之拥抱的世界上。

最顶级的智慧,并非一定产生于天资聪颖的人身上,而是产生于真诚生活,稳妥行吟与笨拙淳朴的灵魂之中。人生之旅,进退维谷,手执矛盾,披荆斩棘,勇气可嘉,执着为美。我们所能做的,实际上真的有限,只希望在生活的田野上,树立一种坚持打造美好生活的精神境界。


【五】

人文情怀,是一种保护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主题是,“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5月6月份各有草莓节,插秧节等。今年6月5日是第48个世界环境日了。专家呼吁,“要爱护环境,好好保护共同生存的家园。”这么多纪念日实际上是提倡一种保护意识。

每天,公路铁路,水电设施,煤油石油,各种势能,为生活提供了主导能源。与此同时,也在迅速减少,有部分的污染。如果我们想拥有温馨家园,势必要站在一定的平台上,珍惜能源,付出关注,减少排污。只有清醒意识到改善的作用,我们的足迹才能踏香而往。

特别是当下夏季,用电高峰期。时代给予了我们好的智能产品和电器网络等优秀的物质生活,在电资源水资源方面,节省开支,是一种美德。当我国为斯里兰卡地区带去可用的净水工程时,他们是那么兴奋和感激!一滴水,留给需要的人,就是一份关怀。生活是一个花园,保护环境和生态就是添加肥料,能使时光如花盛放。

【六】

人文情怀,是一种远旅

台湾名人眭澔平说,“把旅行当做修行,正是我的目标。”他说,“每到一个陌生的国度,首先我要面对的便是旅途中的奔波劳苦。”他周游世界180多个国家的见闻和经历,呈现不同民族的多彩文化。路在脚下,心系辽远,融入人文,交流心灵。

他为什么热衷旅游?除了学术性质的游历目的,最直接的也许就是基于开阔视野,超越梦想,拥抱人文精神。无垠边界,古迹美景,沙漠滨湖,他总艰苦卓绝的足迹之旅,带给我们一种别开生面的风景。在长旅中,他也因为各种实际的风俗使自己知识富足起来,因为各种险恶使人生深沉起来。

当你踏上远旅,步履将代表一种发掘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你自觉不自觉地深入所发现的社会景观,思考生命的行径和各种差异的原因。当你开始一段远旅,也就逐渐接纳多元的文化和习俗。勤加修炼,解码一切的生机勃勃的现象,走在路上,你如朝阳,远旅是梦,一处深深的人文情怀,属于凡世佳音。


楼台烟雨常清新,岁月缥缈有温馨,大美佳境城中造,小事善意心中修,若有紫气正东来,定是芝兰附慧心,穗花一片灿漫处,植点滴人文情怀。人文情怀,朝圣心灵。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