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海洋文化的历史底蕴

试论我国海洋文化的历史底蕴

陈典松,陈志遐

(陈典松,广州市青少年科技中心,广州市童心路西胜街42号,510091;陈志遐,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农业生物与生态技术系生物技术与应用专业2015级,上海市松江区中山二路658号,201699)

摘要:海洋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在中华文明发展的进程中,海洋文化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在新的海洋发展战略格局中,海洋文化建设受到各界关注与重视,本文试以发掘我国海洋文化的历史底蕴为视角,从文字内涵、文物古迹、生活习俗三个方面,探讨蕴涵于中华文明中海洋文化的载体,以此提升中国特色海洋文化建设的自信,开拓海洋文化建设的新空间,使我国海洋文化事业展现更加充满活力的新局面。

  关键词:海洋;文化;历史;内涵;我国

引言:海洋孕育了神奇的生命,是生命的摇篮,生命的诞生、进化与繁衍,与海洋密不可分;海洋蕴涵了变幻的风雨,是风雨的故乡,人类生存的气候环境,与海洋紧密相关;海洋积蓄了巨大的能量,是资源的宝库,人类的衣食住行,与海洋荣枯相随;海洋联结了广阔的空间,是远行的通途,人类的海上交通,与海洋融为一体;海洋深藏着未知的世界,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源头活水,它为人们探索自然奥秘,发展高新科技产业提供了宽广的平台。 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海洋作为地球上的一个特殊空间,无论是它的物质资源价值,或是政治经济价值,都远远超出人们原有的认识。

海洋再度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海洋的国家战略地位空前提高。顺应时代潮流,中国政府提出了“逐步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经济强国”的宏伟目标。实现由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历史跨越,是时代的召唤,也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昌盛的必由之路。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海洋文化建设受到各界关注与重视,本文试以发掘我国海洋文化的历史底蕴为视角,探讨蕴涵于中华文明中海洋文化的载体,就教于关注海洋文化建设的各界同仁。

1、蕴含于汉字里的海洋文化

“海”与“洋”在汉语里是两个词。

“海”暂时还没有甲骨文字型收录,较早的应该出现在金文里,比较成型号的是 小篆

。金文

(水)

(每,母),表示海是万川之母。造字本义:水之母,比喻河流的发源地,即陆地上的大湖或大池。古人称大池为“湖”*  ;称大湖为“海”;称大海为“洋”*  。             

汉代许慎编的《説文解字》对“海”的释义是: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

“海”的本义是名词,指河流发源的大湖或大池。如 北海 洱海 里海 青海 四海 咸海 ……《礼记 • 乡饮酒义》“祖天地之左海也。” 《孟子 • 告子下》 “孙叔敖举于海。”《三国志 • 诸葛亮传》“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在汉语里,与“海”相关的名词,如:海岸、海滨、海岛 、海拔、海底、海沟 、 海洋 、 海关、海口、海港、海潮、海风、海水 、海魂 、海盗、海军 、海产、海货、海参、海带、海狗、海防、海疆、海禁 、海妖、海鬼、海怪、海神等,与“海有关的成语也很多,如:海枯石烂、 海外赤子、汪洋大海、五湖四海、五洲四海等。

在历史文献里,与海有关的记载,内容丰富,先秦以降,现存最早的史书《尚书 禹贡》中就有关于“海”的记载,“海岱惟青州”,这里的“海”,一般认为是指“渤海”。《山海经》是一部专门写山水的古代地理学著作,其中有很多内容与海有关,如《山海经 海内北经》记载:“蓬莱山在海中,大人之市在海中”。

被奉为正统的历代官方史书,自《史记》、《汉书》以降,常把“海”的概念上升到国家意识,“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受制于一人,虽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莫敢不奔走而服役者,岂非以礼为之纲纪哉!”【1】祭海或祭海神成为重要的国家仪式,在国家层面,东海、南海、西海、北海都有专门享受官方祭告的道场——海神庙,“从专制王朝建立之初,‘声教’就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从事教化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祭海即为重要一途,正所谓‘先代无不崇海祀者’”。【2】

“海”在中国传统文学作品里是重要的叙事意象,无论古代神话、散文、诗歌、小说,皆有与“海”有关的内容。

春秋时期《列子 汤问》有一段关于海的描写:

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八纮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减焉。其中有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山之中间相去七万里,以为邻居焉。其上台观皆金玉,其上禽兽皆纯缟。珠玕之树皆丛生,华实缘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一日一夕飞相往来者不可数焉。而五山之根无所连著,常随潮波上下往返,不得暂峙焉。仙圣毒之,诉之于帝。帝恐流于西极,失群仙圣之居,乃命禺强使鳌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

这应该是传统文献中关于海的一个较早的神话故事,读起来有点《西游记》里描写的情景。

关于海的神话传说,在早期文献中,内容相对丰富的应该是《山海经》。

《山海经》一般认为成书于战国时期。《山海经》一书的书名,最早见于汉代司马迁《史记·大宛传》:“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也。”这表明司马迁读过《山海经》。在司马迁之前,吕不韦的《吕氏春秋》记述有许多《山海经》的内容,屈原的《天问》中有大量与《山海经》相同的内容,屈原的其它文章亦有与《山海经》相近的记述,庄周的《庄子》里有一些篇章如《逍遥游》等,与《山海经》中关于海的记述密切相关,据此,人们认为《山海经》这部书最晚成书于战国时期,有可能更早。

被称为中国古典文学源头的《诗经》有不少涉及海的诗句,《小雅 沔水》中“沔彼流水,朝宗于海”,通过对百川归海景象的赞美,反映了古代先民对辽阔海洋的审美观照,《商颂 长发》中“相土烈烈,海外有截”,讲的是商契的孙子相土在海外活动的事情,说明,在上古时期,华夏先祖就有了海外活动的记载。

如果说《诗经》、《楚辞》等上古文学著作中只是在一些相关叙事里涉及到海,那么,汉代辞赋家、史学家班彪的《览海赋》则可称为一篇专门写海的文学作品:

余有事于淮浦,览沧海之茫茫。悟仲尼之乘桴,聊从容而遂行。驰鸿赖以漂骛,翼飞风而回翔。顾百川之分流,焕烂熳以成章。风波薄其裔裔,邈浩浩以汤汤。指日月以为表,索方瀛与壶梁。曜金璆以为阙,次玉石而为堂。蓂芝列于阶路,涌醴渐于中唐。朱紫彩烂,明珠夜光。松、乔坐于东序,王母处于西箱。命韩众与岐伯,讲神篇而校灵章。愿结旅而自托,因离世而高游。骋飞龙之骖驾,历八极而回周。遂竦节而响应,勿轻举以神浮。遵霓雾之掩荡,登云涂以凌厉。乘虚风而体景,超太清以增逝。麾天阍以启路,辟阊阖而望余。通王谒于紫宫,拜太一而受符。

赋里描写了作者面对茫茫大海,思绪随波起伏,难于平复,想到了当年孔子泛舟水上的情景,幻想着自己骑着神鸟在海面飞翔,直达天宫,充满了想象力,保留到现在的《览海赋》仅是残篇,并不完整,但它把大海的神秘、缥缈与瑰丽奇绝展示的非常玄妙。

以海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最为流传的,当然还是曹操的《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这首《观沧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

中国历代诗人都把海作为自己吟咏的意象,人们耳熟能详的有:

春江潮州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宋朝,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乐府

《长歌行》)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古》)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鹊楼》)

海日升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寄沧海。(李白《路难行》)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白居易《浔阳春三首》 )

 海枯石烂两鸳鸯,只合双飞便双死。——金 • 元好问《西楼曲》)

在古典小说里,海也是重要的故事源地,不管是神话里的哪吒闹海,还是《西游记》或《镜花缘》等古典小说里关于海的叙事,都充满着奇幻,反映了先民们对海的探索精神。

“洋”是指比海更大的水域:海~。 在文字溯源方面,有人把甲骨文中的

,认为是“洋”的最初字型,这么说来,“洋”从字源上讲,比“海”还要早,因为目前还没有找到甲骨文中与“海”对应的字源。“洋”的小篆写作

。“洋”是形声字,羊,既是形旁也是声旁,与“祥”同义(古代以羊祭神敬祖,“羊”有“吉利、安祥”的意思)。洋,甲骨文

(水)

(羊,即“祥”,安祥),表示水深宁静,水面安祥。篆文

(水,海)

(羊,安祥),意义主题更加明确。“羊”在汉字中通常有“祥”的意思:祭师或巫师祭祀时向神巨细如实地祝告为“详”*  ;水面浩瀚而安祥为“洋”。           

由于“海”在上古时期具有泛指广阔水域的指向,在概念上并没有与“洋”有严格的区分,“海”的意义在某些方面涵盖了“洋”的内涵,与“洋”叠义,因而“洋”在古典文献里可能没有“海”那样被广泛记述。但也还是有专门关于“洋”的叙事内容,如《诗经 • 卫风 • 硕人》  “ 河水洋洋。” 《诗经 • 陈风 • 衡门》“泌之洋洋。”《山海经》:“昆仓之丘…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水经注》:“ 汉水又东,右会洋水。”

当然,与“洋”有关的汉语词汇也是十分丰富的,如: 洋洋大观、洋洋洒洒、洋洋万言 、 发洋财 、喜洋洋、得意洋洋、热情洋溢 、洋流、洋面 、海洋、汪洋 、 东洋、西洋、南洋、巡洋、越洋 、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远度重洋、洋布、洋纱、洋装、 洋场、洋行 、 洋车、洋房 、洋瓷、洋灰、洋油、洋葱、洋茄、洋货、洋钱 、洋人、洋文 、 洋气、洋相 、洋枪、洋炮 、洋白菜 、洋鬼子 、 洋学堂、洋娃娃、洋办法、洋务运动、 不洋不土、土洋结合、银洋等。 

2、深藏于文物古迹中的海洋文化

我国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与32000公里长的海岸线,其中大陆岸线为18000公里。北部起始点为鸭绿江口,南方终点为北仑河口。六千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散布在海岸线周边,将这些岛屿串联,就如同一串璀璨的项链装饰着我国美丽的海疆。

自人类诞生的那一刻起,人类的活活动就与海洋紧密关联,在慢长的历史进程里,留下了许多与海洋有关的文物古迹。以我国大陆海岸线为标志,与海洋有关的文物古迹,散布于内陆、沿海岸线和外海,承载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与海有关的人文底蕴。

2﹒1内陆或近海之地的海洋文化遗存

由于“海”的概念由来已久,人们对海洋充满着神秘感和幻想,自远古以来,除了沿海居民在海边的谋生活动,上升到国家层面,历代帝王的祭海活动,同样影响深远,当然也留下了不少离海岸有一定距离的祀海历史遗存。“从专制王朝建立之初,‘声教’就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从事教化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祭海即为重要一途,正所谓‘先代无不崇海祀者’。不过上古帝王因受地域条件限制,只能在中原一带为‘坎坛’而象征性地向四方祭四海”。【3】后来,人们的方位观念越来越清晰,于是有了向海边建庙祭海的情况,中国古代的海与四个方向的概念相对应,因而有了东海、南海、北海、西海的概念,历史上的东海神庙先后建在山东和浙江,北海神庙建在山西,西海神庙建在青海西宁附近,其实,北海神庙和西海神庙建在远离海洋的大陆深处,这与中国古代国家的地理方位有一定关系。

目前保留较为完整的海神庙遗址,应该是广州的南海神庙,事实上,南海神庙也不在海边,而是深入珠江腹地的广州近郊。最初的南海神并不建在广州,据史书记载,上古帝王祭四海的活动基本在中原,祭东海、南海在山东境内,后来又把祭南海的地方放在浙江绍兴一带,只是到了隋唐时期,随着岭南地区的进一步开发,南海神的官祭才由皇帝下旨设在广州。“我国素称礼仪之邦,封建统治者往往寓教化于礼仪之中,在历朝对南海神的祭告碑刻或文献中,有相当丰富的这方面的内容,如北宋开宝碑也提到修庙及祭神的目的在于‘限六蛮于外服务,通七郡以来王’”。【4】

除代表国家礼仪的海神庙,在我国内地,还广泛分布着各种类型的龙王庙,这些龙王庙多般由民间力量筹建,其目的也不一样,有的是为了祈雨,希望风调雨顺,有的是保富贵平安,这些民间龙王庙反映了内陆人民以雨为意象,将自己的生活与海洋建立联想的一种世俗文化现象,反映了内陆先民对海洋的向往与想象,应该成为海洋文化研究的重要对象。

2﹒2沿大陆海岸线的文物古迹

在我国18000公里的大陆海岸线,广泛分布着类型丰富的文物古迹。有些是古代沿海居民从事海边渔猎生活的遗存,有些是古代海防军事工程遗迹,有些是海难沉船的考古现场。

漫长的大陆海岸线留下了古代先民在海边生活的足迹,随着海风海浪的侵蚀,大多淹没在岁月的长河里,但还有一些印迹被今人通过技术的方式发现出来。浙江河姆渡人和广州南沙人是两处典型的古代海边居民生活古迹。

距今六七千年, 河姆渡一带为近海沼泽地,河姆渡人,距今7000多年生活在长江下游的古人类。他们过定居生活,住 干栏式房屋 ,用船、筏载人和物、浮水采集,使用刀、匕、锤、铲、矛、碗、筒、小棍、器柄、纺轮、蝶形器等木器,栽培人工水稻,家养猪、狗和水牛等牲畜,还会挖掘水井。河姆渡文化反映了我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在广州南沙区发现的南沙人显然比河姆渡人要晚很多,但反映了早期珠江口岸近海亚美人种生活的情况。2000年,广州的考古人员在广州南沙区大角山脚下的鹿颈村,发掘出一处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的先秦墓葬遗址。经考古鉴定,墓葬距今的年代约3100年。这也是广州首次考古发现3000年以前的人类墓穴。在这处墓葬中,还发现了一具保存十分完好的人骨架。经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和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两名专家鉴定,这副人骨架的主人是一名男性,属于亚美人种,身高170厘米,死亡时的年龄约在45~50岁之间。后来,人类学家根据该人体骨架,成功复原了他的头像,并命名为广州“南沙人”。这也是迄今为止确定的广州人最早、最完整的头像。

人类历史上在与海洋自然现象作斗争的同时,以打击海盗为主要目的海上军事防御行为也留下了许多历史遗存。沿我国大陆海岸线,明清时期留下的军事设施反映了当时军民抗击倭寇和西方殖民者的历史印记,如台湾省内关于反抗荷兰人、日本人的军事设施,香港、澳门有关海事防御遗迹、浙江镇海一带的海防长城、广东虎门、大角山的古炮台等。

当然有些海战遗迹甚至反映了我国重要的历史变迁,如位于南海之滨的崖山古战场遗址,它完整地反映了我国宋元历史大变革的重要事件,是中国社会历史发生重大转折的一个拐点,成为中国历史最重要的具有民族反省意义的历史遗迹。

随着西方殖民者的东来,在我国沿海地区上演了许多与殖民者作斗争的历史事件,同样有相应的历史遗存留下来。最能引人深思与反省的是山东威海等处的中日黄海之战的遗址和福建福州马尾港的中法战争遗迹,为了更全面反映当时中国与西方之间的冲突,各地还建有与之相关的博物馆、纪念馆。

随着科学的海洋考古学和水下考古技术的进步,以海难沉船为主要对象的海洋考古现场,也是我国海海文化的承载平台。1987年我国成立了“国家水下考古协调小组”,同年成立了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1989-1990年,在青岛举办第一届海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标志着当代海洋考古方法传入我国。此后,在辽宁、山东、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先后开展了10多处宋元明清不同时期沉船遗址的水下调查和发掘,海洋考古已经成为中国考古学中最具活力的一个考古学术领域。

广东近年的海洋考古成绩相对更为活跃,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是“南海一号”的发现。“南海一号”是一艘南宋初期古沉船。在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地点位于中国广东省阳江市南海海域。是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对考古研究有着重要意义。于1987年被发现,2007年12月22日,“南海一号”整体出水。2013年11月28日,“南海一号”的全面发掘工作启动。2015年2月,经过多年的保护发掘,沉船表面的淤泥海沙贝壳等凝结物被逐层清理,船舱内超过6万件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南宋瓷器得以重见天光。

与水下考古相适应,在许多海洋文化特色明显的城市都建有与海洋有关的博物馆。

在国家层面,正在天津筹建国家级海洋博物馆——中国国家海洋博物馆,这个博物馆的定位很高,不仅是海洋技术博物馆,也是海洋生物博物馆,更是海洋文化、海洋文明的博物馆,是文化设施,国家海洋博物馆是中华民族海洋文明的代表性博物馆,兵马俑之于西安,故宫之于北京,海洋博物馆之于天津,从西向东,勾勒出中华文明2000多年来陆地黄色文明和海洋蓝色文明交相辉映的人文景象。

上海建有中国航海博物馆。2010年7月5日,为迎接郑和下西洋纪念日暨中国航海日的到来,由交通运输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筹建的中国第一家国家级航海博物馆正式开馆并对外开放,定位为国家级航海博物馆。历时4年建成的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不仅展示了中国的航海文化与海上辉煌,也成为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标志之一。

福建泉州建有海上交通博物馆。泉州海上交通博物馆在东湖公园东侧,辟有“泉州古船陈列馆”、“泉州与古代海外交通史陈列馆”、“泉州宗教石刻馆”、“中国舟船世界”、“泉州海交民俗文化陈列馆”等。在这些展厅中,分别陈列着不少举世闻名的文物瑰宝,除了一艘迄今国内发现年代最早、体量最大的宋代海船及其大量伴随出土物外,还有数十根木、铁、石古代锚具,数百方宋元伊斯兰教、古基督教、印度教石刻,各个时期的外销陶瓷器,160多艘中国历代各水域的代表性船模,以及数量繁多的反映海外交通民俗文化的器物。

香港和澳门皆建有与海事活动有关的博物馆,广州等城市也在筹建相应的反映海洋文化的博物馆,这些博物馆的筹建,为我国海洋文化建设增强了推力,为向公众传播海洋文化营造成了更好的氛围和更加广阔的平台。

当然,随着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与顺畅,深海考古技术的发展,那些散布在远洋水下和海外国家的海洋文化内涵会得到更加进一步的发掘与整理、展示,同样也会成为我国海洋文化建设更加强大的支撑力量。

3、融合于生活习俗中的海洋文化

龙是中华文化中最早能体现海洋文化的具象。

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在考古发掘中,在龙山文化甚至更早的历史遗存中,就有与龙有关的玉器等,与龙相关的传说、神话,史不绝书。最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与海洋相关的习俗,当然是舞龙灯。龙灯舞广泛流行于我国各地,在各族的传统习俗中都有流传,有悠久的历史。唐朝诗人张祜《正月十五夜灯》:“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进天上著词声。”写的就是当时长安城里舞龙灯的盛景。舞龙起源于中国的传统舞蹈。古时候,舞龙和舞狮是在一年中的大型节日里面节目之一。随着华人移民到世界各地,现在的舞龙文化,已经遍及我国大陆、台湾、香港、东南亚,以至欧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各个华人集中的地区,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标志。

中国沿海地区,海神崇拜,更是源远流长。“尽管受到各种各样的冲击,沿海民众敬拜海神的信念依然绵绵不绝——不仅渔民出海前或归来后,要到自己所信仰的海神庙向神灵祷告,即使生活在城市里的居民和商贩,也常至供奉海神的庙堂里烧香祭拜。”【5】

关于海洋之神,有许多历史文献都有记载,其中引用较广的早期文献有《山海经﹒大荒东经》:“海内有两人,名曰女丑,女丑有大蟹。”《山海经﹒大荒西经》:“有人衣青,以袂蔽面,名曰女丑之尸。”在《水经注》、《博物志》、《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等文献里,皆有不少关于海神的记载。至于海妖、海怪、海鬼,都可在以往文献里找到记录内容。

在上古神话里,最为有名的是《山海经》中关于“精卫填海”的故事:“百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枯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注于河。”

在我国众多海神崇拜中,流传和信奉最为广泛的海洋之神,当然还是妈祖。

妈祖,又称天上圣母、天后、天妃、湄洲妈祖、妈祖婆、辅斗元君、娘妈,不仅流行于中国大陆、台湾、港、澳和世界各地有华人居住的地方,甚至在我国周边的日本、韩国、越南、泰国等地也有很多信徒。妈祖是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包括东亚等地区信仰的海神,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祗。相传妈祖的真名为林默,又称默娘,诞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逝世。因林默娘救世济人,泽被一方,被朝廷赐封,沿海人民便尊其为海神,立庙祭祀。妈祖信仰从产生至今,经历了1000多年,起初作为民间信仰,后来成为道教信仰,最终成为历朝历代国家祭祀的对象。2009年10月,妈祖信仰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传统的四大海神(东海、南海、西海、北海)中,珠江三角洲地区关于南海神的祭拜与民间信仰活动,显然更加活跃。

“民间的海神信仰与祭拜活动分不开,笔者在庙内生活近两年,发现居民每逢农历初一或十五,必至庙烧香纸拜神,而每年大的祭神活动有数次,如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前后舞龙舟,周边十五乡村民出行,农历八月十五前后埋龙舟也要到庙前行礼。规模最大的祭神活动则是每年农历二月十一、十二、十三三天的庙会,这三天的祭神活动非常热闹,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顺德、中山、东莞,深圳、珠海、增城等地居民大批涌入庙中拜神,人头踊踊,场面十分壮观,民间传说这三天为南海神的生日,求神特别灵。至于人们求神拜神的目的,大概都是祈求家人出行平安、五谷丰收、六畜兴旺,多生贵子、健康长寿、升官发财等。庙会期间有很多祭神、娱神活动”。【6】

结束语:在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中,海洋文化同样有着丰富的内涵,我们的祖先从来没有放弃过对海洋奥秘的探索,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就是先人们在创造海洋文明方面的重要成果,为人类走向远洋航行作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

正是千百年来,以龙的传人自居的中国人在对海洋的向往、遐想、梦幻与探索中,建立了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海洋文化体系,同样地,在建设海洋强国的新形势下,只要我们以更加开放、包容、积极的态度,面对已有的海洋文化成果,坚持中国特色海洋文化建设的自信,关注、适应、融合世界海洋文化建设的新动态,开拓海洋文化建设的新空间,我国海洋文化事业一定会展现更加充满活力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司马光﹒《资治通鉴 周纪一 威烈王》﹒ 长沙:岳麓书社,1990 :1

【2】【3】【4】【6】陈典松﹒《南海神庙四大文化主题探析》﹒广州:《岭南文史》2001(4):13-14

【5】罗嘉列﹒《守护海洋儿女的心灵——中国的海洋女神》﹒何建明、程贤章、张笑天《中国海洋轶事》﹒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1362

null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