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环的悲剧,始于唐玄宗

7903e617328d47f5810d8b569d6ab7ee.jpg

李隆基的人生,从26岁开始。

在公元710年这一年,他正式步入了自己的政治舞台,从此踏上了每个政治人物共同的不归路。

李隆基不是嫡出,也不是皇长子,皇位本来看上去是与他没有任何关系的,在长幼有序,嫡庶尊卑的中国古代,尤其是封建帝王家,命运获得转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父亲李旦是武则天的儿子,却还要处处倚仗妹妹太平公主。

这个有着皇祖母遗风的姑姑,父亲,根本不是她的对手。

李隆基成长得不顺利,早年在皇祖母武则天的淫威和大权独揽中战战兢兢的成长,处处受制,唯恐有一天横祸就降临到了自己身上。

自从祖母杀了两位儿媳妇,整个宫廷内外,李氏宗族在祖母无声或有形的恫吓之下,已经人人自危,但求活命,无一人敢与祖母对抗。

因为当时的李氏宗亲都知道,武则天的大权独揽并非她的一厢情愿或是以孤军奋战在冒天下之大不韪。她的各派羽翼在朝中的势力是根深蒂固又盘根错节的,在当时她执政的时期根本无人能撼动。

dac76531a5044fb9b9b3fbf7f135f662.jpg

李隆基只是一个普通的皇子,李旦的第三子,他几乎就没有任何政治资本。

他比别的有势力和靠山的皇子要沉稳,他不得不如此,他在微弱和磨难中提心吊胆的长大,早已有了在险境困途里谋生路的一份智慧和超凡胆略,这是养尊处优的人不可能具备的。

唐隆政变的成功,固然离不开政治强人太平公主的倾力相助,但在此次政变中,敏锐聪慧都超越常人的姑姑太平公主,发现了这个侄子的不一般。

太平公主担心侄子李隆基发展成为一个拥有自己强大政治实力的皇子,那将会威胁到她在朝中的政治地位,于是有了太平公主在哥哥唐睿宗李旦面前对李隆基的种种挑唆和谗毁。

李隆基还是不顺,尽管和姑姑联手成功诛杀了韦皇后,铲除了韦氏集团,但反过来却遭到姑姑的猜忌。

11d1578be59343a7983f0b506c155790.jpg

到他登上皇位,这中间还有多少的艰险和曲折,恐怕连李隆基自己也难以厘清。

终于,在朝中各种政治势力的轮番较量和推波助澜中,当中还有父亲李旦的抉择,他最终脱颖而出登上了皇帝位。

这位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繁荣的“开元盛世”的皇帝,在军事,经济,文化领域都创造了盛世气象。

直到杨玉环的出现,这个政治城府极深,手段既狠且绝的皇帝,似乎迎来了他自然生命里的一缕春风。

二十二岁的杨玉环,是当时的望族弘农杨氏之后。

6ab792a93066412aa2bda3378e305361.jpg

武惠妃选她作为爱子李瑁的王妃,已经可见她的出众。

当时她只有十七岁,与寿王李瑁两小无猜,共同生活了五年。

武惠妃的去世成为杨玉环命运的分水岭,唐玄宗失去了他深爱的陪伴了他多年的妃子,他的心里有了一块空白和缺口。

李隆基自然很早就见过这位儿媳妇,但他没觉得杨玉环有什么不同。

武惠妃一走,对李隆基的生活有不少的打击,这么多年他已经习惯了这位爱妃的常伴左右。

赐浴华清池的时候,所有人都正在感沐着皇恩,不亦乐乎之时,李隆基第一次留意到了杨玉环。

正所谓,“温泉水滑洗凝脂”,“回眸一笑百媚生”。

在李隆基眼里,六宫粉黛尽失颜色。

一个权利欲极强的人,对待后妃也同样。

他知道父纳子妃不为伦常祖制所容,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但他不怕,更不必怕,因为他是李隆基。

ac34439fb4ab41348c54eeb859a5ad98.jpg

他不要这个虚名,他只要他所爱的女子能和他相伴余生,也许,还能有共享的天伦之乐。

他在位已经三十年,几十年的励精图治,国家国力强盛,四方来朝,他没有一刻的放松警惕。

此时的他已经是年过半百,他可以休息,缓一缓了。

把杨玉环从道观里接回来,从此便与“太真”常伴。

4ee0272abec143ef86e3ac55e7e6c12d.jpg

cde27988934141458a580a83bfb4f884.jpg

fe17b358d27a4ae083ddc90c7c59c79b.jpg

e5031d051c5d445a8ba6d460738a488d.jpg

李隆基精通音律,常常是他作曲,舞蹈家杨玉环领舞。

二人琴瑟和鸣,夫唱妇随,像极了民间的恩爱夫妻。

然而在霓裳羽衣曲以外的广阔天地里,随着天宝初年府兵制的瓦解,地方节度使的势力滋长强大起来。

朝廷真正可用的就只剩下禁军。

而奸相李林甫在宰相的位置上一任就是十九年,已经超出了唐玄宗以前几任宰相的总任期。

a02519426f90498faecc053dba3d1063.jpg

f9ad542a4be34d35811ae88489a84e23.jpg

李林甫嫉贤妒能,打击铲除异己无所不用其极,连太子李亨也多次受到他的意图栽赃迫害。

精明的李隆基,许多事情他是有察觉的,甚至,是他多方面的政治考量以后一手安排的。

一直到天宝的十四载,公元755年,这位凭借自己的能力安享了四十年太平盛世的大唐皇帝,终于突然的看到了他手中盛世的瓦解。

此时他已经是七旬老人了,早已没有了年轻时发动政变的锐气和旺盛精力。

安禄山叛变,在逃难至马嵬坡时,将士们先杀了他的又一任奸相杨国忠,这位惹得官怒民怨,人神共愤的祸根。

接着要杀杨玉环,无奈六军不发,等着杨玉环的人头。

84cefb032b314777be18521b3054c83a.jpg

1d83496e26354b8fbe11889aa861a33f.jpg

a203d3d2fbcf4d38970b63f89c6a79ef.jpg

baabccce5d324df39ea2d5ff644e2f70.jpg

面对群情激愤的将士们,李隆基自己性命尚且是未知数,在佛堂前,高力士用三尺白绫结束了杨玉环的生命。

直到禁军首领陈玄礼和几位将领来验完尸体是杨贵妃,这才稍稍平息了门外将士们的情绪。

否则,再晚那么一会儿,再犹豫那么一会儿,李隆基危矣。

到这里,不禁留下了一个疑问,到底是谁杀了杨玉环?

是群情激愤的众将士们非要她死,还是天下人早已把她跟奸相杨国忠连在了一块,还是李隆基间接的害死了她?

得从李隆基的早年经历说起,他早期有很多年,都是在和皇族女性的血腥斗争中求得的生存。

韦皇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

杨玉环不同,她是个才华横溢的舞蹈家,艺术家。

她虽然聪明,但单纯,不问政事,不干政,不是个有城府的女子。

除了她风华绝代的姿仪颜容,李隆基爱的,正是她的简单纯粹。

正是这简单纯粹带给了她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帝王之爱。

然而也正是由于她的不干政,不问政事,最后也殒命于此。

她不知道的是她三个姐姐,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仗着她的专宠惹了多少的民怨是非。

还不知道那个与自己并不亲的堂哥杨国忠在朝中怎样利用职权谋私利,涂炭着苍生。

更不知道的是,天下人已经把她当作了蛊惑君王怠政的祸水。

而她,其实什么也没做,就成了众矢之的。

她早已没有了辩驳的余地,而天下人也将必然不会再给她这个机会。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