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6.14”之际

       自古以来,侠之大者的江湖总是说:身外之物,不足挂齿——这里面,既有强撑的脸面,也有真心的赤诚。

       维系生命存在和发展的最宝贵的血液,是世人自古看重的“身内之物”。

       古人还偏激地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乱动)”,身体方面付出,在过去除了排便,大致就只有体表和某些器官、某种时空下的体液分泌了,如果要用鲜血抽出去救人,恐怕最多维持在孝道或其他至亲的范围内——给毫无关联的陌生人,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过,这也是人类文明低层次状态下的合理存在。

       我们活在无法摆脱的、良莠不齐传统观念和现代意识夹杂的时代。

       我们生活的世界,人口占比绝大多数的是受制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而不能够出来献血的人,但是,同样有很大绝对数字的人因为各种主客观原因而需要有人为病床上的他们“献上生命的礼物”。

       作为一个“革命本钱良好(身体状态不错)”的现代人,是这个自然和人文环境都有些过于物质化时代最好的生命存在。

       我们走出来,用自己身体存在能力和社会存在价值来用“路人甲、路人乙”的方式,为那受到病痛折磨的人及其背后的家庭(或族裔)献上生命的礼物——身内之物的付出呈现一种至高精神境地——这应该也是生命体存在价值的最高层次体现之一吧。

        ……

       曾经有人说,善而张扬是伪善。我不彻底地反对这个观点——我认为,一定程度地宣扬做好事的人、一定尺度地树立善的榜样,这种用营造氛围方式来“逼人向善”的做法,至少比世间那种为了满足物欲而“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逼良为娼”有天壤之别。

       我反对的是极端化的、道德绑架式的所谓从善之道。那种完全不必要牺牲家人或自己利益而刻意表达的“模范”,是一种自恋、自大、自我中心的人性至恶。

       就如过去那种不稀缺的“模范”:开班车或出差时,碰上家人遇险或老人病危,本来可以即时换班兼顾天道人伦,却刻意隐瞒于组织,“为了大家”去工作,最后,以冷酷地牺牲“小家”为代价,换来所谓“为了大家”的个人荣誉——这种个体,用兽类来描述ta都是对兽类的不敬。

       世间这么多人,免不了在政治、经济、文化、理念、认知以及身体素质诸方面的存在状态千差万别,“等贵贱、均贫富”终究只能是现实中的一种理想化的、善道的价值取向而已。但是,正如“弱势群体的存在状态,是人类文明层次最高的评价标准”一样,为急需关爱的群体的付出状况,也是我们这个社会真正人性化层次最真实的衡量。

       行善或付出,不必我们足够富余。人类这个大大的阶梯之树上,无论我们处于什么自认为或高或低的位置,总会是“向上看不到头、向下看不到尾”——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几乎是普世的存在。

每一个人,都有能力为其他人或世界做些什么。我们常常为那募捐箱前乞讨者或流浪汉的那皱巴巴的小额钞票而感动不已——对他们而言,那我们眼里的一点点几乎可能是ta的全部!善行反映的善心,其社会价值和付出额度无关,人性的丰碑不是物质堆砌所能铸就的。也如比尔.盖兹说过的一段话,大意是:“我虽然用百亿计的美元建立了慈善基金会,为世界上很多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了福利。但是,我更敬重那些在慈善路上付出几乎绝大部分精神和物质力量的人——他们的付出,让他们自己缺失了物质生活品质,几乎付出了全部;而我,虽然付出了巨额的金钱,却依然可以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

曾经有人询问我对“做好事”的看法,我提出了十个字原则:“不苦贫济世,不杀身渡人”。在能力范围之内,常态化的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种似乎也符合中庸之道的原则已经植根在理念深处。佛教里的那“舍身饲虎”而天花乱坠的境界、尘世间事不关己的物欲人情——都在心外。

我想,既然选择了合适的付出,就无须考虑结果会带来什么,精神方面的收获,锦衣夜行最好。润物无声地行些善道,给急需帮助的人送上“天上掉下的馅饼”——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将人间善道之光折反射到阳光照不到的角落,让文明为基础的人性光芒照亮人类的前进之路,让人类文明的前进之路走得更加亮堂和久远。

【2019年6月14日,荣幸沐浴在世界献血者日的阳光里。火热的时空中,也看到无可回避的心灵寒流。人性的三尺寒冰面前,善道相关组织者们的付出、付出过程遭遇的尴尬甚至羞辱:只能无奈地视为文明之路上先行者的必然代价,只能在自我直面的时刻捧上一份暖心的善意——相信,咱们人类的地球家园,从来不会有遮天蔽日的乌云,源源不断的阳光照射下,所有的阴霾都只是短时和局部……】

2019.06.15   

null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