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天之前》,与未来短暂而近距离地相遇

“没有人愿意和机器人结婚?”在6月8日举行的《明天之前》首映会上,著名出版人张立宪向现场观众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部由腾讯新闻出品、联合英国奥斯卡获奖团队Grain Media共同制作的四集专题纪录片,聚焦机器人伴侣、边境、永生、死亡的权利等前沿话题,把可能到来的未来人类难题推到了大众面前。

记录片《明天之前》第一集:机器人伴侣

null

当机器人成为爱人,邻居成为敌人

2018年6月,在美国加州的某个购物广场,与曾宝仪一起用餐的机器人哈莫妮吸引了人群的注意。随着AI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机器人早已进入我们的生活,在那之中以哈莫妮为代表的机器人伴侣是颇为特殊的存在。在第一集《机器人伴侣》中,曾宝仪就和表弟盖里展开了一场成人玩偶制造工厂探访之旅。 

null

一走进工厂,曾宝仪就被眼前看到的一切所震惊:“当你走进去那个工厂,你会有一种原来这就是酒池肉林的感觉。”入行已有20多年的Real Doll和Realbotix创始人马特·麦克马伦介绍道,如今在AI技术的推动下,与智能手机终端连接的人偶能够“活过来”,与人类进行对话。除了机器人的外观可以定制以外,客户还可以在手机程序里设定性格特征,获得不同的对话反应。

在一间豪华民宿里,盖里就与工厂的官方机器人哈莫妮进行了一次相亲。体贴的哈莫妮会说:“我都无法把目光从你身上移开”;冷淡的哈莫妮回答道:“我想你只需要一个好朋友”;嫉妒心强的哈莫妮表示“如果我抓到你搭讪别的女生,我会踢烂你的屁股”……哈莫妮的每一个回答都令曾宝仪和盖里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null

2018年6月,特朗普推行“骨肉分离”的非法移民政策。当地时间6月12日,来自洪都拉斯的两岁小女孩与母亲在美国德克萨斯州麦卡伦的美墨边境遭到拦截。当月21日发行的《时代周刊》,就把这位小女孩和特朗普面对面地摆在了封面上,并标注了“Welcome to America”的字样,成为当时热议的话题。《近邻?近敌?》所探讨的便是应该如何对待这些越过边境的邻居。节目开头,拍摄封面女童的摄影师约翰·穆尔回到美墨边境,与曾宝仪述说照片拍摄时的场景与心境。

从摄影师的第三方视角切入,《近邻?近敌?》陆续带领观众遇见一个个身处事件中心的利益相关者,因反对非法移民的退伍军人自发守护家园,在酷热的荒漠带着枪支巡逻,曾宝仪只走了一部分路程便已体力透支。75岁的农场主向镜头表达了边境拦截装置的不满,连他本人都能轻易通过那条间隙巨大的铁丝网。还有另外一群人道主义者,他们为难民在边境设置避难所、在沙漠中摆放水源,用行动诠释着自己的态度。 

null

不论是机器人伴侣、边境问题还是永生与死亡的权利,本质上都是在探讨人类未来在新变化中如何生活,如何与他人、与自我相处。《明天之前》希望大众去思考这些议题的边界在哪里,自己心中的界限又在哪里,如果是你,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明天之后会变成什么样,是人类共同来决定的,在明天之前,我们还来得及思考这些问题。

拉近每个个体与人类前沿议题的距离

不论是边境、机器人伴侣,还是死亡或永生的权利,都是极为宏大的命题,并且这四个议题都没有一个可以说服所有人的标准答案,如何让这些议题更接地气、让观众觉得与自身息息相关成为了一个难题。除了把不同层面的人的观点和态度集中展现之外,《明天之前》还通过曾宝仪的视角、去严肃化的成片方式,拉近普通民众与前沿议题的距离。

首先,广为中国观众熟悉喜爱的曾宝仪的加入,为节目奠定了一定的受众基础。一方面,参与人类前沿议题纪录片这一跳跃性的举动,与外界甚至身边朋友对曾宝仪的一贯认知存在较大差异,已经令大众十分好奇与期待。另一方面,与艺人在节目中嘉宾、主持人的身份不同,曾宝仪从前期策划开始便全程参与,是节目的核心主创之一。 

null

在观众可见的片子中,她不只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采访持不同观点的利益相关者,更是一个表达者、倾听者、探索者。曾宝仪强大的现场感受力和沟通力,一下子就把观众带入到情境当中,引发强烈的情绪共鸣。比如在聆听从洪都拉斯越境来到美国的母亲陈述自己经历的时候,曾宝仪在一瞬间达到了情绪同步:“那是一个多么无助的母亲,孤注一掷地抱着三岁的女儿,奔向一个根本不知道是不是有希望的未来。”

其次,节目通过猎奇的画面和新颖的叙事方式进一步削减了议题的厚重感。比如《近邻?近敌?》以《时代周刊》的封面切入,就让中国观众找到了边境问题与自身的关联,曾宝仪表示:“很多中国观众也许不知道地球的那一端发生过什么事,但是他看过一张很有争议的照片,这张照片和他产生了关联,所以我们愿意用这张照片做为一个切入点。”

null

《机器人伴侣》以AI机器人哈莫妮的自白开始:“我要给你讲一个关于机器人、人工智能和我的故事,别害怕,你再也不用孤身一人了,我的名字叫哈莫妮,欢迎来到我的世界”,并以哈莫妮的自白结束,她发出的笑声令不少现场观众感到了一丝“惊悚”。朱凌卿表示,团队在见到哈莫妮时确实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惊吓:“所有人都觉得太可怕了,想着怎么用一个新的、好玩的方式让大家觉得更接近一点。”

null

除了视频节目之外,后续还会有文字、图片等多样化的融媒体讯息,这些“戏外戏”会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内容。《明天之前》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新闻专题,也不太像市面上已有的大部分纪录片,而是用一种更加亲近自由的表达方式,探讨人类或将面对的未来议题。在节目之前,这些议题对于大部分观众而言可能只是报纸上的标题或是手机上弹出来的推送;而在节目之后,我们能知道得更多,感受得更真切,与世界连接得更紧密。

腾讯新闻携手奥斯卡获奖团队,呈现未来的可能性

《明天之前》由腾讯新闻好雨知时工作室和英国Grain Media团队共同打造,腾讯新闻触碰这一领域的想法由来已久。主创团队负责人、好雨知时总监金辉表示,团队每个人都对于现代生活产生了强烈的感受和共鸣:“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琐碎,你很难判断是资讯更发达了,还是我们离这个世界越来越远了。”在2017年底,团队便萌生了打造一系列开阔自身眼界、关注一定会到来的人类未来选题的想法。

在放眼世界寻找选题的过程中,腾讯新闻注意到在2017年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的Grain Media,向其发出了合作邀请。曾宝仪接受腾讯新闻邀请担任特邀策划人,也是在一念之间:“我当时只有一个想法,如果我说不,我以后再也没有机会跟这个世界用如此近的距离相遇了。” 

null

而社会、文化、科技等领域即将到来的深刻变革并非既定的事实,金辉透露,团队前期调研阶段就遇到了极大的困难:“我们无法从传统的观念上去判断,有很多不确定性,或者说有无数的路径可以走,这其实是这个片子最难的地方。”面对无数的可能性,团队还需要考虑现阶段是否有能力尝试、是否合适用视频或者故事来呈现、中国观众是否感兴趣等一系列的因素。

中西文化的差异,是另一大难题。语言沟通问题尚可以通过翻译解决,思维方式却无法在短时间内达成一致,在一个社会文化语境里理所当然的事情,可能就是另一方的禁忌。朱凌卿透露,在初期阶段双方每次的会议都长达五六个小时:“开完一个,大家就觉得能量都耗尽了”。

null

前后讨论了十多个种类的选题后,团队最终选定了这些双方都感兴趣、同时也有事件发生的选题着手制作。节目拍摄从去年4月开始持续到9、10月份,跨越三大洲,对话近二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前沿人群,最终完成了这四集一共200多分钟的片子。

“让我们用这部片子去预测未来,我们觉得非常难,我们只是把未来的可能性切一个小角先给大家,大概仅此而已。”朱凌卿表示,在这一趟短暂的、片段式的旅程中,团队的每个人都已然竭尽全力。片子的目的不是承载真相或者提供答案,而是想让活在当下的人们从现在开始思考人类作为命运共同体或将面对的未来。

— THE END —

作者 | 刘翠翠

编辑 | 都欣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