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九日记:性别真的很重要吗?比性别更重要的是人格

2019年6月16日,星期日,晴。

从最初的母系社会,到如今男性为主导,再到后来的“女权主义”,这一再的提醒我们,性别似乎是区分我们的关键。

事实上,很多人都习惯性的将人分类,三六九等,男性女性,甚至将之分类的更细化,比如女性相对感性,男性相对理性。

这些是真的有其依据,还是本质上就是不合理的呢?

null

确实,我们都知道,女性相对来说,可能身体会比较柔弱,比较情绪化。

但是,随着人们不断发现,越来越发现人和人的差距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尤其是,我们认知中的性别。

越来越多的女性可以适应男性的工作,越来越的女性开始“男性化”,与之一致的,还有男性慢慢的竟然也开始变得柔软,变得敏感。

这背后似乎都在告诉我们,性别并非我们想象的那般。

null

“性别论”本质上是一场“阴谋论”——男性若非心中忐忑,又何必为贬损女性不遗余力?

同理,若非社会以男性为主,哪里会有其优越感?

这是一个平衡点,有点类似于地理的“子午线”,并非真实存在的一个现象,只不过是作为参照物。

可以理解为为了获取安心和平和的方式之一。

“性别论”也是基于此,故有人渴望成为男性,有人觉得男性是本质问题,实质是,社会价值为参照物,而衍生出来的价值判断。

简单的说,你觉得男性和女性有什么不同吗?除了身体的结构外。仔细想想,真的是性别的差距吗?

null

比如“女强人”的说法,为什么要叫“女强人”呢?

这种说法本身是带有偏见的,为何强人前面要强调“女”呢?

因为在他的意识中,这种“强人”不过是在女性中更强罢了,终归只是女性。

而男性中,这样的现象很是常见吗?也并没有。

但这就是社会评判的依据之一,不过这些隐秘的东西在脑海里形成了某种自然而然的意识,故一般不易被察觉。

另一方面,与其说是环境决定了“性别论”,不如说是人格。

null

或者说有两次机会,一次是童年,另一次是人格。

通常,前者影响颇深,由母亲作为家庭支撑的家庭,女孩子也相对人格健全,独立。而由父亲主导的家庭,女孩子则更容易深受其影响。

这也就有了所谓的“恋父情结”、“女汉子”等并没有太大科学依据的理论。

这些本质的问题,都在有目的的诱导人们偏向于相信这种理论,并产生认同感。

null

从实际角度来说,男性和女性是一样的,最起码人格上是。只不过环境的影响和童年的认知,导致了绝大多数人的人格产生了偏差,长此以往,便有了现在所谓的“性别论”。

最可悲的是,有些人为了达到逃避社会责任的目的,会将此作为推脱的借口,甚至进行判断什么是男性什么是女性。

于是,进一步强化了“性别论”本身,这也是对人格的另一重损害。

真希望,真正能够做到人人平等,独立而又自主。

谢丹儒

2019年6月16日记。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