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地震局专家:地质构造纵横交错,是余震频发主要原因

6月18日,航拍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双河镇,一处坍塌的民房。视觉中国 图
川报观察客户端6月18日消息,长宁6.0级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对灾区群众的安危非常关心,同时对余震频发、地震预警等方面也非常关切。6月18日,本报记者带着公众的关心关切,采访了四川省地震预报研究中心主任杜方研究员和省地震局监测预报处处长杜斌。
余震频度较高,但属于正常范围
记者:不少公众表示,在川南发生6级出乎意料。这次地震为什么产生了较大的破坏?
杜方:此次地震的震中位于长宁县双河镇,处于四川东南部,构造上位于相对稳定的华南块体(扬子准地台)内,不像龙门山断裂带达几百公里大规模构造,该区域分布多条小规模次级构造,震区50千米范围内地表无大规模区域性活动断裂,发生大地震的能力有限,这次地震确属该区域有历史记载和记录的最大的一次地震。
从原因看,地震活动具有活跃—平静—再活跃等周期性规律。四川(包括长宁一带在内),上世纪70年代处于地震活跃期,省内也发生过1973年炉霍7.6级、1976年松平两次7.2级以及1976年盐源6.7级等地震,之后四川区域7级以上地震平静32年;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我省地震再次活跃,四川西部连续发生了2013年芦山7.0级、2014年康定6.3级以及2017年九寨沟7.0级等地震,川东南也发生过多次5级以上地震。因此,这次地震的发生是该地区的地震孕育地质环境和构造运动决定的,属于自然规律。
地震的破坏性和震源深度密切相关。我国东北吉林珲春发生过7级地震,但深度可达几百公里,当地无震感;而这次长宁6级地震属于十多公里的浅源地震,自然造成了不小的破坏。同时,破坏程度和构造环境、地貌特征、设防标准都有关系,从目前掌握情况看,长宁农村地区的受灾程度相对高一些,这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房屋设防水平较低有关。
记者:为什么这次余震发生频率较高?
杜方:长宁一带的地质构造规模小,但多条次级断层纵横交错,这是引起余震多发的主要原因。总体看,这次地震属于常见的“主震+余震”型地震,主震后有余震活动,在我省区域这种类型的地震,是所有地震类型中较多的,比如我省芦山“4·20”7.0级、“8·8”九寨沟7.0级地震的余震频度均较高,这些频发的余震都属于正常余震活动范围,公众不必惊恐。从 目前看,当地主震已处于衰减状态,但不排除出现一定的余震起伏活动。
虽然这一区域没有大型断裂带,但是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各个方向的构造交替活动,增加了地震科学研究的难度。近年来,我们对这一区域的研究工作也随着当地地震活跃而不断加强,和前些年相比,监测设施的密度高了很多倍,今后也将继续加强对这一区域地震活动趋势的监测分析。
我省首次为6级规模地震自动瞬时生成烈度图
记者:这次地震发生后,我省首次为6级规模地震自动瞬时生成烈度图,有什么重大意义?
杜斌: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破坏威力的主要指标。汶川地震发生时,由于当年技术限制无法及时生成烈度图,人们没有在第一时间掌握北川、青川的受灾情况。汶川地震后,人们用了1个月时间绘制烈度图,芦山地震用了一周,九寨沟地震缩短到3天,而通过近两年来加密建设的监测设备,这次地震发生后,系统在5分钟内自动生成了仪器烈度分布图,这对于科学抗震救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可以看到,我手里这张彩色地图上,通过红色、黄色和蓝色等不同颜色体现地震烈度,展示了不同的受灾程度。这张图为抗震救灾的指挥人员提供了应急救援目标区、预估震区的破坏程度和范围,可以初步预判各地受灾情况,科学调度应急抢险力量。
需要说明的是,因设备、台基和当地实际情况,个别台点仪器可能有误差,需要人工进行核准。这次地震发生后,省地震局迅速派出现场工作组,前往灾区抽样校准、绘制更加精准的烈度图,为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提供更加科学的参考依据。
记者:公众对地震预警非常关心,国家地震局主导的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将发挥什么作用?
杜斌:四川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已分别纳入国家和省两级规划,预计今年底我省将初步实现烈度速报、地震预警等系列地震紧急信息服务能力。这套系统,将提供秒级预警、2-5分钟地震速报、烈度速报和灾情评估等全链条服务。此外,这项工程将广泛应用于高铁、核电站、医院等领域,比如医生在手术台上为患者实施眼睛手术时,如果提前获知地震来袭,就可以采取措施减少对病患的伤害。
地震预警是个系统的工程,现阶段也无法做到十全十美,还需要公众对其科学认知。我们也将从技术、行政和立法上对地震预警进行提升和规范,比如研究合理的预警发布标准,避免无效预警,避免引起公众不必要的恐慌。
有效应对地震,最关键的还是提升抗震能力。从这次长宁地震可以看到,广大农村地区的设防能力还比较薄弱的,这需要各部门齐心协力,进一步加强对农房重建的指导和管理。
(原题为《四川省地震局专家:地质构造纵横交错 是余震频发主要原因》)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