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钱文忠商榷:“耕”与“读”是不是一回事?

与钱文忠商榷:“耕”与“读”是不是一回事?

文/林之原

偶然看到杨澜主持的《家风中华》节目。其中有一期讲的是“耕读传家”,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的解读让我大吃一惊。

关于“耕读”,按钱文忠的解读,“耕”就是“读”,“读”就是“耕”,两者是一回事。他引用“笔耕”、“舌耕”、“砚耕”来说明“耕”就是“读”。由于对“耕读”的理解及其关系的认识,直接影响到对古代知识分子人生价值观的判断和独立人格的确立,不能不说。

关于“耕读”的文化源流,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把学稼学圃当作小人的事,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但与孔子同时的依杖荷条的“丈人”则讽刺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孟子主张劳心劳力分开,“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被孟子批判的农家学派许行则主张“贤者与民并耕而食”。后世形成两种传统,一种标榜“书香门第”,“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看不起农业劳动,;另一种则提倡“耕读传家”,以耕读为荣,敢于冲破儒家的局限。南北朝以后出现的家教一类书多数都有耕读结合的劝导。《颜氏家训》提出“要当穑而食,桑麻而衣”。张履祥在《训子语》里说“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仪遂亡”。 从某种意义上,“耕读传家”,寄寓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生活理想和独立人格追求。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官挂印,归隐躬耕田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在自给自足农业劳动中,保持了心灵的自由和人格的尊严。所以,“耕读”之“耕”,是古代优秀知识分子通过谋食的体力劳动而进行的人格自我完善和道德修为,只有在“耕”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体验生活,不为形役,不为物累,更好地读书谋道。这正是“耕读”相辅相成的两面和真正的精髓。钱文忠引证的“笔耕”、“舌耕”之类的“耕”,明明就是一种比喻,岂可和“耕”的本意混为一谈。“耕”“读”不分,势必会导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读书人评价,这是寻求人格修养自我完善的读书人所不愿看到的。

复旦教授钱文忠被尊为国学大家,如此信口开河,误解“耕读”关系,多少有点让人失望,希望这是钱文忠的口误吧。

网红时代,我们更需要一份平淡、一份慎独。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