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考试名著难度增大,名著阅读能力越来越重要

名著阅读已经成为孩子们学习的重中之重,未来中高考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名著阅读能力,是否具有名著阅读能力,

名著阅读已经成为孩子们学习的重中之重,未来中高考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名著阅读能力,是否具有名著阅读能力,正日益成为今后顶尖大学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

2019年北京高考语文微写作,这是北京近年来一直保有的独特题型,占10分。而微写作与名著阅读结合,目的就是考察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能力

2019北京高考语文微写作

从去年9月新学期开始后,语文教材大换血,小学中高年级几乎每一单元都有课外阅读的延伸,初中则加强了“名著选读”。小学六年级,课外阅读的要求是100万字!

在全国各地小升初、中考乃至高考试卷中,名著阅读的考题比例越来越大,中考名著考题分数在8分左右。

这些信号都在告诉我们:名著阅读已经成为孩子们学习的重中之重。

家长必须意识到:未来中高考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名著阅读能力,是否具有名著阅读能力,正日益成为今后顶尖大学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

为什么这个时代,我们更需要读名著。

马克·吐温曾说:“名著就是那种人人都说好,但不怎么读的书。” 

一谈到读名著,纠结的不仅是孩子,更有一大批家长。都知道应该多读,可是连成年人都“啃”不下去的书,让孩子去看有必要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孩子的生活空间相对狭窄,需要通过阅读来扩展他们的精神空间。只要一书在手,就可以和百年、千年之遥,千里、万里之远的任何一个写书人进行精神的对话与交流,再也没有比让孩子读经典名著更好的教育方法。

曾有网友回顾过去看过的书,说到:“我很感谢父母,在我三观未建立之初时,通过一种漫漫渗透的方式,让我有机会了解这个大大的世界。”

人大附中特级语文教师丁树泉老师曾对语文课本和名著做过生动的比喻:

“语文课文是一滴水,名著是无边无际的海洋。语文课本是一片树叶,名著是浩瀚的森林。语文课本是一粒沙石,名著是一座巍峨的泰山。语文课本是一块砖一片瓦,名著是一座摩天大厦。”

丁老师认为学生学习语文的观点就是:阅读大量的经典名著。

“得语文者得天下”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而语文能力中“读”占鳌头,阅读就是语文的根,根不固,则叶必不茂!没有阅读的厚积,必不会有中考高考的薄发。

可是,许多初中生的阅读还存在着少慢差费,即读的量少,读得慢、效果差、时间浪费等不理想的状况,具体说来,是因为阅读中还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一.读而不记

阅读只为看热闹,消磨时间,满足好奇心,书漫无目的地看过了,也就忘了。没有记忆的阅读是无效的阅读,是“白读”。青少年是阅读的黄金时节,也是记忆的黄金时代,要口读心记,适量背诵,多背诵一些古今中外名家名篇,多积累一些终身受益的文化知识。

二.读而不思

阅读的过程应该是质疑问难、联想比较的过程。有的文章较深,不少地方不懂,有疑难,自然要质疑。有的文章深入浅出,一读就懂,似乎没有疑难,其实许多疑难我们还没有发觉。不妨"于无疑处生疑",不能浅尝辄止,满足一知半解。

三.读而不写

在边读边思的过程中,有了很多感受、体会、心得与灵感,这些思维的火花稍纵即逝。有的同学却没有动笔写下,多么可惜!它们是写作时珍贵的"百宝仓库"呀。所以,要养成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可以摘录,可以做札记,也可以写读后感。

四.读而不悟  

许多同学阅读只求读懂,不求感悟,不求致用,不能把作者的人生经验化作自己的心灵体会,或者只有感觉而无理性的认识,没有心灵的巨大震撼,没有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层审察,这样的阅读就不能完成从有字书向无字书的转换

五.读而不选

逮到什么读什么,毫不选择,随波逐流,率性而读,这是初中生阅读易犯的通病。现代社会信息多源,书海茫茫,读之不尽。故初中生的阅读一定要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进行,严格筛选。语文大纲规定了初中生必读的文学名著,初中生必背的文言诗文,这些为我们明示了阅读的范围和方向。

六.读而不博

初中生的阅读还有单凭喜好和只讲功利的"偏读"病,偏爱武打、言情小说,偏爱作文选,怕读古代文言文,怕读现代科技文。其实读书不妨杂一点,面广一点,博约结合,这样都能文理兼通,全面发展。

愿同学们克服以上的阅读毛病,做到博闻强记、读思结合、读悟兼容、读写同步,这样阅读质量就会得到提高,阅读才会发挥它应有的重要作用。

下面附上七、八、九年级部编版语文教材中所有要求阅读的名著,包括必读书目和自主阅读书目,大家可以保存好这张图,以便查阅!

END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