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爵士专栏 | 日本爵士乐唱片推荐(之一)

日本爵士乐唱片推荐(之一) 爵士乐必须听现场,这可能是许多人坚信不疑的想法。由于即兴成分在爵士乐中十

日本爵士乐唱片推荐(之一)

爵士乐必须听现场,这可能是许多人坚信不疑的想法。由于即兴成分在爵士乐中十分重要,更有人可能会产生轻视唱片——尤其是录音室专辑——的想法。但是从二十世纪初开始,爵士乐在全球范围的传播就与唱片工业息息相关。和任何音乐一样,以唱片为载体传播到世界各地,其成本都要低于依靠真人演奏家巡回演出的成本。对于日本这样一个处在「远东」的国家而言,唱片对于爵士乐的散播以及它在本地音乐文化中的渗透起着决定性作用。诚然,日本爵士音乐家在一九六零年代就进入波士顿的伯克利音乐学院学习,并多次参加美国的重要爵士音乐节。但日本本土爵士乐迷与爵士乐的交互无疑是以唱片为核心的。一九六零、七零年代,音响设备还不那么普及,有条件购藏大量唱片的人也有限,于是独特的「爵士咖啡馆文化」在日本应运而生。爵士咖啡馆可以喝咖啡,不过人们主要的目的是去听唱片。日本一直是全球爵士乐唱片的最大市场之一,反过来,在过去几年里,西方听者也日益重视日本六零、七零年代的爵士乐唱片。这次选择其中五张与大家分享。

1.

菊地雅章 + 渡边贞夫:

《Collaboration》(1970)



热气蒸腾、紧凑无敌的融合爵士(「Illusion」与「Hiro」两曲)。很多人对融合爵士以及渡边贞夫有偏见,毕竟后者太有联合国音乐大使的风范。但年轻时的他可以几乎是另一个音乐家,这张《Collaboration》就是例子。菊地雅章的六重奏 + 渡边贞夫四重奏,总共十人的厚密声音墙,电钢琴和风琴的功劳极大。

2.

福居良:

《A Letter From Slowboat》(2015)

出身北海道的钢琴家福居良是近年在西方备受欢迎的日本爵士音乐家。这张在札幌市名为 Slowboat 的爵士俱乐部录制的现场是他去世前一年的录音。从一九七六年的第一张专辑《Scenery》起,四十年的时间里他总共只录了五张唱片。这是慢工,但未必是细活。福居良的好处不在于细。相反,自学成才的他的演奏里总是有一份「生」的味道。西洋厂牌近年将他的唱片再版时总会附上天才、大师之类的溢美之词,但他的音乐的情感冲击力恰恰来自于一种业余感。福居良总是处在自我怀疑之中,他也从来没有处在日本爵士乐的核心圈层。这种在心理和地理上的双重「偏安」视角为他的音乐增添了独特的哀愁与恬淡。《Scenery》和《Mellow Dream》评价最高,但我偏爱晚期的《A Letter From Slowboat》,尤其是「Sonora」与「Old Country」两曲。

3.

相泽彻四重奏(Tohru Aizawa Quartet):

《Tachibana vol. 1》(1975)


几位医学院、法学院学生所组成的乐队留下的唯一作品,由东京近郊的世家商人、爵士乐迷橘郁二郎出资灌录。绝版多年,终于在二零一八年在日本和英国再版。一张浸透着理想主义的唱片,其中最大的理想主义恐怕在于橘郁二郎的初衷:拿录好的(黑胶)唱片当自己的名片用,顺便推广爵士乐文化。显然,哪怕是在日本这也没能行得通,橘郁二郎的这家唱片厂牌日后也再无他作。

萨克斯管手森村恭一郎说自己当时听了很多 John Coltrane, Miles Davis, Wayne Shorter 和渡边贞夫,他的兄弟、鼓手森村哲也则听了许多 Tony Williams 和 Elvin Jones。这个列表在 1970 年代是一种必然。乐队整体的基调是加上了 Coltrane 后期精神性味道的硬波普。翻奏 Chick Corea 的拉丁风「La Fiesta」超越的原版。

《Tachibana vol. 1》的业余性比《A Letter From Slowboat》有过之无不及。福居良毕竟是职业音乐家,这里则没有一人在干自己的专业。有时这种轶闻会扭曲我们对作品的观感,让我们为它加上太多的感情分,但这次不是。除了录音品质差强人意外,《Tachibana vol. 1》完全可以和专业乐手的作品平起平坐。

4.

Tee & Company

《Spanish Flower》(1977)


「Tee」是日本著名爵士厂牌三盲鼠的老板藤井武的别名。一九七零年代他以监制身份推出了三张署名 Tee & Company 的唱片,《Spanish Flower》是其中最精彩者。这很明显是一支全明星组合。两位打击乐手、两位贝斯手、两位萨克斯管手、一位吉他手和一位钢琴手的八重奏里包括植松孝夫(萨克斯管)、今田胜(电钢琴)、以及高柳昌行(吉他)。Miles Davis 七零年代「电气化」声音在日本留下的几乎唯一拟像。

5.

生活向上委员会大管弦乐团

《This Is Music Is This!?》(1979)

本栏目之前介绍过的梅津和时早年组合「生活向上委员会大管弦乐团」的两张专辑之一。梅津在全球范围内基本上被认为是自由爵士音乐家,但如我之前所说,他的自由超越了自由爵士。故意抛开和声和旋律可以是自由,但也可以是教条束缚。爆发力、能量、幽默感是梅津音乐的几大支柱,也是被日后日本的另一大乐队「涩不知」(Shibusashirazu Orchestra)接棒延续的传统。窃以为,是幽默感让他免于像很多自由爵士音乐家一样走入了不可知论的死胡同。《This Is Music Is This!?》是幽默感的完美体现。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