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解析方法(上)

一、概念的导入

中华文明是个崇高的词汇,每当提到它就会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那么,中华文明的内涵和实质指的什么,包含那些层面,是从民族角度来看待,还是从国家体制层面来解析,中华文明源于何时,发端何地?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和诠释,不同知识结构的人,解答的方法和结论也不尽相同。“不识庐山真面目”所包涵的深刻哲理,也许对中华文明的探索和全面准确的解读是种提醒。

如果我们暂且跳出人类社会科学的范畴,站在局外远处,从不同学科来眺望和观察中华文明的时空轮廓,就会发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受科学原动力支配的人类活动的典范。无论那种自然学科最基本的原理都是阐述物质的结构与对应性质间逻辑关系的理论。微观的原子、分子理论是如此,宏观宇宙的恒星、星系理论是如此,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细胞学也是如此。有怎样的结构,就会展现出怎样的性质。最明显的例子:碳同素异体结构所表现出差异非常大的性质就是个例证。

基于这种观点,在看待中华文明的时候,就会立刻联想到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中华民族,另一个是中国。民族的成份是物质基础,国家的形态是组织结构,显然,中华文明就是这个组织所表现出的性质。因此,中华文明的实质指的是中华民族及其所组成的国家总特征和具体表现形式。

这只是用类比法来分析看待中华的文明,未触及自然科学原理对人类社会活动深层的影响和支配作用。本文简单引述,不作详解。

二、模型的建立

就像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方法一样,对于中华文明的探索建立一种怎样的理论模型好呢?

随着科学发展及对智慧生命的研究,我们注意到了量子纠缠可能将量子力学、相对论力学和生命智慧能力统一起来的诱人前景。人类科学上空的乌云即将散去,曙光呈现。因此,有必要改变把智慧能力分离于自然力量之外的既有认知,进而前瞻性的把包括生命规律在内的所有现象都规范在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当中,开辟研究工作的崭新局面。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尝试建立如下人类社会模型:

1.人的定义:由微观的原子、分子组成的以细胞为单元具有量子纠缠处理能力的宏观物质系统,即生命体。

2.作为物种,人类严格遵守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进化论规则。

3.人类群体组织,一方面受物理化学基本结构的约束,另一方面又受制于细胞对量子纠缠处理能力的干预。

虽然,这一模型看起来过分简明,但确能够解释自然和人类社会活动的诸多现象。

三、解析

(一)人类智慧是一个神秘的现象,该模型把人脑细胞进行量子之间的能量交换所产生的信息传递和纠缠效应,视为智慧的产生方式。这样,就再也没有任何不能用物理化学原理规范的现象了。智慧能力需要特定的脑细胞所形成的特殊结构来完成并体现出来。所以,人类智慧能力也属于物理化学原理所规范的范畴。还可以看到,组成脑细胞的主要元素C和组成电脑的主要元素Si是同族元素,有着非常强的类似性。从这一层面看,微电子工程与生物工程通过不同的途径,有望把自然法则下实现的信息传递处理效应统一起来的可能性。也许量子计算机的日趋完善,具有智慧能力的设备将会诞生,与人脑并驾齐驱,驰聘于浩淼的智慧疆场。我们可以自信的预言,这一天将会来临。

(二)该模型的理论基础,是以量子纠缠机制做为解决已知所有现象的原始动因,这可能将微观和宏观不同尺度结构的各种力量做出根源性解释。这包括不同结构尺度所展现出的时间与空间现象、场与能的传递现象、质量与引力现象、电荷与电磁力现象、核量子与核力现象等。物理学领域中的两大理论体系终将握手言和,走向一统。

(三)在人类社会活动方面,自然状态下,群体组织符合生物进化规则,遵循由低级向高级宏观状态演变的进程。这一进程依次为:人类早期群居形态―血缘关系群居形态―族群形态―部落形态―方国形态―邦国联盟形态―中央王权形态―共同体形态……。

这与物质结构的规则有着天然的相似性,来看:光子量子结构―粒子结构―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恒星系结构―星系团结构……。

将人类社会形态序列与物质结构序列进行对比,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人类社会的方国形态跟物质结构序列中的原子结构相对应,邦国形态又与分子结构对应,中央王权形态则与恒星系结构对应,共同体形态又与星系团对应。

这样的相似性和对应关系预示着什么呢?

我们知道,一定规模的原子结构是十分稳定的,原子核的尺度不能太大,超过限度就会分裂。这是不是与人类方国的形态相似呢?

但是,原子的外层电子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非常容易与其它原子结合形成分子结构,这个分子结构我们叫做化合物,这是不是又与人类社会的邦国形态极其相似呢?

还可看到,分子与分子之间也经常出现交换原子的行为,即化学反应。这与人类社会联盟形态的不稳定性如出一辙。这是不是就是邦国联盟形态的天然特性呢?

然而,当物质系统的量达到引力场所能控制的规模和尺度时,恒星结构出现了。这个物质结构的中心聚集着大部分物质,促使中心产生强大的引力,来维持结构的稳定。这个中心不仅是重心,更是空间尺度的中心。这是不是又和中央王权形态相一致呢?

当然,从微观的分子结构跨越到宏观的恒星结构是十分困难的,没有量的规模是难以形成中心引力维持的。这是不是与人类社会形态中,方国居多,联盟形态变换莫测,而具有中央王权的大国较少有关?

最后来看星团结构。虽然关于它的机制我们掌握的很少,但这是否招示着命运共同体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走向呢?

好啦,这已经够啦!

四、中华文明的实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自然状态下,人类社会经历了早期民族形成过程,从民族的形成,到有组织结构方国的出现,再到联邦国的组合,是每个方国都要经历的过程,中华民族也不例外。

而要走出邦国联盟化合物形态,跨越到中央王权恒星时代,所需量级门坎儿,中华民族达到了。它是以夏启开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王权的国家结构为标志,加速了中国一体化进程,使中国走向大一统的局面。这比欧盟、非盟、东盟、中东地区、拉美加勒比海地区今天还在努力建立联盟形态早4000多年。尽管欧洲历史上曾几次尝试建立恒星结构,但终未成功。从这个角度看,夏启是中国的鼻祖,中国第一伟人,实不为过。

中国建立的恒星国家形态十分稳固,具有强大的引力。无论经历多少风雨,也无论遭遇怎样的恶劣天气,经过多少次朝代更迭,其中心都能迅速聚集能量,形成太阳而光芒四射!

在国际关系层面,中国平和共谋发展的理念,不是正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星系团机制迈出的坚实一步?!这种深邃的目光、敏锐的洞察力和驾驭自然科学规律的超强能力,不正是我们引以为豪的中华文明的深刻内涵吗?!(未完待续)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