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贱卖”家乐福

  家乐福中国的新东家终于尘埃落地,意外之处并非是进行战略合作中的腾讯与永辉,而是苏宁易购。   6

家乐福中国的新东家终于尘埃落地,意外之处并非是进行战略合作中的腾讯与永辉,而是苏宁易购。

6月23日,苏宁易购(002024.SZ)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苏宁国际拟出资48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权。交易完成后,苏宁易购将成为家乐福中国控股股东,家乐福集团持股比例降至20%。

除去买卖双方,国美成为最受关注的角色。源于其是今年4月和家乐福中国宣布合作的最大战略方,要在今年7月底进驻200家家乐福门店;另一方面,国美零售也是苏宁长年相伴的竞争对手。

尤为值得关注的,此次家乐福中国的股权出售交易,将苏宁与国美拉在一起,却将永辉与腾讯推远了。

6月24日,永辉超市(601933.SH)发布公告称,根综合考虑各方面相关因素,永辉超市与腾讯终止对家乐福中国的投 资,永辉将把原计划的投 资资金用于加快全国门店的战略布局。

1

持续亏损

中国业务持续亏损拖累家乐福,是近两年出售中国业务传言最多的原因。不过,2018年家乐福中国以同比增长11倍的成绩单,向投 资者和消费者展示其实力。

几个月前家乐福发布的财报显示:家乐福2018年销售额较2017年同比增长1.4%至850亿欧元,利润提升4.6%。其中,中国区业务2018年表现利好,带动大中华区利润大幅提升,较上年同比增长11倍达3.5亿元。

然而,苏宁公告中家乐福中国的经营状况并非如此。家乐福中国的业绩并没有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而是持续亏损。这次公告揭开了家乐福财报包装的“帽子”遮掩法。

公告数据显示,2018年末,家乐福中国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9.27亿元,2018年度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78亿元。2017年归母所有者权益、归母净利润依然为负,分别为-13.37亿元、-10.99亿元。

2

此外,家乐福中国长期资不抵债,截至2018年底,净资产为-22.64亿元。对于家乐福中国账面净资产为负,公告中给出的解释是,近年来线下零售业态受到互联网的冲击,由此给家乐福中国带来了阶段性的经营亏损。

内外夹击

家乐福的中国业务是只是家乐福的一个缩影。其实,家乐福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数据显示,从2011年之后,家乐福开始走下坡路,营收持续下滑,净利润连年下降,每年以超过10%左右的幅度下跌,2014年、2015年达到业绩亏损的最低谷。

对于营收、净利双降的局面,家乐福也试图自救。资料显示,2016年加大开店数量,当年新开大卖场85家,同比增长近四成。然而,加速快追未能给家乐福带来满意回报,2016年的收入未见明显起色。2017年,家乐福在中国持续推进“多业态、多渠道”的发展,在网上商城、物流体系、数字化、大卖场升级等方面不断发力,然仅带动销售净额同比增长1.6%至788亿欧元。

业绩连年下滑,家乐福关店求生。据长江日报报道,从2009年开始,家乐福就开始走下坡路,2010年开始陆续在中国关店,到今年累计关店数量超过40家。其中,2013年-2015年三年关店数量达30家。乐商注意到,2018年家乐福中国再关店19家,此外,家乐福在断臂求生的同时,也在积极寻求外援。

2018年1 月 23 日,家乐福宣布已和腾讯、永辉签订初步的股权投 资意向书,投 资金额和持股比例并未公布,但家乐福仍是家乐福中国的最大股东。2019年4月10日,国美零售与家乐福(中国)达成战略合作。

这一次,家乐福中国终于将“烫手山芋”抛给苏宁。在苏宁公告风险提示中强调,家乐福中国近年来连续亏损,若在交割后经营情况仍无法改善,可能将增加苏宁的业绩风险。同时,本次交易将可能导致苏宁根据会计准则确认一定金额的商誉并由此产生未来的商誉减值风险。

“知道更多细节才能判断这笔买卖是否划算,单凭价格不好判断。”资深业内人士分析称。

尴尬会面

业绩不佳直接影响家乐福中国的估值,公告中提到,目前家乐福中国估值60亿元。对比正在竞标中的麦德龙中国业务,其估值范围在15亿美元-20亿美元,远高于家乐福的60亿元估值。

家乐福是1995年第一个以外资身份进入中国的全球大鳄级零售企业,是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零售连锁集团。截至2019年3月,家乐福中国在22个省份及51个大中型城市,拥有210家大型综合超市、24家便利店以及6大仓储配送中心,店面总建筑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

家乐福中国未来有较高提升空间,这是苏宁选中家乐福的源动力。

公告中指出,虽然净资产为负,家乐福中国20余年的本地深耕,在供应链、线下运营、品牌知名度以及3000万本地会员等,都将为苏宁易购提供有力支持。而苏宁给予家乐福,除去现金,还将给家乐福中国提供股东贷款,用于运营资金方面提供支持,具体金额视交割日家乐福中国公司净负债、运营资金的情况确定。

苏宁“捡便宜”成家乐福中国新主人,然前两个月与家乐福中国达成战略合作的国美,可能就陷入了尴尬处境。

2019年4月10日,国美零售与家乐福中国达成战略合作,国美将以“店中店”的模式,在2019年7月底之前入驻家乐福(中国)的200余家门店,经营品类覆盖所有大家电、3C和智能商品。

与国美战略合作还在进行中,时隔两个多月,家乐福中国便将80%股权转手卖给苏宁。家乐福中国给苏宁与国美“制造”一场尴尬见面。

对于家乐福此举会不会影响与国美此前的合作,国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正在与家乐福积极沟通中。

在6月23日苏宁易购发布的最新公告中明确,交易完成后苏宁将对家乐福门店进行全面数字化改造。于本次交易交割后,苏宁易购将与家乐福中国在门店网络、商品供应链、物流仓储配送等业务领域开展整合,随着业务的融合发展,整合效应预计将逐步显现。

外资进退

事实上,不仅是家乐福,外资超市在华的境遇普遍不佳。乐购、乐天玛特、易买得等外资零售企业纷纷退出中国,留下来的外资超市也开始寻找本土合作伙伴,一周前麦德龙也举牌发声要出售中国业务。

2014年,英国零售商乐购撤离中国,其在华业务被华润集团收购;2016年,沃尔玛出售其中国线上零售业务,以换取京东股权;2017年,阿里巴巴224亿港币拿下大润发,直接和间接持有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集团36.16%的股份。如今,家乐福又将中国业务的80%股权卖给苏宁。

行业观察人士认为,一方面,整个商超行业近年来都在面临网络购物潮的冲击,外资商超品牌由于决策流程慢,变革反应慢,人员成本高等原因,受到的冲击尤为明显;另一方面,一些外资品牌主动求变,将自身优势与中国合作方结合,以更好地提升竞争力和效益。

有趣的是,在1995年之后一批集中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零售企业,正在上演集中退市潮。而也有凯旋中国市场的新一批国际巨头,开始有所动作。全球最大会员超市costco上周正式向全球宣布,即将登陆中国,首家店将开在上海。

万商俱乐部创始人杨泽轩告诉乐商,costco迟迟没有进入中国就是对中国消费者不了解,直至两年前在网上开了类似海淘店之后,教育了消费者有一定粉丝之后才进入的中国。但山姆、麦德龙和沃尔玛在中国的会员发展都没想象中那么多、那么快,这与经济发展和消费者成熟程度有直接关系。

在杨泽轩看来,家乐福相当于是最早进入中国的超市,在启蒙阶段教育了中国消费者,因此今天的家乐福无论做成什么样儿,其实对消费者都是从0到1的事儿。

文章来源:地产K线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