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雨,这次也翻车了?

一件超值得兴奋的事情,《千与千寻》在国内上映了。

经典的电影,国内上映,是个大场面。

为了映衬这个大场面,配音演员还一水的找来了一些人气和实力相配的人。

彭昱畅,90后演技小生,值得被期待的鲜肉,提名过金马奖最佳男主角。

null

周冬雨,金马奖影后,不用多说。

null

井柏然,流量梯队的小生,演技也尚可。

null

这样的阵容给一部动漫配音,按理说是能得到好评的。

但偏偏,骂声不少,彭昱畅的无脸男倒也还好。

主要骂声集中在周冬雨的千寻上:捏着嗓子装嫩,听得人难受。

和井柏然的白龙:太过深沉,没了少年的透彻感。

null

这样的争议和骂声,算是《千与千寻》的一次宣传翻车。

明明找来的都是好感度爆棚的演员,为什么还会出现这个样子的情况?

01经典

动漫和引进片儿,为了照顾各个年龄层次的受众,基本都会有国语版和原版。

所以,为引进片儿配音这事,《千与千寻》也不是头一个。

《皮卡丘》找来了雷佳音,东北味的皮卡丘,观众也是觉得超萌的。

null

《驯龙高手》中刘昊然为小嗝嗝配音……

null

找来这些带着流量的演员为角色配音,其实也是作品的一种宣传手段

如果,作品本身的知名度并没有那么高,通过名气很高的演员配音,就能为作品带来热度,提升票房。

配的好了,有时候还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只是用名气很高的演员来宣传的手段适合其他的动漫,但却不太适合《千与千寻》。

因为太经典。

它的经典已经到了无需其他赘述,只看它的成绩就足够的地步。

豆瓣评分9.3,被纳入豆瓣电影top250的片单,排名第7。

null

拥有了一批固定的死忠粉丝,它自己的名字就是名气和流量,不需要蹭所谓的热度。

而因为太经典,观众的要求就会更加严格,毕竟经典都是无法撼动的。

当时,日版《千与千寻》的配音是由柊瑠美和入野自由,一个出生于1987年,一个出生于1988年。

现在看来,年龄似乎老大了,可作品是18年前的。

所以,日版为千寻和白龙配音的演员一个是13岁一个是12岁。

动画中,千寻的年龄设定是10岁,白龙虽未说明年纪,但从身高上看也是一个小少年。

null

让符合年纪的演员配符合的角色,从某种程度上就避免了不太贴合的尴尬。

换成国语版,配音没有找专业的配音演员也就算了,找来了90年出生的周冬雨和89年出生的井柏然。

年纪倒也不大,和原版的配音演员算的上不相上下的同龄人。

只是,配的却是别人18年前配过的作品。

18年的时间和经历,已经足够改变很多事情,要快三十岁的人去配少女。

捏着嗓子倒可以装少女,只是“装”终究是装。

null

配音没有少女和少年感,让观众存疑。更让观众反感的是宣传的时候本末倒置。

周冬雨和井柏然还拍摄了很多宣传海报,均是作品中很经典的场景。

一张张海报放在网络上, 不明所以的观众甚至以为《千与千寻》出了真人版。

null

本身是想宣传动漫,最终却让观众把所有的目光聚焦在了演员身上。

这是一次宣传的失败,也是一次对经典的伤害。

02专业

对于配音演员的职位,不懂的人简单粗暴的认为不就是给角色配音么?

只要台词功底好,懂表演,谁不能胜任?

这话是这样说,但也很粗暴。

配音同样是一门需要专业性很强的艺术,它需要天分,需要专业。

为动漫角色配音是最难的也是最有挑战的事情。

它需要配音演员注入生命力,而所谓的生命力是需要演员在不断的揣摩角色中,一遍又一遍的研究后,找出最符合它的声音。

用贴合的声音,去创作出一个独一无二的角色。

null

这个过程创作的过程,难么?可能是,但对明星演员来说,最直观的难度是时间。

配音不是他们的本职工作,同样他们还有很多行程。

拍戏、活动、杂志……只能在繁忙的日程中,寻找出几天时间的间隙为这些角色配一配声音。

可能,在配音的时间中,还会均出一部分时间给海报的拍摄。

短时间内,要做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可以么?可以。

只是,能配和配的好,是两码事。

“术业有专攻”这句话,从来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可现在娱乐圈让不专业的人做专业事情的情况,太多了。多到已经变成了正常现象。

03想要专业很难

爱豆出身的明星都怀揣着一个演员梦。

可能作为男团,舞还没有跳齐,歌还要靠修音,还没有从选秀节目上退去热度,就已经预备了影视作品的角色。

null

(范丞丞《灵域》饭修图↑)

粉丝费尽心力投票打榜送他们站在舞台,而这个舞台于他们来说只是进娱乐圈的跳板。

可见,有的人真正追逐的梦想不是享受可以站在台上唱歌。

而很多流量演员似乎都渴望成为影视歌三栖的艺人。

自己演戏还在依靠抠图、P图。

null

已经在渴望能出专辑,开演唱会了。

null

null

自己演戏被认为只会瞪眼、捂嘴,台词软塌无力。

null

转过头就能为电视剧唱上几首宣传曲。

气息不稳,五音不全,靠洗脑,真的没有必要了吧?

null

演员唱宣传曲,最大程度上是为了宣传剧和更能让观众投入到角色上。

不是所有的演员都能唱宣传曲的。

赵丽颖搭档冯绍峰主演《知否》,同样唱了《主题曲》,歌是好听的。

但他们诠释起来和专业歌手诠释起来的差距也是肉眼可见的。

最终他们的版本只能当做是粉丝福利,而真正的版本则是郁可唯和胡夏演唱。

null

况且现在的演员台词,基本靠配音。边江、张杰、乔诗语、季冠霖……一众幕后,换着法子排列组合。

这个组合出现有多频繁呢?

观众甚至已经摸出了配音规律:成熟腹黑男找边江,活泼少年郎是张杰。乔诗语主打天真少女,季冠霖多是心机御姐音。

作为演员连最基本的台词,都是问题。

用了配音,出现问题粉丝不会辱骂演员本人,把锅全部甩在了配音演员的身上。

什么配音不贴脸,口型对不上。

什么把角色配的太过老气。

什么声音太过重复,能不能换一种音色?

可从来没想过,演员为什么要用配音?

背后的原因无非就是两个:一个是没有时间,二是台词不行

前者是不敬业,后者是不专业。

null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杨幂饰白浅,配音:季冠霖)

配音演员被粉丝追着骂的同时,也是真的不愿意去为流量明星的电视剧配音。

毕竟很多人在演戏的时候已经夸张到了不说台词,念数字的地步。

null

如果可以选择,他们更爱的是动漫人物。

动漫是在塑造人物,是完全属于自己的心血,这是一度创作。

而配音是要帮助别人完善角色,很多的出彩点都归功到演员身上。二度创作失去了所有的成就感,还要挨骂。

null

(《魔道祖师》魏无羡,配音:张杰)

只是,这些让不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又何尝不是现在娱乐圈过去浮躁的投射呢?

当行业和圈内只认流量和名气的同时,大家也就都被这些东西裹挟着走,然后就陷入了一个无边际的死循环。

或许,有人对这种畸形陷入过怀疑,在无数个时刻或闲聊时感叹: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很难吗?

这个问题没人能给答案,我们都渴望看到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的现状,但市场却不愿舍弃流量,放手一搏。

所以,我们只能等。

等市场不再注重快餐,等到所有的人都回到了自己擅长的领域,才能让这个行业良好发展。

毕竟,叔还是那句话:能做和做的好,真的是两回事。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