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杨善洲的“小家”和“大家”

猜你喜欢 岁月漫漫,父亲杨善洲离开我们已经9年了…… 走过一程山,父亲的教诲总在耳边回响, 走过一程

岁月漫漫,父亲杨善洲离开我们已经9年了……

走过一程山,父亲的教诲总在耳边回响,

走过一程水,父亲的身影总在眼前浮现。

回忆过往,父亲的点滴总让我眼噙热泪……

杨善洲和杨江勇的合影。图片由杨江勇提供

我的爱人是杨善洲的三女儿, 1993年,我们结婚了,从此走进了这个特殊的家庭。

在和父亲相处的17年里,我们就像朋友一样地相处,父亲非常愿意把过去生活中许多片段和故事告诉我。有些人认为父亲是个不太顾家、不爱家的人,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你们都错了……

父亲不仅仅是那个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为党的事业奉献了一生的共产党员,更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普通人。

奶奶想见杨善洲时,只能用一种朴素而含蓄的“小伎俩”才能满足这一想见儿子的奢望

作为儿子的杨善洲和母亲的感情很深,但常常因为忙碌的工作让他很少有时间与他的母亲相聚。

有一次奶奶生病了,父亲听说后心急如焚,一忙完手头的工作,就坐长途班车连夜赶回家里给奶奶送药。大姐告诉我,父亲到家时已是深夜了,当她从睡梦中醒来,就看见父亲已经把中药煎好,递到奶奶的床前服侍她喝下,安慰了奶奶几句,同母亲交代了一下,便又连夜赶回了保山。

杨善洲和他的母亲。图片由杨江勇提供

我爱人经常同我讲,过去奶奶总会叫人带信给父亲,让父亲给她送保山的清凉油回来。家里人说施甸也能买到,不用麻烦父亲了,而奶奶却坚持说保山的清凉油比施甸的好,擦着管用。面对这样的“小要求”,父亲也尽量抽空满足她。

我爱人小的时候不知道,懂事后才恍然大悟,奶奶就是用这样一种朴素而含蓄的“小伎俩”来满足她想见父亲一面的奢望啊!

每每听到这些往事,我都会泪流满面。我知道忠孝不能两全,父亲的内心是愧疚而痛苦的。然而,他依然坚定地选择了党的信念和目标。我理解,这是父亲在任何情况、任何条件下都不会改变的信念。

在父亲杨善洲的内心深处,他觉得这一辈子亏欠最多的就是他的老伴

一生忠贞不渝,不弃不舍,在父亲的内心深处,他觉得这一辈子,亏欠最多的就是老伴。

1996年母亲因胆结石住院16天,2005年因肺气肿住院13天,两次住院,爸爸都从大亮山赶回来,一直守在母亲身边。他每天都会早早地买好早点带给母亲,守到夜里很晚才回家。每次吃饭,他都要亲自端到母亲的床前。但他生病了,却不要母亲去看他,陪他。就在父亲最后一次生病住院时,母亲到医院去看望他。父亲一看见母亲就说:“你怎么来了?你晕车,以后别来了,我不会有事的。”母亲说:“我来看你一眼,你好了就回去。”

生病住院期间,杨善洲与老伴交谈。图片由杨江勇提供

母亲在医院守了父亲三天。这三天,不管如何疼痛,父亲都强忍着不出声,那是因为他不想让母亲担心。

意识到自己的日子不多了,父亲在状态稍好的时候,反复地给我交代:“我这辈子最对不起的人就是你们的妈妈。市里奖给我20万,我捐了10万给保山一中,6万给了林场,专门留了4万给你们的妈妈养老送终,你们要好好照顾好你们的妈妈让她安享晚年,她这一辈子不容易啊!”

一直到弥留之际,他都还在挣扎着叮嘱我,要把一部分骨灰埋葬在老家的后山上,将来陪伴母亲……

每每想起父亲杨善洲对我的教诲,我才体会到了他对党和人民的爱才是真正的爱、永恒的爱,这才是真正的大爱

小时候父亲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他出来工作,家里的一切都交给了我母亲。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父亲想尽办法给家里购买粮种、买猪、买羊、种树、种茶叶,他要让家人通过自己的劳动摆脱困难。

他没有让孩子们在他的“庇护”下快速“升官”,而是教会他们如何靠自己的能力,作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父亲常对我说“江勇,你们要多学习,多接触群众,不要有任何想法,靠我给你们安排什么工作或以我的名义去做什么事情,那是不可能的,打铁要靠本身硬;你看现在有些领导给自己的亲人、朋友安排工作,让他们去做生意,一旦落马把自己的亲人、朋友都给害了,最终落得家破人亡……” 每每想起父亲对我的教诲,我才体会到了,他对党和人民的爱才是真正的爱、永恒的爱,这才是真正的大爱!

从大亮山回到保山,父亲总会到学校门口去接孙子,他时常会像个老小孩一样同孙子嬉戏打闹,一起争着抢小零食吃,带着孙子一起入睡,他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为了辅导孙子,居然钻研起初中数学……

每每回忆起这些,我心里总在想:父亲是在尽最大的能力把亏欠我们这一代的亲情,在孙辈们身上尽量地做些弥补。我亲爱的爸爸,您真是用心良苦!

父亲杨善洲经常告诫家人:“我这个地委书记是为老百姓当的,不是为家里当的……”

 “没有国哪来的家。”在父亲当地委书记的时候,经常告诫家人:“我虽然是一家之主,但我是地委书记,这个地委书记是为老百姓当的,不是为家里当的,现在全区还有很多老百姓的日子都还比较困难,需要我做的事情还非常多,我所得的工资,是国家为了要我做好工作给我的生活补助,这是老百姓的血汗钱,用剩的我只能还给国家、还给老百姓”!

后来,我从父亲的秘书那里知道,退休前,父亲的工资基本都用到了接济困难老百姓和公家的事情上了。

1988年,爸爸退休,上了大亮山,带领群众种树。为了方便他进城给林场办事,全家向熟人借了5万多元钱,在施甸县城附近盖了一间新房。房子盖起后,母亲和父亲商量,让他凑点钱帮助儿女们还账。父亲东找西搜,才拿出了9600元。后来,为了不拖累儿女们,父亲硬是把刚刚盖起还没入住的新房给卖了。

为解决林场苗木紧缺的问题,父亲又想到捡果核育苗的办法。每次回到城里,父亲就大街小巷甚至到垃圾堆里去捡别人扔掉的果核。看到父亲年纪那么大还一身灰一身汗地为解决林场苗木到处捡果核,我含泪对父亲说:“爸,你苦了一辈子了,歇歇吧。”父亲却轻轻地说:“江勇,这不算苦,我还能动,能做一点是一点,只要看到山上早一点绿起来我心里就舒坦了。”

看到父亲为林场如此地执着和辛劳,我们只能帮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发动身边的同事和朋友一起积攒果核,帮父亲淘洗晾晒捡回来的果核。有一次,当父亲在街上捡果核时,被他当年的一个部下看到了,这个部下就劝他:“老书记,你不要捡了,多不光彩啊!”父亲微笑着说:“我这么弯弯腰,林场就有苗种了,有什么不光彩的!等果子成熟了,我就光彩了!” 

杨善洲雕像。图片由杨江勇提供

因为怀念父亲,得空时我常会一个人上林场转转,每次上林场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在那里,我看到了远在两百多公里外,住在昌宁县大田坝的师培华老师骑着摩托,带着六十多岁的老伴,到父亲的铜像前汇报工作。他告诉我1980年2月,他作为先进工作者参加了保山地区的表彰大会,会上父亲为他颁了奖,会后还找他谈话,让他好好工作,争取作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他为了这句话奋斗了一辈子,终于在退休前实现了愿望,所以前来告诉父亲。

在那里,我看到了来自四川的一对老夫妇,在父亲的老窝棚前用一个水杯不停地装土。我走过去问,老人家你装土干吗?他告诉我,他要装点土回家做个纪念,他要把这里的一切告诉他的亲人和朋友,让他们也来看看、学习学习。

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他心里装的全是老百姓的事,在他脑海里全是党的初心和使命。他心里有老百姓,老百姓心里也有他。

(作者 杨善洲女婿 杨江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