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台”鼻祖蒋经国

在台湾的政治家中,能被称为“伟人”的不多,蒋经国大概是唯一的一个。毋庸置疑蒋经国对台湾的经济发展、民

在台湾的政治家中,能被称为“伟人”的不多,蒋经国大概是唯一的一个。毋庸置疑蒋经国对台湾的经济发展、民主自由的伟大贡献。但在我们大陆人看来,蒋经国也做错过一件事,那就是相信了李登辉。

我认为,蒋经国不是没有看清李登辉,而是他本来就要这样干。你看蒋经国信任的人,从李登辉到马英九,他们都有一个特质——独台。蒋经国不会看不出来,他之所以还信任他们是因为蒋经国晚年本质上就是独台。

这是有一个脉络的。李登辉时代改了台湾教科书,开启独台之路。而马英九执政的8年也没有改回来教科书,如果他要改其实是很容易的,立法院四分之三的立委都是国民党,这不是难事。为什么不改回来?就是因为从李登辉到马英九,都在坚持贯彻蒋经国的独台政策。

蒋介石统治台湾的大部分时期,强调中华民国政府代表全中国的法统,其目的在于确立国民党政权做为二战战胜国一方统治台湾的正当性。到了1970年代初期,国际和中国局势的改变,使得国民党政权面对的政治局面和政治需求随之改变,蒋经国借机改变了蒋介石版“一个中国”政策。

如果说,蒋介石版的一个中国政策,是在法律上承认中国主权不可分割,但在政治现实中与大陆对抗。那么,蒋经国版的一个中国论述就已经发生质变,从政治现实和法律层面为台湾的拒统势力和台独势力奠定了政治基础。

1987年7月,蒋经国解除超过38年的戒严,正式开放“党禁”、“报禁”,让前一年违法成立的民进党合法化,也让台独运动和言论有了更大的空间。

同年11月,卧病在床的蒋经国指示马英九去查,国民党政府迁台后有没有宣布过“中华民国政府仍代表全中国”。数天后马回报并未做此宣布,于是蒋经国就下达最高指示:国民大会不必设立大陆代表制,根据中华民国宪法产出的代表就是代表中华民国(但不代表大陆)。在此,中华民国概念的内涵已被蒋经国置换为台湾一岛。所以,蒋经国根本就是独台(甚至两国论)的开山老祖。

后来李登辉继承蒋经国遗志,在1991年4月进行"宪法"第一次“增修”,5月宣告终止实施将近44年的“动员戡乱时期”(实际意义是解除追求统一的法定义务)。12月21日举行仅限于台湾地区的“国民大会全面改选”,年底再逼退了全部大陆选出的中央民意代表。从此,中华民国的代表性就仅限于台湾一岛,完成了蒋经国临终时的规划。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选举中,于10月12日通过台独党纲(迄今仍有效)的民进党也参选并赢得66席国代,使台独政党正式进入体制内。1992年12月又举行仅限于台湾地区的“立法院全面改选”。从此台湾的民意机构从法理到事实上都与大陆彻底切割。

对于蒋经国的独台诚意,“务实派台独”也持欣赏态度。与基于仇中情感而厌恶蒋家的“情感台独”人士不同,台独的理论家高度评价蒋经国的举动。他们认为,从“坚持反攻大陆的外来政权”到“革新保台的台湾政府”,是蒋经国深思熟虑的战略部署。

对此,他们提供了一项无可反驳的证据。早在1981年,李洁明离开华盛顿到台北出任美国在台协会处长之前,蒋经国曾托人告知李四点计划:

第一,民主化,全面改选中央民意代表(意指仅从台湾选出)。

第二,台湾化,台湾人将全面出任要职。

第三,大幅提升国民所得和生活水准。

第四,与中国发展工作关系。

在此,蒋经国的逻辑十分清楚——既然反攻大陆已不可能,他又不愿“被统一”,于是也就不可能以大陆为国家、以大陆人为国民。只能以台湾为国家,以台湾人为国民。

这样,国民无论从哪里来,只需认同台湾(或限缩于一岛的中华民国),无分省籍、族群,都是台湾人。所以蒋经国是终结外来政权,认同台湾主体、台湾主权的第一个“新台湾人”,完成了从外来政权到台湾主体的根本转变,对台独建国功莫大焉。

马英九于2008年当选总统后,继承蒋经国的台湾化路线,从其个人角度,在台湾苗栗县通霄镇马家庄找到了他的“台湾渊源”。又从国民党角度,将中国光复台湾的民族功绩论述转变为“外来政权”的“原罪/赎罪”论述。再从台湾的角度,刻意将1952年国民党台湾当局与日本间签订的《中日和约》当作确定中华民国统治台湾合法性与确定中华民国国土范围仅限于台湾的法律文件。甚至还要求大陆承认1952年《中日和约》仍属有效,以此做为两岸(实为两个中国)联手保钓的前提。


从这个角度看,国民党虽然坚持中华民国的称号,但早已抽换了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的内容。这样的中华民国除了招牌以外,与台独的内容已不存在根本差异。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