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碗水咖啡与星巴克咖啡 谁才是国人生活方式?

喝咖啡这件事对于英美等外国人来说,就像是我们中国人每天早起一杯豆浆两根油条一样自然。不过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对咖啡的需求也开始不断提升,或用来提神或用来品尝。不过市面上很多袋装冲剂咖啡并不能让我们感受到咖啡的美魅力,顶多用来提神而已,这些咖啡不仅在口味上不仅人意,在价格上也颇为费钱。换句话说,目前很多此类咖啡都可以被叫做“洗碗水”咖啡。

”洗碗水咖啡“一词的来源是二战时期,那时候的美国咖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与精致、文雅、品味无关,从19世纪的”牛仔咖啡“到二战结束后的”洗碗水咖啡“都是欧洲人用来揶揄美国人不懂咖啡,没有咖啡文化的讽刺词。

不过随着美国荷兰裔烘焙大师福瑞比特掀起的咖啡革命,美国”洗碗水咖啡“的恶名就被改变了。他创办的毕兹“茶与香料”被誉为美国重烘焙时尚与浓咖啡的发源地。革命后浓而不苦、醇且润喉的咖啡一度被美国人所追捧,如此至今。

而美国星巴克正是这场革命最杰出的产物,星巴克创业三元老杰瑞鲍德温、吉夫席格、戈登波克便是美国荷兰裔烘焙大师福瑞比特的三位徒弟,他们在比特的亲手调教下学习烘焙艺术,并在比特的协助下于1971年在西雅图开办了星巴克咖啡。

不过在那个时代抄袭、模仿之风盛行,所以被无数品牌换汤不换药的广告宣传下,民众对好东西的甄别能力非常低下,形成了一种“酒香就怕巷子深”的局面。对此,星巴克在这个时代采用了拒绝模仿其他品牌时长战略的手段,拒绝铺天盖地的广告以及巨额的促销费填坑,星巴克表现出了对于广告的不同态度与理解。

在星巴克这种反广告主义传统的背后,其延续了比特所倡导的口碑式营销,比特常说:“产品为我营销,豆子为我说话。喝到心窝处,客人自然来。”因此,辛巴克在那个时代从来不做广告,甚至不会在客人面前吹嘘自家的烘焙豆的与众不同。比特总是会坐在店里,一边烘焙咖啡豆,一边向客人普及不同咖啡豆产地的豆子,教给大家正确的冲泡方式,还会给客户品尝各种不同的咖啡豆,一起探寻味道如何,够不够浓郁、甘甜、新鲜。

而现实也正按照这种反广告主义传统预想的发展,没有人能够抵挡这种现泡现卖的攻势。顾客不仅会自掏腰包购买新鲜咖啡豆,还会带着朋友再次光临。于是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客人越来越多,往往在星巴克一开门就能看见门口的“长龙”。如果说自己能够经常光顾一家咖啡厅是“喜爱”,那么带着朋友一起来就一定是“信任”了。而建立信任最好的办法,就是与顾客直接对话。

星巴克没有依赖广告,甚至是没有考虑过广告宣传,而是运用看起来非常古老的“口碑效应”建立了“星巴克咖啡帝国”。星巴克的成功证明了耗资数十万甚至是数百万的广告投资,并不是一加企业成功的先决条件。

当然,花一百万成功干掉自己的日料店这种反向操作更能证明这一观点。

星巴克的顾客不仅是星巴克的消费者,更是星巴克的传播者。而推动顾客成为口碑传播者的动力,便是顾客在星巴克获得的独特体验——星巴克体验。

但是在中国,在进入中国初期,星巴克将中国市场一分为三,分别将代理权交给三个企业,他们之间各自为政。为了更好的本土化,星巴克还将原本属于雀巢的牛奶供应,改为了蒙牛;指定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为星巴克三明治的供应商;糕点制作供应委托给了东莞黑玫瑰食品有限公司;还将具有星巴克特色的杯子改为了中国制造。

在互联网时代同样不怎么沾染广告的星巴克,还在全球首部地铁电视剧《晴天日记》中植入了星巴克的广告。诚然,星巴克在中国的策略与其口碑策略有非常大的偏离,但是这个策略在中国成功的帮助星巴克站稳了脚跟,并且适应中国市场。不过,自中国作为咖啡甚至是咖啡的生活方式代名词的星巴克仍在“前路漫漫”,想要回归口碑传统,与咖啡一起植入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中,还需要不晓得努力。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