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VS“师傅”

每每进入寺院看到出家人,最平常的称呼便是师父,中国汉语博大精深,往往一字之差便有很大的区别。 “师父

每每进入寺院看到出家人,最平常的称呼便是师父,中国汉语博大精深,往往一字之差便有很大的区别。

“师父”与“师傅”,读音相同,写出来却是不一样的,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师傅”的由来

“师傅”一词,早在战国时期就用来指称老师。《榖梁传》有这样的说法:“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年满8岁的儿童,如果不进学从师,那是父亲的罪过。

秦汉以后,师傅由泛指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师,演变成专指帝王的老师。“师傅”的这一意义,来源于太师和太傅的合称。这时的“师傅”总是和“宫廷”“东宫”“储君”“太子”“皇子”等字眼联系在一起。

从南宋开始,“师傅”的所指逐渐下移,平民百姓的教师也可以称作师傅。如朱熹既用师傅来称呼帝王之师,也用来称呼一般的授业者。

到清代中后期,“师傅”一词也慢慢用来指称工、商、书画、医术等行业中传授技艺的人。而现在在各行中都有互称“师傅”的习惯,称任何一个成年人(尤其是年长的人)为师傅则成了一种惯例,比如出租车司机、水电工等。

“师父”的由来

在元明时期,“师父”往往是对出家人,道士的尊称。如耶律楚材的《湛然居士集·寄万松老人书》中 ,有“嗣法弟子从源顿首再拜师父丈室”之语;“锡号帝师”的著名僧人八思巴,当时士人大都称他为“师父”。《元史·刑法志》中,也有“诸僧道盗其亲师祖、师父及同师兄弟财者”之说。对于俗人依循僧寺礼仪,称僧人为“师父”,《鹿洲初集》等都曾写明了当时称僧人为师父的普遍现象。

“师傅”作为尊称,含有尊敬的情感在内。而“师父”一词将“师”比作“父”一般敬重,感情显然更加深挚。受重教尊师观念的影响,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父”的称呼,在保留了原有的传授知识或技艺的意思之外,还灌注了更多的情感色彩,表现了古人对老师犹如对父亲一样的感情。

“师父”与“师傅”的具体区别

对于佛教而言,出家法师代表三宝,为我们证盟皈依受戒,引导我们走向解脱之道,可以说是我们法身慧命之所依,当然不同于传授一般技艺的“师傅”,自然而然就应当尊称为“师父”,而不是泛称“师傅”。换句话说,对出家僧众唤为“师傅”是一种很失礼的行为。从这个角度而言,“师父”更是与一般意义上传授技艺的“师傅”大不相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