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买“内部信息”填报高考志愿并不靠谱

这几天,各地正在填报高考志愿。在考生和家长为如何填好志愿伤脑筋的时候,高考志愿填报辅导市场热了起来。

这几天,各地正在填报高考志愿。在考生和家长为如何填好志愿伤脑筋的时候,高考志愿填报辅导市场热了起来。线上智能APP,线下一对一辅导,提供“内部信息”,收费从几百元到几万元不等。一家志愿填报机构客服称他们的服务“从不掉档”,但是也强调“没有完美的选择”。(6月30日 中工网)

高考志愿填报辅导机构提供的服务,其中固然有一定的参考性,但志愿填报有风险,对于机构的填报指导和“保证不退档”,学生和家长应该理性看待,分清其中的“含金量”和参考价值。从自身需求出发,不完全迷信,自力更生,才是报好志愿的正确之道。

一直以来,各辅导机构的所谓“填报指导专家”资质参差不齐,具有很多的不规范性。据调查,很多从事志愿填报辅导的机构同时开办着“高考志愿规划师”培训班,几乎零门槛招收学员,只要交钱培训,都可以获得一张高考志愿规划师合格证。试想,若是这样的人来辅导考生填志愿,其中的含金量有多少?是否不仅不能帮考生报个理想的学校,反而还会误导考生呢?答案显而易见。

此外,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已实施多年,即很多必要参考数据都是公开透明的,可以通过网站等公开渠道进行查询。而机构声称的不能对外公开的“内部信息”,无非就是根据教育部门、高等院校公布的历年考试数据,通过大数据算法得出的结论,而之所以称之为“内部信息”,只是这些机构为了夸大服务,用来吸引学生和家长的噱头。

家长花钱买“内部信息”,初衷是为了能更好地让孩子报个适合自己分数的好学校,这种行为可以理解,也无可厚非。但若是不懂得填志愿规则,不懂得从自身需求出发选择学校和专业,而是过于依赖和迷信“专家”的指导,最后只会被所谓的专家“牵着鼻子走”,很可能既浪费了钱,又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结果。

面对浩如烟海的报考院校、专业、分数等信息,一些考生和家长也许不知从何手,产生焦虑情绪。但是,不能因此过分依赖辅导机构,毕竟最后的结果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所得,谁也无法保证。与其相信所谓的机构,不如自己多花点时间和心思,弄清楚填报规则,学会整理和参考往年院校的录取数据,再结合自身需求理性填报。

文/林蓓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