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健康成长,解决好外感、养好脾胃是关键。

清代名医陈修园在《医学三字经》里说,治小儿病“阴阳证,二太擒”。“二太”一指膀胱经,一指脾经。中医认为外界邪气从表皮进入体内,第一个侵犯的是膀胱经,脾经对应的是人体的脾胃。所以,对于小孩子,首先我们要解决好外感的问题,其次要养好脾胃。

null

1、正确处理外邪

经常听到很多妈妈抱怨说“我家孩子不好带,在幼儿园,别的小朋友好好的,而他时不时的就容易感冒、咳嗽”。很想问这些妈妈,在孩子感冒、咳嗽时,你们是怎么来处理的呢?

很多家长面对孩子感冒出现的症状,总是着急的想要去止住,于是带孩子去医院打针打点滴吃西药,而这些行为无疑是雪上加霜,体内本身就是因为外邪(外界的风、寒、暑、湿、燥、火)而引发的这些症状,却再用寒冷的药物把外邪压制在体内。其实很多妈妈如果有留意的话会发现,很多孩子感冒症状虽然是消失了,但人的精神依旧很差。

咳嗽、发烧、流鼻涕,这些现象,都是身体在自我保护。外邪入侵,体内正气试图将邪气赶出体外而发生的“斗争”表现出来的症状。所以在孩子受外邪侵袭时应帮助身体将外邪赶出体外(如当孩子是受到寒气入侵可以用紫苏葱白水驱寒,风热入侵可以用葱白加淡豆豉煮水喝,或吃热稀饭、泡脚,让身体出汗,将其外邪赶出体外),当然,每个孩子的体质不一样,具体的方法还应该请中医师或食疗调理师具体辩证。

null

2、养好脾胃

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父母亲总觉得要给孩子补点吃点有营养的东西,挖空心思去想怎样给孩子补点有营养的东西,却不知孩子脾胃脏腑还未发育完全,无法承受很多食物的消化,拼命的吃,往往容易导致脾胃功能低下。而我们吃进身体的食物都要靠脾胃的运化才能转化为身体所需要的气血津液。脾胃功能低下就容易导致气血运化不足、卫阳之气不足等。

null

前些天,有个小孩子的妈妈说“我家小孩应该是脾胃不好,”“平常就爱吃肉,水果也很喜欢,就是不喜欢米饭”“已经四周岁了,看起来像二周岁的样子”。

《黄帝内经》:“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小孩子一日三餐的饮食,应以米饭为主,果蔬肉类适量就好。孩子的脏腑发育还未完全,此时应该用五谷来养五脏,粥最养人可以给小孩子煮山药粥、莲子粥、鱼肉粥等等,现代生活条件好了,爸爸妈妈们为了让孩子生长得更健康,往往更重视肉类的供给,而忽略了五谷杂粮的摄入。而且现代的孩子们更多是喜好肉食,不爱蔬菜,这是一种偏食的不良习惯,爸爸妈妈们应想办法纠正。合理的饮食结构能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减少患病机会。

少让孩子接触零食,家里的饭菜也应减少各类调味品的食用。我们都知道味“甘”的食物具有健脾的作用,而“甘”是指食物里面自有的甜,是嚼的时间长了之后产生的甜。所以小孩子的味蕾一旦被调重了,就无法适应甘淡之味,反过来就会让脾失调。

null

3、积食食疗方

脏腑还未发育完全的小孩子,很容易出现积食的现象。积食常常表现为吃过多食物之后,舌苔中间会变厚,口气重,睡觉不踏实,最近几天嘴唇变得很红等现象。

此时,可以用焦三仙熬水喝。焦三仙为焦麦芽、焦神曲、焦山楂,焦山楂可去肉食之积,焦麦芽可去谷类之积,焦神曲可去蔬菜之积,可以较好的清除孩子体内的积食。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