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志愿军女兵的故事

抗美援朝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女兵参战人数最多的一场战争,她们当时大多只有十几岁,危急关头,投笔从戎

抗美援朝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女兵参战人数最多的一场战争,她们当时大多只有十几岁,危急关头,投笔从戎,奔赴朝鲜战场。她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不怕牺牲,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她们为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作出了难以比拟的贡献。

但参战的志愿军中究竟有多少女战士,她们在战争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未见确切统计,也缺乏专门的研究。

金华女律师武丽佳用了一年多时间,跨越18个省市,在多名老将军和热心人士的帮助下,收集了204位志愿军女兵的资料和照片,自费出版了具有史实性质的纪念画传《志愿军女兵风采》。

本文节选了三位志愿军女战士的故事。

齐文英,1934年8月生,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3月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34师文工队队员入朝参战,1951年6月在五次战役中眼睛负伤(为二等乙级伤残军人),53年初重返朝鲜,54年随部队换防回国。

一天夜晚,一阵信号,我们紧急转移。这时天阴得看不见星星。倒有附近敌人炮弹爆炸的闪光和敌人的探照灯光帮助我们一个跟着一个前进,不致失去联系。

就在这时,我前面的一个同志突然跌倒,正当我俯身准备将她扶起时,猛然一件铁器击中了我的右眼,我只感到眼前亮星一闪,泪水淌在了脸上, "我的眼睛",我不自主地喊道。后面的同志停了下来,走在队伍后面的队长很快赶上前来,一面指挥部队跟上,一面询问我的伤情。前而的同志说:"在我跌倒爬起来时,背上的十字镐碰伤了她的眼睛。"队长急忙把电筒贴近我的右眼亮了一下。"有没有亮?" "有一点","包起来!"说时迟,那时快,匆忙间同志们已把我右眼用绷带横七竖八地缠了起来,还把我所携带的救护器材、粮带等物一起抢走。

大部队过去了,一个同志牵着我去追赶。走在后面的队长说;"小毛驴,坚持一下,明天你随伤员一起回国治疗。

"回国?"多么令我想念的祖国呀当时我想起了前一天,一名战士在冲锋时,子弹打穿了他的肚子,我们要抬他下去,可他说:"我没有立功,我还能战斗。"硬是用急救包将腰紧紧地缠住,精神起没有血色的脸,拄着一根棍子,顽强地随着担架队向北方走去。

"我不回去,就在战地救护所里边治疗边照应伤员",我喃喃自语着。是啊,我的战友,张淮、游孟章已在前几天英勇地牺牲了,我这点伤算得了什么。从此,夜行军时,就有一个同志或是用一根小棍或用一根小绳拉着我走,我也手里拿着一根棍备用,如同盲人行路一般。就在我右眼伤情加重,左眼又患夜盲症时,战役结束了。

文兴恵,1933年5月9日生,重庆人。1949年12月入伍,12军卫校学员,1952年入朝在12军二分院护士,后到12军司令部卫生所护士,回国后,1954年调北京卫生部保健局工作。

白天首先为伤势较轻的伤员打针换药,到防空洞为炕上的重伤员处理伤口,(被俘美军也得到同等对待)。然后到小溪边清洗换下来的脓血绷带。晚上将短期内不能治愈的伤员背下山,送到车上往后方转移,将前方运来的伤员又往山上防空洞背。当时年龄小个头低,将伤员背在肩上拖着走。

腿伤的伤员帮我们叠纱布做棉球,手伤的帮我们为伤员们挑饭。有空时为了鼓舞伤员的斗志,与伤员一起跳集体舞。大家都很愉快,不想家,不怕死,在战地还很乐观。

夜里,俩人背着步枪、提着走马灯,从一个山坡到另一山坡巡逻、观察伤员病情,防止空降特务侵袭,保护伤员安全。巡视完后,俩人背靠背站岗,观察四周情况。当时不怕特务和野兽侵袭,也不怕牺牲,一心想着为保家卫国做贡献。记得有一天,我和一位战友在防空洞前的小溪清洗绷带,突然敌人的一群战斗机飞来,不断俯冲射击。

防空洞门前的战友们叫我们不要动。我蹲在树下,战友害怕,头朝地屁股朝天的钻在草丛里,事后我们都好笑。我们在那儿一动不动,没有暴露目标。

杨志,1935年6月生,重庆合川双槐镇上游村人。1950年2月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2军卫校,1951年随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2军入朝,三兵团三分院护士。参加了5次战役、金城阻击战,上甘岭等战役。1953年底回国。

说起杨志当兵,最初一次是被她母亲叫了回来没走成。那是她在中学,学校住进了部队宣传队,杨志瞒着母亲报名参军,在即将换军装的时候,知道后硬是把她拉了回来。回来后,杨志又一次给其母亲撒谎,说是去北碚堂哥(二哥)家串亲戚,到了重庆北碚就报名参加考试,考 入了十二军卫校直接换了军装。

杨志第一次入朝,和两个战友一起前往车站,在站台上突然两个战友不走了,(杨志心想你们为什么突然停下),杨志个子只有1.55米高,一抬头见肖永银付军长迎面走来,杨志上去就敬了个军礼,说她们三个分配朝鲜准备坐火车,肖军长说现在前方仗打的艰苦,女同志去了还得照顾你们,女同志头发剪的那么短不像话。她赶紧给肖军长说去前线万一负伤,头发短好包扎处理,肖军长说现在十二军整个军番号都改成志愿军了,仗有得打,将来女同志可轮换上前线,都能入朝。就这样,杨志回到原单位军教导大队卫生所。

1951年,杨志和二个女战友坐上往前线送药品的卡车,在过河桥时,看见苏联兵穿着志愿军服装在防空炮边,过完桥进入朝鲜境内,司机停车交待注意事项。第一:车箱上要盖白帆布;第二:你们三个在下面不要揭开帆布,因为有照明弹,美国佬就是专炸运输车辆的;第三:飞机投炸弹路上坑多,特别是小个子小鬼千万别跳车,跳车是死路。

卡车上坐了三个女兵。走了一段路,速度渐慢,终于停下。发现前面的车望不见尽头,都己停下,堵死了;更糟的是,后头的车龙也堵死了,进退不得。只要有一架飞机出现,车龙必会一锅端。晚点脱身都不行!司机赶紧下车探路。狭窄土路两旁是宽广坑洼的田垄,并无其它出路。不久司机回来上车,他径直驶下田垄,冲向与我路平行的一条铁路。不行啊!蛮拼行吗?司机说这铁路会交会公路,咱们碰运气,能从那儿冲过去!

卡车在两条铁轨当中疾驰,在枕木当中忽高忽低劲跳。人在车上狠撞车架!我们撞得鼻肿脸青。火车正要从后面冲过来,卡车刚好上了前面空荡荡的公路!

车继续往前方开,天色渐亮,司机往车上大喊"敌机来了"!司机立马把车停靠路旁山脚下,他下车又大喊:"下车上山防空洞!"话音未落,我们三人全跳了下来,分头飞跑上山。同时也听到我们座的汽车发动,开走的声音迅速消失,车去远了!

白天来临,三个女兵躲在山上,吃了一天自带的干粮,天色黑的看不见五指,山下传来汽车声,司机喊我们,他解释,早上汽车要找洞穴防空,来不及交代。万一卡车被炸,(那是一车药品,)一车药品有多少伤员在等着用,拿什么运送你们?

不久卡车又上了山,中途再被迫停下。下车上前看,山路炸塌了半边,余下半边,左侧紧挨垂直的山壁,右侧是深深的悬崖,下面是深不见底的江水。中间仅容一辆卡车通过,我们一位年纪大的战友,在车前拿手电照着路中心指引。能否过去,得仰仗司机,如果汽车右轮压到了松散的浮坭,往右倾翻,就要掉进深渊。运气加司机,成了我们再生的保证!

终于下山了,前面是一片开阔的原野。敌机投下无数照明弹,每隔一段公路就在空中挂满了一排,地面恍如白昼。巡逻敌机发现汽车就会转圈回来扫射,照明弹熄灭,敌机又补投,等到白天更糟!司机没有犹豫,灭了汽车大灯加大油门猛冲,过了封锁区。一路经过重重困难,从祖国出发,近一个月,才到达三兵团三分院。

“志愿军女兵风采”画传己被全国各地的省级图书馆、各大、中院校、部队、抗美援朝纪念馆、洛阳市委宣传部等单位收藏,主编也将数百本画传赠送给抗美援朝老战士、烈士子女、烈士兄妹、自卫反击战战士、企业家等。

“志愿军女兵风采”画传己出版发行三周年了,作者的思绪仍没有停留,总想在生命的长度里,做最有价值及最有意义的事。我个人不需要炫耀,不值得感谢,而我内心最要感恩的是生我养我的父母亲;感谢志愿军叔叔阿姨们;感谢在编辑画传的每一天里,那些帮助过我的人…

作者简介

平分秋色,浙江金华人,律师。酷爱音乐、诵读,喜欢用文字和声音抒发情感和生活。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