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朝的朝珠

朝珠的由来 朝珠原是佛教数珠的发展,清代皇帝祖先信奉佛教,梵文称满洲为“曼殊”的转音,佛教徒对清朝皇

朝珠的由来

朝珠原是佛教数珠的发展,清代皇帝祖先信奉佛教,梵文称满洲为“曼殊”的转音,佛教徒对清朝皇帝有"曼殊师利"大皇帝之称,"曼殊师利"就是文殊菩萨。因此,清代冠服配饰中的朝珠也和佛教数珠有渊源。

朝珠是古代官服中特有的饰物,由佛珠衍化而来,是108颗。按照清代的制度,在佛珠上增加一些配件,并与官服中的顶带花翎(即帽顶、翎管、花翎)、补子、朝靴等相配合,精美典雅,琢磨精细,镇配亦讲究。清代朝珠多以翡翠、蜜蜡、珊瑚、琥珀、绿松石、桃核(雕刻)等世间珍物定制。朝珠除108颗珠之外,还须加上佛头、记捻、背云、坠角等用丝线编织的长带贯穿之,用以佩戴。

清代的制度规定:皇帝、宗室、王公、异性世爵侯以下至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本人及妻室或儿女穿着朝服时,可以配挂朝珠,称文五、武四。因此,清代文武百官在上朝时,够上等级者方可佩用朝珠,是显示身份和地位的标志之一。

朝珠的编制规范

朝珠的色泽必须匀净,彼此间色差变化不大,温润细腻,光洁晶莹,每颗珠的直径均在12毫米左右。不可有大的误差。联缀时,每27颗珠间嵌入一颗优质的由其它色泽的宝石制成的朝珠“佛头”为间隔,佛头共4颗,直径比朝珠大一倍,即25毫米。4颗佛头色泽和大小一致。

朝珠上还加有多种装饰,朝珠顶端的一个佛头,其穿孔的方式与所有的朝珠、佛头不一样,作倒置的“T”字形穿孔,即把朝珠串的二头各从对穿的孔的一头穿进,而都从中间上部的孔中收出,合二为一,接着再紧贴一颗长约2.4至2.5厘米,宽约1.2至1.6厘米的葫芦状佛头塔,佛头塔的顶端用阔丝带系缀有一块用银丝珐琅裹着的宝石大坠子,在佛头塔与大坠子中间还垂有一块大小约4-6厘米长,5-7厘米宽的厚薄不一的椭圆形宝石,谓之“背云”。葫芦状佛头塔的两侧又有三串宝石或红珊瑚或珍珠(天然海珠)的小珠串,每串10粒,珠串的末端各有用银丝珐琅裹着宝石的小坠角,统称谓“记捻”。

朝珠佩戴的规范

清代帝后、王公大臣和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官员等,穿朝服或吉服时,都要佩戴朝珠,挂在颈上,垂于胸前。东珠朝珠只有皇帝、皇后、皇太后才能佩戴,东珠朝珠由108颗东珠串成,每27颗东珠又用4粒红珊瑚结珠等距间隔出上、下、左、右四部分,其上部结珠呈葫芦形称“佛头”。佩戴朝珠时,佛头垂于背后,并用黄绦带连接一组玉饰,称作“背云”。朝珠垂在胸前的左右红珊瑚结珠处,分别饰一串和二串绿松石珠串,称为“记捻”。作为朝珠中最尊贵的东珠朝珠,是皇帝在重大朝政典礼、御殿受贺、命将出征、祭奠太庙以及每年元旦、冬至与万寿(皇帝的生日)时,配合明黄色的朝袍来佩戴的。当然,根据不同场合的需要,皇帝也穿着其他颜色的朝袍和佩戴不同质地的朝珠,比如在圜丘祭天时穿蓝色朝袍佩戴青金石朝珠,在月坛举行夕月祭祀时穿月白色朝袍佩戴绿松石朝珠,在日坛祭日时穿大红色朝袍佩戴珊瑚朝珠。

根据《大清会典》规定:“凡朝珠,王公以下,文职五品、武职四品以上及翰詹、科道、侍卫、公主、福晋以下,五品官命妇以上均得用。”有些文吏如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承、助教、学正等人,在一些特殊场合虽然也可悬挂朝珠,但礼毕即不准使用,平民百姓在任何时候都不许佩挂朝珠。

朝珠的备挂有定式,将朝珠挂于颈项之中,分前胸与后背两部分,以佛头紧贴后颈与后脑相垂直。前胸部分的尺寸为1.2xl08+25x4= 1396厘米。再加上珠粒的间隔和联系的小配件应在140至145厘米之间,备挂时前胸出现的三颗佛头作中心对称,而三串“记捻”,右侧二,左侧一。后背的“背云”紧靠后背心,下垂大坠子,尺寸大致在65至70厘米间(即二尺)与清代男子所蓄辫子长短相符,亦可相互遮掩。朝珠的备挂不可乱挂一气,乱了方寸,有悖礼仪。

朝珠构成的意义

朝珠的构成,有着深刻的含义。108颗东珠代表一年十二个月,四个红珊瑚结珠象征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下垂于背后的“佛头” “背云”,寓意“一元复始”,三串绿松石“记捻”表示一月中的上、中、下三个旬期。

朝珠的材质

朝珠多以东珠、珊瑚、象牙、密蜡、琥珀、翡翠、水晶、青金石、玉、绿松石、宝石、碧玺、伽楠香、桃核、芙蓉石等世间珍物琢制,以产于松花江的东珠为最贵重,只有皇帝、皇后、皇太后才能佩戴。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