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的日军,为什么“以下克上”的风气如此严重?

在二战时日军犯了四个严重的错误。

一、逐次增兵,欲战又止,迟疑不决。

二、随意更改“主战场”。

三、军、政不和,下克上之风气严重。

四、该出手时作壁上之观,不该出手时南进袭美。

其中“下克上”之风尤为严重。

抛开民族情感来讲,日本在中国发动的战争进程也算是可圈可点,想象一下,日本一个岛国,在当时连一亿人口都没有的小国家,在对华战争过程中竟然侵占了大半个中国,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最终他们还是失败了,虽然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国民万众一心致力抗敌,但是其中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下克上。

null

那究竟什么是“下克上”呢?

下克上不难理解,中国古代的一句话就可以解释——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也就是指下面的人对上面的人感到不满甚至对上级下达的命令不理不顾,按道理说军人是以服从军令为天职的,但是下克上出自日本武士道精神,武士在强调对上级忠诚的同时,也希望上级能尊重下级的利益,如果下级认为上级违背了这个约定,下级是可以反对上级的。

其实这种情况的出现是一种必然结果,因为这些下层军官后面都站着一个人——天皇。“下克上”也可以说是天皇一手促成的。他希望以此来平衡下面人手中的权力,并且增强自己手里的权力。

20世纪30年代,日本右翼大力宣扬“下克上”,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日本右翼认为国家出现衰弱的原因是天皇被内阁架空,这该如何是好?

null

只有除掉这些中间的官员,直接听命于天皇的领导,这样就能迅速对外扩张,通过掠夺其他国家的资源来壮大自己的祖国,听上去是不是觉得很感动,持有这种“爱国情怀”的军官大多数是草根出身的中下级法西斯官员,正是他们的这种“下克上”的思想让日本日益膨胀,开始四处侵略扩张。

但这种现象其实是从918事变之后开始的。918事变并不是由日本高层一手策划并实施的,而是由石原莞尔和板垣征四郎等关东军将领背着日本军方高层秘密实施的一个计划。

对日本而言918事变的冒险尝试是非常成功的,东北军的不抵抗使得东三省以席卷之势沦陷。而那些参加了对东三省进行了作战的官兵尝到了甜头后越发狂热,认为918事件完全可以重演。

null

由此那种下克上之风越发严重,后来的七七事变有对战果的扩大和不扩大两派,而被奉为英雄的石原在当时却属于不扩大派,有部分扩大派军官就效仿石原,直接绕开了上层领导制定各种战略规划,于是中国爆发了全面抗战。

类似的事件还有很多,比如说诺门坎战争,英帕尔战争都是各军司令部独自策划并领导各种战役决定,也因此影响了全局。其实根本原因还是海外军团独立性过大,是日本下克上风气所致,同时也让这种失败成了必然。

这种模式虽说在理上说不通,可是有许多军官却是默认接受这种“潜规则”了。毕竟手底下人瞒着自己做事,做成了有自己的一份御下有方的功劳,没做成的话就把下属推出去自己撇得干干净净。

null

而那手底下人呢?一旦做成了事情那可就是平步青云了,可谓是进入了官职晋升的快车道了。

可是这种方式有利有弊,毕竟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日军下克上风气直接导致了日本军部的战略部署的错乱,导致其惨败。就比如说日本在攻打南京的问题上出现的分歧导致其被彻底陷入持久战的泥潭而无法自拔了,日本一线指挥官越过日本军部直接攻打南京,导致军部被迫认可了这个决定,再后来又继续获得了政府和天皇的追认。

其实究其根底,日本的失败一是在于中国国民对侵略者一致对外的决心。二是其战略方针的错误,而战略方针的错误又在于军中的相互制衡,互相猜忌,更有本文中提到的——下克上风气。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