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明║围屋听秋雨(散文)

  也许是上了年纪心理有了变化,近年来总是常常怀念老家的围龙屋,留恋围龙屋门上的斑驳之美。今年的国庆

也许是上了年纪心理有了变化,近年来总是常常怀念老家的围龙屋,留恋围龙屋门上的斑驳之美。今年的国庆长假硬是推却了在外亲朋好友的邀请,携妻回到老家的祖屋里,与乡下年近八旬的老父尽享寂寥之美。

见我与媳妇回来,老爸像小孩似的高兴异常,早早就把老屋打扫得干干净净。但见用青砖铺就的地板,尽管被先人步履磨蹭得凹凸不平,却块块漆亮、清晰可辨,仿佛向后人昭示着厚重的历史。

小山村毗邻江西,原本只有八百多人。听老爸说,如今村里许多人在城里买了房子,没买房子的也租了房,就连进城在建筑工地做农民工的都买了房子。村民大部分都迁往城里去了。午饭过后,老爸陪同我们沿着像玉带般穿村而过的小河,踏着石阶路碎步而行,漫无边际地谈论着村中轶闻遗事。

无人住的房子就格外突出,要么门窗紧闭,要么开着的也只开小半扇,但应该有人照料,因为门前打扫得很干净,有的种一排花,有的栽一垅葱或几株西红柿什么的。花开着,叶毒绿着,西红柿则刚开始泛红。我在上坡一段弯路那里停住脚步,路两侧的房子都有小院子和菜园,小院一地细沙,菜园满园瓜豆,牵牛花在篱笆上恣意地开着。路旁长着凤仙、百合,鸡冠花正悄然聚敛成球,花开得不多,但很洁净,一尘不染。比花更少的是人。没了喧哗,没了热闹,只听得两只鸟在叶尽枝秃的板栗树上“啾啾”叫了两声,随即飞过房脊,朝山外飞去,俨然村上春树笔下的“世界尽头”。

走到村尾时,老天突然下起了小雨。雨雾中的山村更显妖娆撩人,细雨飘洒在古老的石阶路上,滋润着并不规则的石块,乡村小道更显沧桑之美。携妻陪着老父走在这乡间小路上,任细细的雨丝自由地落在脸上,痒酥酥的,滑到嘴里,甜丝丝的。此时我才真正感受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惬意与舒畅。久被城里钢筋水泥、防护网禁锢的我打心眼里喜欢上了这“世界尽头”,喜欢上了小山村的寂寥。老爸见这天气,要我们留下来住上一宿。

回到围龙屋里,站在古朴的“日”字窗前,眺望着窗外微雨中翠绿的山峦,听秋雨跳瓦,噼卟之声似丝竹乱耳,撩人遐思。看秋雨,如烟,如丝,如梦,悄悄落下来,一滴一滴,淅淅沥沥,飘飘洒洒,缠缠绵绵。恰似烟雾迷蒙、若有若无、若即若离的水墨画,蒙眬且迷人。秋雨步履轻盈,委婉含蓄,率性天然,没有夏雨的暴烈,没有冬雨的冷酷,像位清纯、含蓄待嫁的新娘,充满对生命、对世间万物的爱恋……为了履行前世约定,悄无声息地把秋燥中的大地山川抚摩一遍,洗刷、湿润着每一个角落、每一棵小草,令人悄然想起“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美妙佳句。神奇的秋雨过滤了人们的私心和杂念,也带走了尘世的喧嚣与尘浮,留给我一片宁静。

夜幕降临,一些留守老人知道我没有回城,三三两两地相邀围拢到我家客厅,与我们父子共商祖屋改造、装饰事宜。当他们听说我退休之后欲重回乡下安度晚年时,有些不解。说村里人都往城里迁了,为何你却迷恋乡村?老人们是无法了解我心绪的,在外游历了大半辈子,他们哪懂得这正印证了钱钟书在《围城》中那句“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的名言。而我出城恋土恋乡则是为了寻找寂寥,因为寂寥接近与世无争的恬淡与释然,那是我闯荡江湖后梦寐以求的一种境界。

网络;

    【作者简介】刘思明,广东梅州兴宁人,大学专科毕业。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兴宁市作家协会主席。当过矿工、做过军人、记者。1979年曾参加对越还击战和1981年震惊中外的法卡山收复战,先后荣立二、三等战功。有20多篇文学作品在全国、省、市征文比赛中获奖。其中1981年在全国“可爱的家乡”征文比赛中获一等奖。先后出版散文集《生存的启示》、《红尘履痕》等著作。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