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 | 建筑声学与多功能剧场的发展:中国近代剧场发展的坎坷历史

中国最早的西式剧场—澳门岗顶剧院建于1860年,用于音乐、歌剧演出;上海兰新剧院是1867年英国人建

中国最早的西式剧场—澳门岗顶剧院建于1860年,用于音乐、歌剧演出;上海兰新剧院是1867年英国人建造的,主要作为西洋节目演出使用。这些早期剧院的声学效果与欧洲剧场相似,混响时间相对较长,适于表演欧洲曲目,不适于本土演出。

20 世纪初叶的剧场代表是上海大新舞台,共有3436个座位,曾改名天蟾剧院,现名逸夫舞台。由杨小楼等邀请外国设计师仿效西欧剧场、结合本土戏剧演出而建,但是声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有些观众区域甚至听不到演出,后因其音效问题曾改造过。

1920 ~ 1940 年,国民党执政期间是剧场的大发展期,大量中国建筑师学成归国,代表作有上海音乐厅、南京中山陵音乐台、北京真光剧院及广州中山纪念堂等20多个。其声学效果均有较大进步,如上海音乐厅采用了“鞋盒式”体型,南京中山陵音乐台演奏台背后设置具有反射作用的弧形照壁。

遗憾的是,30年代后期日本侵华战争、国内战争中断了中国近代剧场的发展,甚至改变了人们对声学效果的科学认识。延安时期的剧场(礼堂)产生于特殊历史时期,在政治和文化观念上至今影响巨大。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和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礼堂是当时最重要的两座礼堂,都是就地取材、军民自建的。

这些礼堂建成后,室内回声很大,无法正常开会使用,于是利用当地的炕毡(铺在炕上的棉毡或毛毡)作为吸声材料贴上去,问题才得以解决。延安时期的艰苦条件是促成礼堂多用途使用的重要因素,除了会议,还用作演出、讲学、报告、舞会、餐会及展览等。就声学而言,多功能导致各个功能的声学效果都不是最佳的。

1950年,邓小平等人决定在重庆建造一座可举行会议、演出的双用途大礼堂,即重庆人民大礼堂。礼堂于1954年建成,因设计中没有考虑建筑声学,所以音质效果极为不佳。由于耗资巨大、形式主义大屋顶及较差的声学效果,在50年代后期遭到建工部的点名批评。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仅作为标志性建筑供游人参观,于2004 年改造后声学效果得到改善。

1954 年毛泽东提出建设“万人大会堂”,1958 年10 月周恩来明确指示,在1959 年国庆十周年之前必须建成,并点名声学专家马大猷带领全国的声学研究人员进行攻关。马大猷先生开创性地采用穿孔吸声板降低大会堂内的混响时间以保证语言清晰度,并采用局部区域补声扬声器以及座椅局部扬声器与主扬声器结合的方式,保证每个座位都具有足够的声能。人民大会堂1959年1月动工,不到十个月建成,观众席9770座,舞台300座,合计10070座,是至今为止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室内会堂。从声学角度来讲,人民大会堂混响时间的良好控制和电声系统的成功运用,可满足会议使用所要求的清晰度,但是作为演出则效果勉强。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剧场的商业性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由政府支持的国营剧场,从为票房价值服务转变为更重视主管领导的主观意见,尤其是处理剧场的声学效果等技术问题,出现了“外行领导内行”的现象。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