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与桑枝酒

郭沫若(1892一1978年),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 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 。

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 1930年,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1949年;郭沫若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席。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国文联主席等要职,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58年初夏,为了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加速培养国防建设和尖端科学技术方面急需的专门人才,当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联合部分著名科学家,向党中央提出由中国科学院创办一所新型大学的建议。建议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聂荣臻等的支持,以及中央书记处会议的批准。同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北京正式成立,国务院任命郭沫若兼任校长。

null

1959年春,时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的郭沫若在处理繁忙的工作时,还不忘昼夜伏案编写书稿,最终因劳累过度导致右侧肢体偏瘫。行动不便给郭沫若造成了巨大的困扰,他不得不暂缓手头的工作。

在多次就医会诊无果后,有人把中医研究院特约研究员、著名医学家郑卓人老先生推荐给了他。在得知郑老除了医术高明、善用偏方治大病外,还著有《灵枢经白话解》等医学著作后,他便欣然邀约郭老来家中问诊。

午后的阳光不疾不徐的从窗棂洒落进来,明亮的书房里,一位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正一丝不苟的查阅书籍,书桌上的书稿正整齐的码在一旁;看到不解处,中年男子会将眉邹成一团,用手叩击桌面,暗暗思索。

null

当书房的门被推开后,这位中年男子还纹丝不动,直到助理的声音从耳畔传来,这名中年男子才抬起来。

“郭先生,郑老到了。”小助理说完,将郑老待到沙发上就坐后,便关上门退了出去。

“郑老,您好,是尚武(郭沫若的名号)怠慢了,还请见谅。”郭沫若谦虚的说道,严肃的脸上难得挤出了一丝笑容。

“无妨,听闻先生请小老过来医治,不知先生有何不适?”郑老开门见山的问道。

随后,郭沫若便将自己的病情和症状告知了郑老。在得知郭沫若公务繁忙,无暇煎服中药的情况后,郑老便对郭沫若说:“我从民间搜集到了一个验方,名桑枝酒,经20多年临床验证,医治半身不遂疗效颇佳,可否一试?”

“有何不可,为革命以身试险我尚且不怕,更何况以身试药?”

随后,郭沫若请郑老将处方告知自己,郑老便将桑枝酒的配伍、制法、服法写在纸上递给了郭沫若。

白纸上,处方一目了然:

炒桑枝100g,当归100g,菊花60g,五加皮60g,苍术30g,地龙30g,丝瓜络15g,炮附子10g,川牛膝25g,夜交藤30g,宣木瓜12g,木通10g

上药配黄酒5斤,密封于罐内10天后把黄酒分出,将药焙干,取药研末,装入胶囊,每粒0.3g,每日3次,每次服2粒,两个月为1个疗程,每次用酒15~20毫升送服。上半身瘫痪饭后服,下半身瘫痪饭前服。

郭沫若收好了处方,谢过郑老之后,便按处方配好了桑枝酒。此后的几个月中,郭沫若一边服用桑枝酒,一边动手将搁置的诗稿重新编排。三个月后,《雄鸡集》、《潮汐集》《骆驼集》三本诗稿完工,郭沫若右侧肢体活动不便也被桑枝酒治愈了。

null

高兴之余,郭沫若没有忘记郑老给自己现处方的恩情。于是他提笔写了一副对联,送给了郑老,以表示谢意。对联写着:"从民间来到民间去;结什么果种什么田。"

(更多桑叶故事,请关注“国烨桑茶平台”)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