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索道之父---张海乔

null

中国索道之父---张海乔

    曾参与上百条索道建设被称为中国客运索道之父的张海乔是中国著名的索道专家。他组织和参与了上百条客运、货运索道的设计和建造工作,亲身经历和见证了中国客运索道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张海乔半个世纪都在和索道打交道,相比于应用在矿山等地的专业货运索道,人们更常见的是载人的客运索道。但事实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先发展起来的是货运索道。1963年,张海乔从北京矿业学院机械系毕业后,分配到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这个所建于1958年,2008年更名为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刚入行的那几年,张海乔主要从事货运索道系列化、标准化设计。那时,国家的索道事业底子差、技术落后,全国范围内,只有不足两位数的简陋的货运架空索道。随着各地矿山的建设,很多部门都纷纷要求建设架空索道作为运输设备。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决定成立专门的索道组,加快货运索道的建设速度。索道的设计和施工都是在非常艰苦的环境下完成的。张海乔说,建索道的地方,尤其是货运索道,都是人迹罕至的地方。野外勘探时,要选出一条适合建索道的线路,就需要设计人员用脚去丈量,只有把整个山头的情况摸清楚,才能优选出一个最佳方案。一条索道的好坏关键看总体设计。线路选得是否得当、有没有破坏景观都是考量的依据。比如,1979年开始设计建造的北京第一条客运索道香山索道,为了不破坏景观,它的走向选择的是靠近公园围墙,而非从景区中间穿过。香山索道开工伊始,还遭遇了停工风波。当时泰山索道就是穿行了景区,有人认为破坏景观,建设部、清华、北大等多位专家为此还专门前往调查,后来线路进行了更改。正在施工的香山索道受此事影响,停工了半年多,直至通过了评估,才得以继续建造。

张海乔设计的香山索道是北京首条客运索道

    1973年5月,张海乔所在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正式进入客运索道时代。第一机械部和冶金部在四川渡口攀钢设备会上商定,为解决工人上下班交通问题,共同研制我国第一条客运索道。攀钢所在的地方,山这边建厂矿,山对面可以住工人,但是中间隔着几百米宽的金沙江。工人上下班如果走路要绕很远。”那时,国内的索道技术没有应用到载人方面,于是,第一机械部、冶金部发文,组建由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负责,川矿、鞍山冶金院、长沙冶金院、长沙有色院等单位参加的联合设计组。组长由张海乔担任,设计组成员20余人,当年8月开展工作。1975年底,全部施工图纸就在这些“最强大脑”们的设计下顺利完成了。不过,这第一台载人索道终归是“时运不济”。“图纸有了,设备也做出来了,就等破土动工了,结果,赶上大调整,项目缺少资金,难以上马。”恰恰那个时候,交通设施落后的重庆正在寻找办法,将嘉陵江两岸联通起来。攀枝花跨江客运索道项目下马的消息传到重庆,当地科委和公用事业局立即派人赶往攀枝花和北京。此时得到消息的张海乔,把信息上报到所里,研究所上下都希望能让闲置了两年多的设备发挥作用。为了进一步沟通,张海乔连夜坐火车直奔重庆。赶到重庆后,他找到科委、建委,逐一汇报沟通后,终于说通了重庆方面,嘉陵江索道确定采用攀枝花索道的原套设备。不论到什么时候,安全都是第一位的。当时有人质疑说,这个设备放了两年,还能用吗?为了检验,重庆还组织了考察组现场鉴定。最后鉴定结果是,保存很好。”就这样,1980年12月15日索道正式动工。两年后,嘉陵江客运索道建成试通车,成为中国第一条城市跨江客运索道,它不受洪水大雾封航和道路堵塞影响,成为山城人民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过江空中交通运输工具。客运索道建设的兴旺与否,在张海乔看来,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经济快速发展,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对索道的需求就越旺盛。1989年9月,我国第一条自主研制的单线脉动式循环吊厢跨海索道,在大连老虎滩投入运营。这条索道的主要设计者就是张海乔。索道从开始设计时就遇到了各种难题。首先就是长达500多米的大迈跨,客运索道的“一跨”指的是两个架空点间的距离,通常不会超过200米。1987年接到老虎滩景区的加装要求后,张海乔首先就放弃了当时最为常用的吊椅式索道,但是,如果选择安全性较高的拖挂式索道,又面临着景区预算不足。

     1986年我曾到有着索道王国之称的奥地利学习技术。培训的时候,工程师曾给我们看过一张图,介绍他们在以色列设计建造的大迈跨索道。当时他们并没有详讲核心数据,只是把吊厢展示了一下。回国后正好遇到老虎滩项目,和以色列的这个项目很相近。”张海乔说,这种大迈跨的索道总体设计采用的是集中载荷,3个吊厢为一组,每个吊厢可乘坐6人,力的分布与普通索道完全不同。在当时没有人教的情况下,根据参观记录下来的笔记,张海乔带领着整个设计组,愣是靠按计算器,花了一个多月终于把整体设计给熬出来了。老虎滩索道项目全长585米,最高运行速度4米/秒,单向每小时运输能力450人。作为国内第一条跨海客运索道,而且首次采用了众多先进的设计,这条索道也成为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索道工程部发展的转折点,确定了这支科研队伍在索道行业的领军地位。

    行走大江南北,看过最美丽的风景,也遇到过常人无法体验的艰辛和危险,这就是“索道人”的常态。位于四川阿坝黑水县的达古冰川,是全球海拔最低、面积最大、年纪最轻的现代山地冰川。2003年,达古冰川索道项目酝酿启动。4850米的海拔之上,如何能在不破坏冰川的情况下,建起一条客运索道?景区开发公司专程到北京来请张海乔。当年8月12日,在黑水县长和当地向导的陪同下,已经65岁的张海乔前往现场查勘地形。达古冰川的冷峻之美深深震撼着这位老人,一路上的险峻也让他印象深刻。当他们一行人到达海拔4200米的高度时,通常马匹就不能再继续上了,当地藏民也要及时折返。但是冰川索道的一个架空支点,需要设置在靠近冰川脚下的一个坡地上,勘察人员必须要到达4850米的高度,才能掌握详细的地理情况。当天,领队的马儿刚过4200米高度,果真就不肯再前行了,它低头将背上的人摔下,自己一头跳下了悬崖——连马都不肯走的路,张海乔他们必须要努着劲走完。项目施工同样困难重重。靠近冰川的地下都是冻土带,工人们向下打了很深仍然是冰。在工程中,遭遇冻土层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会危及整个项目安全。张海乔找到兰州冻土研究所,他们曾参与青藏铁路的建设,向他们请教解决的办法。最后,经过长达一年的论证,这条一千多米长的客运索道终于建成。

    2000年初,在云南大理建设感通索道,进行野外勘察时,山路狭窄且到处长满了杂草,张海乔一步踏空,整个人直接滑了下去。这可是落差十多米的山腰!有常年户外经验的他,反应敏捷,顺势拽住了一把竹子,身体这才停止了下滑,挂在了树上;在苍山索道,野外勘察穿越一条山沟时遭遇迷路,山沟笔直陡立,12个小时过去了,张海乔一行人才找到出来的路。出来的时候,他的鞋破了,脚肿了,后来连脚指甲盖都走掉了。    做索道这一行,是真的不容易。大家坐的都是建成的索道,轻轻松松欣赏美景,但是,最苦的设计建设,却很少有人知道。”张海乔说,他是中国第一代索道人,如今,一代一代的接力,特别能吃苦的传统并没有丢。现在年轻的索道人,他们把创新的精神更加发扬光大,他也相信中国未来的索道事业,一定会走在世界的前列。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