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斯年一个建议,三所顶尖大学组建西南联大,成为教育史传奇

文/傅华轩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高校内迁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1937年11月1日,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在长沙开学(这一天也成为西南联大校庆日)。由于长沙连遭日机轰炸,1938年2月中旬,经当时的中华民国教育部批准,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西迁昆明。1938年4月,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高校内迁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

在校学生共有1452人,其中清华学生631人、北大学生342人、南开学生147人,新招学生114人、借读生218人;教职员共有148人。

null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西南联大的名气太大了。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声誉,就是因为培养了一批世界级的著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的杨振宁李政道,两弹元勋邓稼先等等都是西南联大的毕业生,其中共有174人当选为"两院"院士(中国科学院163人,中国工程院13人,朱光亚、郑哲敏为双院士,徐匡迪曾任中国工程院院长,等等。)

西南联大还有一批著名的教授学者陈寅恪、叶公超、钱锺书、吴宓、朱自清、闻一多等大师。

北大清华南开这三所大学,为什么不是分头搬迁,而是联合起来搬迁呢?其实,说起来,西南联大的建立,来自于一个人的建议。

null

西南联合大学创办的建议来源于北大教授代理校长傅斯年。抗战爆发后,傅斯年提出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南迁合组,此建议被当时的国民政府采纳。三所大学先迁至长沙组成临时大学,后随着战事深入迁至昆明,并改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傅斯年(1896年—1950年),初字梦簪[zān],字孟真,山东聊城人。]著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学术领导人。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就是那个非常著名的"史语所"。

傅斯年曾任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校教授,北大文科研究所所长、代理校长。

null

傅家世居山东聊城,是鲁西名门望族。傅斯年的七世祖傅以渐是清代的开国状元,后累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曾祖父傅继勋官至安徽布政使,清末重臣李鸿章、丁宝祯均出自其门下;祖父傅淦少负才名,博通经史,能诗善画,精通医理,且长于武技。傅淦好交游,曾在北京结识大刀王五。时王五是一名镖师,使双钩,与傅淦多次比武,悉败在傅手下,遂拜傅为师。傅淦劝其改用大刀,遂人称大刀王五。 傅斯年的父亲傅旭安曾任龙山书院山长(即校长)。傅斯年13岁时,父亲的学生、刑部主事侯延塽回乡看望老师时,得知老师已去世,在老师坟前发誓一定要将老师的遗孤培养成人。

null

因为侯年轻时家境贫寒,只能辍学去当学徒,傅旭安见其手不释卷,对他分外欣赏,将其带到龙山书院读书,日后得中进士。侯为报师恩,便将傅斯年送到天津读书。多年后,傅斯年无限感激地说:"我家非侯公无以有今日。"他常去看望定居济南的侯延塽,并寄钱接济,奉养终老。 傅斯年自幼聪颖,过目不忘,熟读儒学经典,他在同窗中年纪最小,但比他大的同学都向他请教。由此,他被称为"黄河流域第一才子"、继孔圣人之后两千年来又一位"傅圣人"。 少时,傅斯年文采斐然,同学中有写不出来作文的,便时常请他捉刀,酬谢是一个烧饼。

null

傅常常写完自己的作业后,还能为同学写出几篇完全不同的文章来,但先生却知道肯定是傅代写,便开玩笑地对他说:"傅老大(傅斯年排行老大),你这次有没有换两个烧饼吃啊?"傅听罢窘迫不堪。 傅斯年读书十分用功,遇到不懂之字词就记下,随时向师长请教,有时找不到纸,便写在手上、胳膊乃至大腿、肚皮上。夏天一出汗,弄得浑身都是墨迹。

这就是傅斯年和西南联大的故事。

假如没有傅斯年教授的建议,也许就没有西南联大,因为当年的大学西迁都是单独迁校,比如复旦,同济,浙大等等,如果没有强强联合的西南联大,就不会有享誉世界的教学成果,在那个战火纷飞国家危亡的时期,西南联大在简陋校舍,困苦生活,日寇空袭骚扰的特殊环境下,有如此的教学质量,的确令后人赞叹不已啊!

傅斯年的一个建议,促成了三校联合,成就了中国教育史上的佳话。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