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之品——张伯驹的鉴藏理念与民族大义

清 樊圻 柳村渔乐图卷 绢本设色 全卷纵二八·六厘米 横一六七·八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清 樊圻 柳村渔乐图卷 绢本设色 全卷纵二八·六厘米 横一六七·八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张伯驹先生的书画鉴藏始于爱好。他在《丛碧书画录·序》中说,「三十以后嗜书画成癖」。这对于一个从小受传统文化教育熏陶成长起来的富家子弟来说,是再正常不过了。在收到喜爱的书画后,「每于明窗净几展卷自怡。退藏天地之大于咫尺之间,应接人物之盛于晷刻之内,陶熔气质,洗涤心胸,是烟云已与我相合矣」。因喜爱而收藏,因收藏得以与古人神交,体会天地浓缩于咫尺、人物浮现于晷刻的乐趣,文物以形象化的视觉体验令收藏者对诗词、书法、绘画、印章等艺术门类融会贯通,进而胸中涤荡,心旷神怡。古往今来,这种精神层面的愉悦令多少鉴藏家醉心于此,乐此不疲。这不可不说是古书画的魅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所在。

清 吴历 兴福庵感旧图卷 绢本设色 纵三六·七厘米 横八五·七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清 吴历 兴福庵感旧图卷 绢本设色 纵三六·七厘米 横八五·七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如果仅限于此,张伯驹先生与历史上多数鉴藏家别无二致,也不会得到后世那么高的评价。其品格和贡献,主要在于他将个人收藏提升到了民族大义的高度。近代中国,内忧外患接踵而至,中华民族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反帝反封建、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成为有识之士的奋斗目标。对于文化艺术界人士来说,守护中华瑰宝、延续中华文脉就是他们的崇高使命。

清 吴历 兴福庵感旧图卷 卷尾题跋

清 吴历 兴福庵感旧图卷 卷尾题跋

张伯驹先生的乡土观念很重。他生于河南项城县秣陵镇阎楼村,虽少年即已离家,但一生乡音未改,而且他的诗文书画落款,一直沿用「中州张伯驹」。他还请陈半丁为其制印,文曰「重瞳乡人」,盖取舜和项羽皆重瞳子,而「两重瞳皆与吾邑有关……此印余不轻用,只于题画作诗时偶用之」 。

清 吴历 兴福庵感旧图卷 卷尾题跋

清 吴历 兴福庵感旧图卷 卷尾题跋

从乡土观念生发出来的民族大义,结合近代以来的国家观念,使得张伯驹产生了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和爱国热情。他看重古书画的「世传有绪」——国宝流出国外,失去了中华大地的根基,就丧失了「世传有绪」的意义。自一九四八年十月起,他在《新民晚报》副刊《造型》上连载《故宫散佚书画见闻录》,最后一篇「结论」中写道:「则书画之保存研究,似非小道,或谓为玩物丧志,或谓为作烟云过眼观,是皆懦夫市侩之语,谬哉!」针对当时很多文物外流,他痛心疾首,曾评价说:「约在民国十五至十七年间,日本在东京举行《中国唐宋元明清书画展览会》,宋元书画价值遂重,而流出者亦渐多。综清末民初鉴藏家,其时其境,与项子京、高士奇、安仪周、梁清标不同。彼则楚弓楚得,此则更有外邦之剽夺。亦有因而流出者,亦有得以保存者,则此时之书画鉴藏家,功罪各半矣。」

元 钱选 山居图卷 纸本设色 纵二六·五厘米 横一一一·六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元 钱选 山居图卷 纸本设色 纵二六·五厘米 横一一一·六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元 钱选 山居图卷 局部

元 钱选 山居图卷 局部

他认为,古书画在国内藏家间流动,「楚弓楚得」是正常的,但流出国外就是罪过了。谈到五代阮郜《阆苑女仙图》卷未像「梁楷卷」一样在溥仪的授意下被陈宝琛经手卖到日本,张伯驹先生感慨地说,此图「未于刘(可超)手流出国外,诚为幸事」。据章诒和记载,张伯驹曾对章伯钧说:「不知情者,谓我搜罗唐宋精品,不惜一掷千金,魄力过人。其实,我是历尽辛苦,也不能尽如人意。因为黄金易得,国宝无二。我买它们不是为了钱,是怕它们流入外国。」

元 钱选 山居图卷 局部

元 钱选 山居图卷 局部

为保珍贵的古书画不致外流,张伯驹先生在购入之后,极少再次转手。他花四万元购入《平复帖》后,「时白坚甫闻之,亦欲得此帖转售日人,则二十万价殊为易事。而帖已到余手」。他在售房购入《游春图》后,「南京政府张群来京,即询此卷,四五百两黄金不计也。而卷已归余有」。言语之间,颇显坚定与自豪。

晋 陆机 平复帖卷 纸本草书 纵二三·八厘米 横二〇·五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晋 陆机 平复帖卷 纸本草书 纵二三·八厘米 横二〇·五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相比于《游春图》「永存吾土,世传有绪」,他虽售房收蓄,还有人「訾笑」,但他不为所动,「不悔」。他认为,《游春图》犹如「鲁殿仅存之国珍」,他不果断购藏,其定「已不在国内矣」。从《平复帖》和《游春图》的购藏过程来看,张伯驹先生在当时购藏珍贵书画的出发点,是出于文物自身流传有绪的考量。同时,他认为由故宫博物院收归是这些书画最好的归宿。他曾谏言故宫博物院:「一、所有赏溥杰单内者,不论真赝,统由故宫博物院价购收回;二、选精品,经过审查价购收回。」

隋 展子虔 游春图卷 绢本设色 纵四三厘米 横八〇·五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隋 展子虔 游春图卷 绢本设色 纵四三厘米 横八〇·五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中年之后,先生「屡收宋元巨迹,手头拮据」,但为避免文物「流出国外」,即使「鬻物举债」甚至变卖房产也要收购一些珍贵的文物,其他人出高价也不卖出,说明其收藏不以牟利为目的。日军侵华,北京沦陷,先生「携眷入秦。帖藏衣被中,虽经乱离跋涉,未尝去身」。言语之间,透露出一位视国宝为生命的大收藏家的至高品格,体现出张伯驹先生对于书画珍品和民族文化的强烈认同感,这些行为都是在他民族主义的观念下进行的,是他收藏书画的重要动机。

大家之格——烟云过眼与化私为公

中国历史上的书画收藏家不少,如项元汴、高士奇、安岐、梁清标等,但其藏品能够「子孙永保」者甚为罕见。张伯驹先生对清末民初的几位北京书画收藏家更为熟悉,如完颜景贤「精鉴赏,所见甚广」,著《三虞堂书画目》,共录有百四十六件,「多系珍品名迹」。但「景氏故后,遗物散失殆尽」,或流于日本,或流于国内收藏家之手。著名鉴藏家杨荫北收藏颇丰,但「晚年窘困,全部陆续让出」。另一鉴藏家关伯珩在收藏书画方面亦颇具魄力,但关氏故后,所藏亦陆续让出。

王冕《墨梅图》

王冕《墨梅图》

张伯驹先生对此感慨良多,自言曰:「自鼎革以还,内府散失,辗转多入外邦,自宝其宝,犹不及麝脐翟尾,良可慨已。予之烟云过眼,所获已多。故予所收蓄,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是则予为是录之所愿也。」这就是先生收藏的最大动力,也是他花费巨资,甚至变卖房产也在所不惜的魄力之源。为文物永存吾土而收,为保存中华文化而藏,张伯驹身上体现的崇高民族主义情感和爱国情操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在收藏了大量书画珍品,尤其是在经历了上海被人绑架勒索和携带珍品跋涉入陕之后,藏品虽万幸未受损失,但也让张伯驹先生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促使他更紧迫地思考自己藏品的归宿问题。

清 禹之鼎 纳兰性德小像轴 纸本设色 纵五九·五厘米 横三六·四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清 禹之鼎 纳兰性德小像轴 纸本设色 纵五九·五厘米 横三六·四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新中国建立后,张伯驹先生在致周恩来总理的信中说:「在国民党时期,曾对家人潘素立有遗嘱,谓我所藏主要珍品,遇人民爱戴,政府修明之政府,应不以自私,捐归公有。」一九五六年,张伯驹、潘素夫妇将所藏的八件顶级法书珍品捐献国家,时任文化部部长的沈雁冰专门为其颁发了褒奖状。曾经「烟云过眼」的藏品得到了最好的归宿,也达到了张伯驹「永存吾土,世传有绪」的愿望,他也终于可以释然:「此则终了宿愿,亦吾生之一大事。」这八件法书后来由国家文物局拨交故宫博物院收藏,张伯驹赠送毛泽东主席的李白《上阳台帖》后来也转赠故宫博物院。如今,故宫博物院藏有张伯驹鉴藏的书画共二十一件,他还捐赠给吉林省博物院数十件书画,这些历代书画精品均已成为国家的重要财产,保留着中华文脉,延续着我们民族的精神和文化。

唐 李白 上阳台帖卷 纸本草书 纵二八·五厘米 横三八·一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唐 李白 上阳台帖卷 纸本草书 纵二八·五厘米 横三八·一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内容节选自《紫禁城》2018年3月刊《为文物永存吾土而收 为保存中华文化而藏——张伯驹的大家之道》,作者郝炎峰。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