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董和他的红把笤帚

老董和他的红把笤帚

文/张彤

今天下午,在同州湖培元书院看书时,碰到了一位七十多岁老人也在看书。觉得很眼熟,这不是一天在街上卖笤帚的老者么?上前打了个招呼,寒暄了几句。方知对方竟然是红把笤帚的非遗传承人,观音渡村人董德让。

null

说起红把笤帚,有些历史渊源。传说三国刘备年轻时候,就以织席,绑笤帚,结草鞋为生,史称笤帚的始祖。

韩城名人王杰,年轻时候家寒,也以作笤帚为生,后来发奋读书,中了状元,官至宰相,韩城状元街,有个六尺巷子,就是由他礼让故事而来。据说红把笤帚就是由他创造。把笤帚结上红把,以示吉祥,带来福瑞,深受人民喜爱,故称红把笤帚。王杰的家乡韩城芝原村,目前仍然有做笤帚的人,但已经没有人能做来这种笤帚中的珍品的人了。韩城市为了纪念王杰,每年还从老董这拿些红把笤帚。

null

旧社会,观音渡村有个开明地主,人称董善人,就是红把笤帚传承人董德让的父亲。他家的酿造业生意,遍布陕西,山西,称为盖县财东。解放以后,把家财捐献给了新中国。但由于成分不好,董德让就没有念成书,只念了个小学毕业。过去农村无以为生,便学了个拂笤帚手艺。

红把笤帚,重在选料,做工。选料是选秋天成熟的红高粱杆,并且要选有一段是枣红色的杆。然后用棒槌破杆,这破杆很有技术,要破而不碎。然后,把破杆的捆好,泡在井水里侵泡七天。侵好后,再蒸一晚上,这样做的的笤帚就有韧性,耐磨。

null

在过去,不管有钱还是没钱人家,大清早起来,每家第一件事情,便是清扫院落,从里扫到外。每天扫完院落以后,人们才洗脸,喝茶,做早饭,这叫晨扫。所谓的扫地,扫心,可见过去人们对清扫多么重视。尤其遇到逢年过节,把里里外外清扫的干干净净,扫去晦气,以求平安吉祥。

null

老董的红把笤帚很有些讲究,说是:一到十把:一帆风顺;二龙戏珠;福禄寿三星照;时事如意;龙凤呈祥;六六大顺;七仙女下凡;从头发起;九九长存;满十满载全家福!

老董是个能人,还有一门绝技就是劁猪搧羊。有一次,县医院原院长张耀德,请老董给自家擅猪。老董做完活计后,张院长仔细观察后夸赞道,老董,你如果学医,做个外科手术大夫,在大荔县医院,绝对是第一把刀,没有人能超越。

null

听了老董的故事,真觉得,一个人,一辈子,精益求精,执着得做一件事情,真不容易。把一个很简单的笤帚,做的很精细,做成珍品,这就是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这些人很普通,遗存在民众之中,高手在民间啊!

null

作者简介:张彤,笔名心安之处。大学毕业,大荔农业银行工作。从1992年写诗,作品三十多首选入《长安风诗歌十人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