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还坚持创作中国风绘画,这个台湾老兵画家却说自己“很平凡”

按虚岁算,出生于1930年的海南籍台湾美术家陈显栋今年已有90岁高龄,他创作的“诗象”绘画,以西方现代艺术的方法,表达东方传统文化精神,思索人类眼中的大自然,充满了中国风的“诗象”和“禅意”。

null

 90岁的海南籍台湾美术家陈显栋。骆云飞 摄 

陈显栋的艺术人生可以说是择一事,终一生,不断地“超越前人”、“跨越藩篱”。坚持运用新技巧、新方式、新观念以打破因循的创作路线。

这位海南籍的台湾老兵画家,曾尝遍世事纷乱、颠沛流离,离家38年终回归,他将对家乡的思念注入作品,用优美的线条和缤纷的色彩表达对故土的热爱与思念。

null

陈显栋作品《高居》

‍有一天运用一天 有一刻运用一刻

无法想象,90岁的老先生至今依然坚守在创作的第一线。近日小新走进海口市区陈显栋的画室,画室里摆放着十余幅未完成的画作。陈显栋灵感来了会添上几笔,灵感没了就摆在一旁,如果不满意,就会毫不留情地将画毁掉。

null

陈显栋在位于海口市区的画室作画。骆云飞 摄

90岁的画家如何度过平常的一天?陈显栋回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几十年如一日。”

近年陈显栋往返于台湾、海南两地,每年仍举办两三个画展。他自述除了画画、带学生和家庭生活,很少应酬交际,“总想用简单平常的生活,去换取精妙深刻的艺术”。 

已是耄耋之年,陈老步伐有点踉跄,安静时手不自觉抖动,双眼受白内障、黄斑膜的困扰,视力也受影响。然而在画布前,他对色彩的敏感一如往常,拿画笔和美工刀的手法稳健老练。

null

 陈显栋在作画。 骆云飞 摄

陈老说,他的精神体力已大不如前。但每每站在画布前,表达欲念总是不断涌来,令他穷追不舍。“没有时间浪费,有一天运用一天,有一刻运用一刻。”

‍颠沛流离的人生 坚持不懈的艺术追求

1930年,陈显栋出生在海南岛澄迈县文儒乡一个殷实的家族,自幼就生丹青之趣。少年时为避日祸,曾辗转流浪各地,在战乱的年月,常常削竹代笔,蘸墨作画。

1949年,年少气盛又痴迷美术的他报考国民党的军队担任部队文宣工作。未几,“阴差阳错地搭上了开往台湾的海轮”,随军从海南岛撒退台湾。

1953年至1955年陈显栋就读台湾复兴岗艺术学院期间,受到台湾“新艺术运动”的影响,投身于抽象画潮流,决定“走现代抽象,让传统在现实里重生、创新”。

null

青年时期的陈显栋。骆云飞 翻拍 

因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陈显栋一直探求在抽象的油画作品中表现传统文化的精髓,然而当时的油画材质和创作手法都无法实现他的理想。因惑于难以突破现状,他深感不足,于1963年毅然退出画坛20年,潜心研究油画新的材质和技法。

 陈显栋将创新视为艺术家最重要的东西。他说:“其时我虽景仰中外多少大师巨匠,但仅把他们的成就和经验当作对本人的启迪和激励,一定要跑出他们的‘射程’,跨越既有的藩篱,否则就没有我个人的艺术生命。”

null

陈显栋作品《隆冬的春消息》

在20年的退隐期间,陈显栋教书,经商,大胆尝试各种媒材。在经过无数次失败后,终于发现用树脂调和油画原料可以制成一种特殊的“画膜”,以此薄膜来搭配画面,常产生非凡的效果,而这也成为了之后陈显栋画作的重要手法。

null

陈显栋的夫人余四妹制作画膜。 骆云飞 摄

1985年,时年55岁的陈显栋重返画坛,2000年,陈显栋的作品经由中国《美术》杂志被介绍到内地,而后获邀参加五届北京国际双年展,被誉为站在东西方文化交汇点上的中国现代抽象画家。

null

陈显栋作品《永恒》

“这一生平平凡凡但很努力”

 “我这一生前面20岁都过着逃难的日子。13岁避日祸,19岁到台湾,一直在过着逃难的生活。虽然平平安安过来了,但也算是难民。在这种环境下我还在奋斗,这跟老母亲对我的教育有关,她让我一定要争气。”谈到已去世的母亲,陈显栋不禁落泪。

null

提到去世的老母亲,陈显栋不禁落泪。 骆云飞 摄

陈显栋作品中透着一种浓浓的思乡之情。“从海南一走就是38个春秋。1987年年近花甲的游子终携妻带子还乡与双亲团聚,感慨万千,老泪纵横”。此后他每年回海南长住,“说是画家乡山水,其实是在重温和补偿少年的恋乡之情。”

“我时刻无法忘怀故乡海南的父老乡亲和那里的椰风海韵、田园阡陌。这种思念与煎熬都一笔笔注入到我的画面里,成为我唯一的精神寄托。”

陈显栋的作品对“光”“色”多有偏好。“海南四季如春,阳光热土沙滩,台湾也是如此,在这个环境中生长,无形中潜移默化。”

虽尝遍时世纷乱、人间苦难,但陈显栋一直用积极正面的心态来和这个世界相处,这种生活态度也体现在他笔下的画作上。他说:“绘画是歌颂我心中的大自然,真谛是‘真善美’。”

null

陈显栋作品《自然的和谐》

“平平凡凡,但很努力。”老先生如此评价自己的一生。“我一直在逼我自己,今天这张比昨天的好,我就把昨天的毁掉,明天比今天的好,我就把今天的毁掉。就这样求进步,一直这样走来。”

愿将一生艺术成果奉献家乡

创新贯穿陈显栋的美术生涯。2003年,时年73岁的陈显栋开始在南瓜上“玩酷”,将奇思异想泼洒在自带天然纹理的老南瓜上。2017年,他偶然间又对瓷绘艺术创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创造性地将釉彩窑变与泼水泼彩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套独具个人风格的艺术形式。

null

陈显栋在制作瓷板画。骆云飞 摄

陈显栋热情地将自己在绘画中的探索传授给年轻人。小新曾走进海口郊区陈显栋的瓷绘画课堂,看见90岁的老人正兴致盎然地给当地高校美术专业的学生讲课。

null

陈显栋在海口给大学生讲课。骆云飞 摄 

老先生当场演示瓷绘技艺,各种色彩在洁白的瓷板、瓷板上碰撞融合。做出满意的作品时陈老会得意地向学生们展示,并幽默地形容好的画作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中意,越看越有趣”。

null

陈显栋展示自己创作的瓷盘画。骆云飞 摄

 陈显栋的学生兼工作上的助手戴慕平说,陈老虽然在教学上非常严格,但平时生活中对待后辈就如自己的孩子一样百般照顾,“经常招呼大家去家里吃饭,师母把每个人照顾得很周到”。

陈显栋的夫人余四妹既是他亲密的生活伴侣,又是默契的艺术伙伴。陈老作画时,她是一旁最得力的助手,两人已携手走过近二十载。

null

陈显栋夫人余四妹帮助陈显栋贴画膜。骆云飞 摄 

《美术》杂志前主编王仲曾评价陈显栋为人热情诚笃,画如其人。在生活中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积极有为、充满感恩和爱心的艺术家。

而如今他最大的心愿便是能让自己的作品叶落归根,“在故乡建立永久展览馆”。

“将我一生为之付出的艺术成果奉献给我的故乡,为家乡美术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这是海外游子的夙愿。”  

本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